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学习手记 | “环境就是民生”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06-05 16:23:41 浏览次数:105 【字体: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日。

22年前的这一天,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部署推动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千万工程”启动。

当时,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刚半年多,工作千头万绪。他何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

在基层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发现,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村却面临“成长的烦恼”,村庄面貌不如人意。

全省3.4万个村庄中,人居环境较好的仅4000个。有人形容:“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都是垃圾村。”还有农民这样描述:“起早贪黑赚钞票,垃圾堆里数钞票,躺在医院花钞票。”可以说,人居环境整治是当时浙江农村群众的一个迫切期盼。

“千万工程”聚焦乡亲们走什么村道、怎么处理畜禽粪便等小问题,却直接关系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是实打实的民生大事。

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如何,习近平同志念兹在兹:

上世纪70年代,在陕北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驻点时,他撸起袖管,一石一瓦盖起村里第一个男女分开的厕所;

到正定工作,不仅大力推进“人拉猪吃”的“连茅圈”改造工作,还拿着大扫帚走上街头搞卫生,推动成立全县第一支专职卫生清洁队;

任福州市委书记,亲自为建造垃圾处理场选址,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在上海,叮嘱“垃圾处理要实行村收集、乡镇集中、区县处理”;

……

党的十八大后,改善人居环境仍然是习近平总书记放不下的牵挂:亲自推动农村改厕、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就是民生”。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环境,不仅是人民群众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创造美好生活所必需的空间载体。

浙江义乌李祖村,这个曾经因脏、乱、差、穷被当地人称为没有希望的“水牛角村”,在“千万工程”推动下,从整治环境入手,发展产业,吸引人才,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实现华丽转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的不到5000元,增长到如今的6万余元。

“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李祖村考察时称赞道。

今天,“千万工程”已成为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越来越多人从万千山乡的巨变中、从万千村民的笑靥里读懂“环境就是民生”的深意。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蕴含着人民领袖对“为什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深刻回答。

来源: 新华网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