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以戏剧为笔 书写湾区文化交流新篇章

作者:冯庆想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3日 12版) 发布时间:2025-06-03 14:49:03 浏览次数:101 【字体:

冯庆想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3日 12版)

2025年3月至5月,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在澳门、香港、广州三地成功举办。这场备受关注的戏剧艺术盛宴,不仅以丰富多样的剧目内容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更以跨越地域、协同联动的展演形式给观众带来了高品质视听体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的又一精神纽带。

交相辉映,戏剧艺术百花齐放

本届戏剧文化节上演12部优秀作品,其中既有对传统经典剧目的时代化重构,也有对岭南文化样态的创造性表达,同时不乏跨文化交融的艺术成果展示,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景观。

将时代气息融入经典剧目,焕发传统戏剧新魅力。越剧《梁祝》借助现代舞台布景、灯光和声响技术,精彩演绎经典爱情故事的凄美情景和细腻情感;粤剧《奉天承运》依托原创剧本和精湛演技,融合传统戏韵与现代剧场美学,打造沉浸式宫廷大戏,展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风貌。这些作品凝聚了创作、演职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在台前幕后坚持守正创新,打破大众对传统戏剧的刻板印象,赋予中国戏剧新内涵新载体,为观众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展现大湾区文化包容性和创造力。话剧《大桥道理》以建造首条澳氹跨海大桥为背景,刻画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故事及其产生的微妙情感,记载了澳门在时代变迁中的社会印记与奋斗精神;音乐剧《雄狮少年》融汇醒狮、舞蹈、鼓乐、摇滚等元素于舞台画卷,尝试把岭南人文风情塑造成新国潮符号。这些作品以在地化视角叙述鲜活的湾区生活故事,通过艺术媒介构建共同的集体记忆,架起粤港澳民众心灵相通的文化桥梁。

打开跨地域、跨文化的艺术对话空间,彰显文化交融的感染力。舞台剧《海底两万里》在冷光投影技术加持下,引领观众进入一个灵动梦幻的海底世界,触发法兰西浪漫遇上东方美学的奇妙文化反应。诸如此类的艺术创作,搭建起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

协同联动,演教研立体化传播

首次在澳门、香港、广州三城联办,本届戏剧文化节改变往届单一主场模式,形成演艺空间衔接、文化资源互补的新格局。澳门作为主会场,力推“文化转译”成果,既有中法艺术合作范本《海底两万里》,也有改编苏联剧本的《大桥道理》;香港分会场聚焦越剧的创新性发展,赋予《陆游与唐婉》《梁祝》等经典剧目新观感;广州分会场则深耕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出新编粤剧《南拳》和音乐剧《雄狮少年》等作品。这种“接力式”展演模式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机制的保障,通过高效的组织架构,消除文化跨境流动的壁垒,为观众提供精彩纷呈的视听享受,满足新时代精神文化高层次需求。

本届戏剧文化节的指导、主办、承办和支持单位,包括中央到地方的文体职能部门、戏剧专业协会以及文联组织,它们联合优秀的戏剧表演艺术家,探索穗港澳三城联动展演经验,激活不同戏剧内容、类型相互作用的“聚合反应”,推动大湾区从“地理共同体”向“文化共同体”演进。比如,音乐剧《雄狮少年》从编剧作曲到排练演出都汇集了粤港澳演艺者通力合作的艺术结晶,被视为大湾区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范本。

突破台上台下“点对点”观演体验,探索展演、教育、研讨“点面一体”的文艺传播范式,也是本届戏剧文化节的一个亮点。

澳门主会场举办戏剧进校园活动。备受欢迎的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剧组走进澳门培正中学,导演和演员通过剧中歌曲演唱、幕后创作故事分享、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香港分会场举办戏曲交流工作坊。茅威涛、阮兆辉等戏剧名家给剧团青年演员传授技艺经验,进一步增强香港本地戏曲新生力量投身中华文化建设的信心,促进中国戏曲艺术代际融合、薪火相传。

澳门、香港还召开戏剧交流研讨会和座谈会。与会专家和戏剧界代表围绕戏剧资源整合、文化品牌建设、合作机制创新、专业人才培育等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达成广泛共识,为粤剧、越剧、话剧等不同剧种在大湾区互鉴共融提供理论支撑与行动指南。

此外,本届戏剧文化节还运用数智技术赋能戏剧传播,借助连续五届IP积淀的知名度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戏剧品牌,通过多平台售票、多渠道宣传等市场化运作,为大湾区戏剧艺术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增进共鸣,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戏剧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承载着走向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责任。本届戏剧文化节让粤港澳观众零距离欣赏到文化盛宴,同时透过港澳的文化橱窗为全球戏剧爱好者领略中国国粹艺术提供了便捷接口。

本届戏剧文化节圆满收官,其有益的探索、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也为人文湾区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路径启示。

一方面,中国戏剧艺术是培育文化认同与激发青少年文化使命的重要抓手。儿童剧是本届戏剧文化节的又一亮点,《雏鹰展翅》《捣蛋托管班》《猫神在故宫》以儿童熟悉场景或喜爱题材获得亲子观众青睐,他们在戏剧共情共鸣中感受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这些剧目安排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吸引更多新生力量加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

另一方面,中国戏剧文化交流和合作是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同胞心灵契合的纽带。正如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所言:“文化是心灵的桥梁,戏剧以其独特魅力打动人心、促进理解。”本届戏剧文化节从台湾导演加盟到粤港澳演员同台献艺,以丰富的戏剧艺术语言诠释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血脉相连、文脉相通的历史与现实。

五载耕耘,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已从一颗文化种子成长为繁茂大树。它不仅是戏剧艺术家共同浇灌的文化硕果,更是大湾区人文精神向阳生长的生动写照。展望未来,大湾区将继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冯庆想,系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3日 1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