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论坛】徙木立信之举 凝聚党心民心

来源:《求是》2025/10 发布时间:2025-05-16 16:34:41 浏览次数:188 【字体:

徙木立信之举  凝聚党心民心

新华社记者

不久前,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和中央纪委机关编写的《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列入学习范围,推动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新征程,再出发。全党上下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党性、提高觉悟,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率下,一抓到底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放眼神州大地,八项规定早已成为一个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的词汇。

2025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短短600余字,八项规定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等8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

党的十九大将作风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均研究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细化;“中央八项规定”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和经验,镜鉴历史、指引未来……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习近平总书记话语掷地有声。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接续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

在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图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21年6月,建党百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在中央八项规定展板前,总书记停下脚步、仔细察看:“现在这里面的8条,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做得都不错,还是要反复讲、反复抓……”总书记坚定地说:“八项规定要一以贯之。”图为2025年5月13日拍摄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的中央八项规定展板(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供图)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国内考察调研还是国外出访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为全党改进作风树立了光辉榜样。

用餐上,吃的都是家常便饭。在福建古田,同基层代表共进午餐,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到陕北梁家河,和乡亲们一起吃的是荞麦饸饹、油馍馍、麻汤饭。住宿上,尽量简化安排。赴河北阜平考察,住的是16平方米房间。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住的是临时板房。出行上,一向轻车简从。考察调研控制随行工作人员数量,按规定缴纳差旅费用。出访活动中严格执行外事规定……一言一行,体现带头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鲜明态度;点滴细节,彰显人民领袖关爱人民的深厚情怀。

好作风,带来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是攻坚克难的坚强保障。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在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张贴的《服务群众事项清单》,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从《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一条条硬杠杠、实举措,到启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落实;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通报曝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一系列扎实举措动真碰硬,彰显破除作风问题顽瘴痼疾的坚定决心。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

以身教者从。怀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践行着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以清风正气压倒歪风邪气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网上展厅,一张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年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时的晚餐菜单格外引人注目——

四菜一汤:红烧土鸡块、阜平烩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冬瓜丸子汤;主食:水饺、米饭、花卷和杂粮粥。

朴素的家常便饭,严格的“四菜一汤”,并特别交代不上酒水,折射出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细处着手、向实处着力,以常态长效治理确保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推动清风正气不断充盈中华大地。

抓细抓长,守牢廉洁底线。2025年“五一”假期来临之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点名道姓、直指病灶。通报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持零容忍,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借培训考察之名公款旅游等问题露头就打、一严到底,对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公开通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有的看起来不大,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但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

不正之风和腐败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大量案件显示,党员、干部的腐化堕落往往从作风问题肇始。从一包烟、一瓶酒、一餐饭、一份礼,逐渐演变为欲壑难填。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持续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同时,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以同查破解不正之风隐形变异发现难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一体推进整饬作风、惩治腐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0余万起,其中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近6万起,违规吃喝的2万多起,以强力震慑狠刹歪风邪气。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节假日往往是“四风”问题容易反弹的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每年元旦春节专门印发通知,强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130多个月公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营造越往后盯得越紧、要求越高、执纪越严的浓厚氛围。

廉洁齐家,以清正家风涵养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反复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要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

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或者家庭的私事,而是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深挖红色家风中的廉洁元素,讲好先进典型的家风故事,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严管好亲属子女。广大党员、干部更加重视家庭建设,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努力做到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不断以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涵养优良作风。

勤俭节约,以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事关“修身”、“兴业”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相应细则,不断织紧织密法规制度之网。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聚焦以调研考察、教育培训、党建活动名义公款旅游等顶风违纪问题,强化监督、专项治理,推动过紧日子成为党政机关常态。

当前,我们正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奋力攻坚,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尤需社会各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把“真金白银”花在刀刃上。

减负赋能,扶正祛邪

202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基层治理的顽疾,是困扰基层干部的“心头之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题中之义,只有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步步深入,才能真正打通“堵点”。

图片

把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需要各级党组织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担起来,将减负成效化作新征程上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图为2025年4月1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办理民营企业相关业务,以综合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直击痛点、靶向施治。

2025年3月,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党中央决定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深远考量:“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总书记特别叮嘱:“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党中央这一决定的重大意义,聚焦主题、简约务实地组织好学习教育,不要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本身就是八项规定要反对的。”

令出如山,各级党委(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履行主体责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把为基层减负工作做细做实。

紧盯文山会海、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等问题进行整治,及时发现和查处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等行为,加强典型问题核查通报;针对基层干部“材料迎检”、“考核过多”困境,持续强化源头治理,督促多部门规范整合考核指标,构建科学考核体系,从根源上杜绝重复考核现象;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减负和赋能,从领导机关抓起、领导干部改起,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老问题新表现……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运用好典型问题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埋头苦干、不务虚功,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举一反三、系统整改,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的依规依纪追责问责,坚决杜绝整改中的形式主义。

创新手段、赋能基层。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深挖基层减负中的作风“堵点”……前段时间,浙江丽水缙云县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深入镇村一线,查找数据共享壁垒、督查检查整合不足、部门协同配合不力等问题。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只有真正扑下身子,才能真正掌握基层干部群众的所痛所思所盼,才能明确上级部门的“手该伸到哪里”,基层干部应当“挑哪副担、干哪些活、扛什么责”。

不让“小马”拉“大车”的同时,更要思考如何放权赋能。加大行政编制“减上补下”力度,充实基层力量;做实乡镇(街道)的“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等,增强基层在治理实践中的“话语权”……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给基层更少条框、更大空间。当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群众急难愁盼高效解决时,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才能双向提升。

激浊扬清、扶正祛邪。

2025年1月,河南省纪委监委发布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通报——公开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典型案例。向诬告者亮剑、为实干者撑腰。浙江省运用“澄清查诬、精准问责、容错纠错、回访教育”等经验做法,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山东省2024年开展澄清正名1000余起,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放手干事、锐意进取……

既要敢抓善管、精准施策,体现组织的力度,又要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组织的温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要求正确把握失误的性质和影响,“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激励担当,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崇尚务实,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匡正风气,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用信任和保护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开拓奋进……

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上下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驰而不息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来源:《求是》2025/10

作者:新华社记者(执笔:孙少龙 高蕾 董博婷)

来源: 《求是》2025/10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