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巴以冲突延宕:加沙地带见证多重危机

作者:马晓霖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9日 12版) 发布时间:2025-06-09 14:51:45 浏览次数:528 【字体:

马晓霖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9日 12版)

5月30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新华社发

【国际观察】 

6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阿尔及利亚代表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一份加沙人道主义局势决议草案进行表决。14国投票赞成,但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反对,该决议草案被一票否决而未能通过。安理会之外,饱受一年多战火蹂躏的加沙地带交火仍在继续、人道主义危机仍在继续、政治博弈仍在继续。

加沙见证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600多天来几乎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平静和实际的安宁。尽管巴以曾有过短暂停火,但自3月18日以色列恢复大规模空袭和地面突击后,加沙地带平民的伤亡又开始出现日均两位数的增长。

由于以色列的刻意封锁和阻挠,加沙地带百姓的基本生活物资已接近枯竭,很多人每天只能吃到一个面包,儿童普遍营养不良。由于食品供给严重短缺,发放时经常引发踩踏、哄抢和骚乱。以色列方面,6月5日,以军情部门在加沙地带找到两名被扣押人员遗体。由于停火谈判一波三折,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仍然扣押着的56名以方人员中,以色列确认33人已经死亡,20人存活,另有3人“情况堪忧”。战争一日不停,巴以人民都会深受其害。

加沙见证着三方势力争夺的地区治理危机。加沙地带的治理陷入空前混乱和无序状态。以色列重新展开大规模武装清剿、封锁隔离和重新占领行动,已基本控制加沙地带365平方公里土地的50%。其余地区则由哈马斯勉强维持,或者被其他派系力量、武装团伙乃至家族民兵割据和掌控。

此轮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带长期被哈马斯实际控制,其他派系力量总体受到遏制,社会治安和权力运行总体稳定。一年多的战乱打破了加沙地带原有的力量格局和治理体系,遭受重创的哈马斯已无力全面掌控局势。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人道主义危机推动着非哈马斯派系、家族势力乃至街头武装等纷纷走上前台并争权夺利。还有报道称,以色列为了继续削弱乃至最终消灭哈马斯,刻意与这些加沙地带非主流派系和武装展开合作,有意培育代理人为“后哈马斯”时代作准备,同时继续分裂、分治和内耗巴勒斯坦民众与社会,延续其一贯的“分而治之”策略。

加沙见证着更加不堪的以色列国家形象危机。内塔尼亚胡政府基于政治生存和免于战后问责需求,也迫于解救被扣押人员的内部舆论压力,在为和谈设置重重障碍的同时,重启军事高压政策,甚至宣称将重新、长期占领加沙。过去几个月以来,以色列为了对哈马斯成员斩草除根,寻找被扣押人员,吞并更多加沙土地建立所谓“缓冲区”,不惜大批驱赶加沙民众,迫使其离开已破碎不堪的家园。

经过一年多的军事打击,以色列不仅没有为本国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没有达到“去哈马斯化、去武装化、去极端化”三大目标,甚至未能解救出全部被扣押人员。与此同时,由于过于迷信武力,无视巴勒斯坦人民苦难,阻挠人道主义物资进入,以色列国家和军队形象日益恶化,被世界舆论广泛而持续地口诛笔伐。长期对巴以冲突采取中立立场的欧洲国家近期也已逐步旗帜鲜明地反对以色列一意孤行,准备采取禁运等制裁措施。巴西总统卢拉近日谴责以色列在加沙进行“有预谋的种族灭绝”。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最近更是打破沉默,在接受采访时诘问:“如果这不是战争罪,什么才是?”甚至一直为以色列暴行辩护的美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最近也亲口承认,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可能构成战争罪。

加沙见证着美式“双标”持续祸乱中东的危机。加沙地带的人道苦难是以色列长期非法霸占巴勒斯坦人民土地、恶化其生存环境并滥用武力造成的。但是,还有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以色列的非法占领得到了美国的帮助。以色列国防部5月28日公布,此轮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以色列交付超过9万吨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动用了800架次运输机和140艘次舰船。可见,没有美国对以色列战争机器的赋能,无辜的加沙平民会少受很多苦难。

为了给以色列保驾护航,美国还在司法和外交领域极尽偏袒。6月5日,美国务院宣布制裁4名国际刑事法院法官,理由是他们调查了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冲突中涉嫌犯下的战争罪,并对以色列总理、前国防部长和部分哈马斯高官进行国际通缉。不仅如此,美国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否决对以色列不利的决议草案,包括最新的事关缓解加沙人道主义灾难的决议草案。美国政治精英们一直标榜“平等、自由、博爱”的价值观,甚至自诩为占据人类道德制高点的所谓“山巅之国”,但加沙地带的苦难彻底暴露了美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所秉持的“双标”立场造成的严重后果。

加沙见证着联合国无力维护公道正义的危机。由于美国的一再无理阻挠,联合国安理会事关加沙停火、止战、促谈的绝大多数决议草案均被否决,致使“大国一致”的基本原则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安理会难以承担起负责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职能,也让大国协商机制在热点问题处理和难点问题解决上陷入无休止的“空转”。

与此同时,联合国在加沙地带的派驻机构和人员也遭受前所未见的巨大损失,严重阻碍联合国相关机构对当地民众苦难的纾解。截至6月5日,联合国在加沙派驻人员已有126人殉职,除一人外,均为联合国近东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职员。此轮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借口该机构“被哈马斯渗透”,宣布该机构为非法并通过各种方式打压、阻挠其正常和持续运作,导致这个成立70多年的人道主义机构在加沙地带难以为继。

联合国安理会最新决议草案被美国否决之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振聋发聩地提出三问:“公道正义何在?”“国际法治何在?”“安理会权威何在?”这三问反映出中国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坚决维护,对公正和公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立场的一贯持守,对包括加沙地带平民在内的巴勒斯坦人的深切同情,更反映出国际社会和主流舆论的正义呼声。

此次决议草案内容是在死亡和绝望中挣扎的加沙民众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压倒性的呼声。美国再次滥用否决权,继续无情地把200多万加沙民众置于黑暗之中,必须面对国际社会的拷问。对以方而言,继续延长战事,不会使人质获释,只会导致更多的死亡和仇恨。期待有关国家承担起国际责任,推动冲突各方尽快休兵止戈,回到对话与谈判的和平轨道上,给加沙地带一次和平机会,让巴以人民看到和解的希望。

(作者:马晓霖,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9日 1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