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川企大调研·“宝藏”企业成长记⑬丨“四川造”光学屏幕,从农家小院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5-01-09 09:00:04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文露敏摄影黄潇

1月3日,午休时间结束,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斯特”)的车间又响起了机器运转的“嗡嗡”声。

近来,平均每天有600张光学屏幕从这里下线,运至全国各地的投影整机厂商。刚刚过去的2024年,这一总数已达18万张,以3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把交椅。

“菲斯特,就是英文‘First’的音译。”菲斯特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吴庆富介绍。这家在20世纪末成立的企业,从第一天就种下了雄心——做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屏”。

20多年后,“第一”已不止体现于市场占有率,还镌刻在时间轴。1999年,成都双流的一个农家小院诞生了中国第一块120英寸背投影光学屏幕;2014年,菲斯特完全自研自造的100英寸超短焦菲涅尔光学屏幕问世,打破国外垄断格局;2021年,正式发布全球首款12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

“第一”如何达成?如何保持领先?川企大调研·“宝藏”企业成长记采访组走进菲斯特,探寻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冠军秘诀”。

农家小院里“从无到有”

技术封锁中变引进为“自己说了算”

大约一平方米的透明方块,在灯光照射下,正中央泛起光晕。

“这就是菲涅尔透镜。”吴庆富扬扬下巴。

如果你家里正好有一台来自主流品牌的激光电视,它采用的屏幕大概率是菲涅尔光学屏幕;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方块”,正是屏幕中不可或缺的光学元件,用于提升抗光能力。

“方块”的另一个注解,则是“全球性技术难题”——目前,全球仅2家企业具备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的制造技术,菲斯特就是其中之一。

菲斯特车间,新出炉的光学屏幕产品。

1999年初,菲斯特另一位创始人张益民从国外带回一块光学屏幕的样品。彼时,带着“大屁股”的CRT电视尚是主流,32英寸的屏幕已接近极限。“当时,一台19英寸的进口液晶电视,售价是15万元。”吴庆富回忆。

光学屏幕代表显示行业最新的技术,但核心技术由日本企业掌握,翻遍全中国都找不出一家能够制造光学屏幕的企业。

“就A4纸那么大。”当时,在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的吴庆富,第一次掂量起光学屏幕。做了一些研究后,他了解到,这块看似不起眼的屏幕能让电视变“大”,也能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国内尚是空白——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决定支持这一项目。张益民和吴庆富租下了成都一户农家小院的闲置厨房,月租金200元。在搭起的简易大水池中,采用浇筑的方法,用树脂材料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块120英寸背投影光学屏幕。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并没有那么好,精度也比较低。

“当时是先有的订单,再做出的产品。”吴庆富回忆,成交价是35000元。这也恰恰说明,国内市场对光学屏幕的需求很急切。

浇筑法虽然能制造出产品,但无法实现规模化量产。为实现真正的产业化,菲斯特陆续引进大尺寸高精度专用生产线,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发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专用设备。2012年,又引进纳米级超精密加工机床,大幅提升产品光学结构精度。

不过,仅凭“引进、消化、吸收”,关键核心技术始终难以突破。“一层菲涅尔透镜,由几万个比头发丝还细的微透镜组成,涉及精密光学设计、超大幅面高精度机械加工、激光雕刻等高技术环节。”吴庆富形容。而大尺寸屏幕的菲涅尔透镜尺寸,需达到4米乃至5米,加工的难度直线上升。

眼看生产大尺寸菲涅尔透镜的精密机床被攥在国外企业手中,菲斯特决定另辟蹊径。在大规模考察后,菲斯特引进了国外用于其他制造领域的“光学压印”辊筒超精密机床,历时3年研发改造,自主研发出制造大尺寸菲涅尔透镜的模具和技术。

在菲斯特车间,吴庆富打起了比方:以前的技术像用“钢印”来“盖章”,精密机床有多大,压制出的透镜就有多大;菲斯特全球首创的锥形辊筒专利技术,则将光学元件雕刻在锥形辊筒表面,再通过滚印,连续生产更大的透镜,同时,滚印形成的菲涅尔环带还更加均匀准确,产品也更薄。

