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全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作者:姚莉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5月10日 05版) 发布时间:2025-05-10 14:52:26 浏览次数:137 【字体:

姚莉

《光明日报》( 2025年05月10日 05版)

【资政场】

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其均衡性与可及性直接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与此同时,区域间资源分布不均、基层服务能力薄弱、供需结构错位等问题依然突出。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从制度设计、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形覆盖”向“有效供给”跨越。

制度创新是破解公共法律服务区域失衡的关键杠杆。截至2024年9月,全国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59万个;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年办理各类业务突破4000万件,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覆盖广度和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但是,公共法律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明显。在西部部分地区,一个基层司法所服务半径甚至达上百公里,群众获取法律咨询需辗转数小时车程,这反映出空间失衡仍是制约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的重要因素。为此,司法部通过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东西部法律人才协作计划等活动,引导300多家东部律所向西部县域派驻律师,一定程度缓解了公共法律服务不均衡问题。实践表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的流动机制,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关键所在。

技术赋能为破解公共法律服务可及性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当前,全国绝大部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配备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正重塑法律服务的时空边界和效能标准。比如,多语言远程视频系统的广泛应用打破地理与语言屏障,使得语言和空间对公共法律服务的制约效应明显下降;数字化政务平台的高效运作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周期的系统性压缩,大大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务的响应速率和质量。但技术的普惠性仍面临考验,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等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这些群体往往也是“数字弱势群体”,运用数字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障碍,这要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必须坚持“技术+机制”双轨并行。浙江省推行的线上线下融合“网办优先、自助为辅、窗口兜底”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的同时,也为特殊群体保留了传统服务通道。这一实践为保障公共法律服务的人文温度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均衡布局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的核心支撑。当前,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由于城乡、区域间的法律人才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群众获取专业支持存在较大落差。针对这一问题,各地正在探索多种解决路径,如探索建立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定向为乡镇司法所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职称评定、岗位补贴等政策,鼓励优秀律师、公证员到欠发达地区服务等。最关键的是挖掘基层自身潜力,把村干部、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培养成懂法律、能调解的“法治带头人”,让群众身边就有能解决问题的法律明白人。这一探索的核心,就是让专业力量真正融入基层治理网络,把优质法律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实践经验表明,推动专业力量下沉不仅能有效填补公共法律服务空白,更能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全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须构建长效机制。在价值维度上,要坚守公平正义核心理念,将公共法律服务可及性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体系;在制度层面,应加快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相关立法,明确财政投入比例和服务质量标准,将人均法律服务资源拥有量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在资源配置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目录,建立法律人才跨区域流动激励机制,对艰苦边远地区实施岗位津贴倾斜政策;在技术应用层面,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科技伦理规范,强化技术赋能公共法律服务过程的透明度,保障特殊群体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合法权益。当制度保障、技术赋能与人才建设形成合力,公共法律服务的提质升级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作者:姚莉,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5月10日 05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