菲斯特车间,机械手正在进行产品贴合工序。

2015年4月8日,菲斯特超短焦菲涅尔光学屏幕在视听行业创新的风向标——北京InfoCommChina展会上正式发布。参会的日本厂商到菲斯特展区反复确认,才不得不承认,往日追随身后的中国对手,已经凭借自研技术,把菲涅尔透镜的厚度从2毫米缩减到了0.3毫米。

更薄,意味着更低的价格、更优的性能。2019年,菲斯特科技所生产销售的超短焦激光电视菲涅尔投影屏,正式超越日本“对手”,一跃成为国内外超短焦激光电视菲涅尔投影屏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到目前为止,这家企业已经完全退出中国市场。”吴庆富补充。

2023年3月,“超大口径菲涅尔微透镜超精密制造及高性能光学屏幕技术”获得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制造的屏幕已经超过100万件,远销海外28个国家和地区。

保持领先身位

与产业共同进化和成长

1999年,成都双流近郊的那位农民并不清楚,自家小院里那群人每天在鼓捣啥;同样,他也很难料想到,20多年后,把120英寸的电视挂到墙上和把投影屏幕轻轻卷起来,都已算不上新鲜事。

在吴庆富看来,企业的发展,和显示产业的“进化”紧密相连。

201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韩国LG首次展出激光电视。次年,菲斯特100英寸超短焦菲涅尔光学屏幕诞生。

“激光电视是通过专业光学屏幕反射成像,相较于液晶电视、OLED电视等主动发光成像的显示技术,制造技术难度更大。”吴庆富解释,当时,下游厂商纷纷联系菲斯特表达需求,倒逼他们必须加快研发进度。

另一个例子,则是2020年菲斯特在业界首创的中长焦菲涅尔光学屏幕,它将短焦激光电视上的菲涅尔光学技术应用到了智能投影领域。“产品的更新迭代,一定伴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截止到今天,我们也是全球仅有的能生产这一产品的企业,其他企业都还停留在短焦层面。”吴庆富说。

菲斯特车间,工人正在进行产品组装。

平板硬屏、柔性框架屏、画卷磁吸屏、智能电动屏……产品形态在变化,但对产品性能的追求不能变。

2021年,全球尺寸最大、厚度最薄的120英寸菲涅尔光学屏幕正式发布。“这是对国外技术的全面超越。”吴庆富表示,相比100英寸屏幕,120英寸屏幕将菲涅尔透镜的尺寸从4米提升到5.2米,技术难度更高。而通过对激光屏幕三基色进行突破,菲斯特生产的屏幕亮度系数已经可以达到1.6,而国外显示产品的亮度系数最高只有1.2左右。

“今年,我们还计划发布全球首款150英寸激光电视光学屏幕,持续保持领先位置。”吴庆富透露。

当下,新型显示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核心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2023年,四川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显示面板出货量规模居全国第三位,目前在建新型显示重大项目32个,总投资约1500亿元,已逐渐成为新型显示产业中的“新一极”。

生于成都,菲斯特也在不断“长大”。去年,其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的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已竣工并部分投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200亩,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激光显示光学屏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光学薄膜生产基地。

“今年底新基地全部投产后,将具备年产300万件光学屏和3000万平方米光学薄膜产能。”吴庆富表示。

78岁的吴庆富,仍然保持每周出差的节奏。采访后的第二天,他就要搭乘一早的飞机,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参加又一个展会。

吴庆富坦言,之所以还没有彻底“退休”,是因为事业未竟。

200多年前,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汀·菲涅尔发明菲涅尔透镜时,原本是用于航标领域;200多年后,它已经在投影显示、聚光发电、裸眼3D显示、智能汽车抬头显示等领域释放出更多想象空间。

“让菲斯特的光学屏幕在世界舞台上走得更久、更远。”吴庆富说,要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与光同行20余年,提到这个梦想,他仍然眼中闪光。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