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以伊冲突升级,和平窗口不容错失

作者:牛新春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19日 12版) 发布时间:2025-06-19 16:31:31 浏览次数:326 【字体:

牛新春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19日 12版)

据伊朗媒体6月17日报道,伊防空部队过去24小时通过电子拦截、导弹和火炮系统击落28个敌方目标。以色列国防军当天说,以空军迄今摧毁70余套伊朗防空系统。图为1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市区拍摄的浓烟。新华社发

【国际观察】

以色列与伊朗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为这场冲突已经准备了46年。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反美、反以就是伊朗最核心的意识形态;以色列亦视伊朗为最大安全威胁,认为伊朗是中东动荡的总根源。多年来,伊朗在以色列周边苦心经营“抵抗轴心”,集中精力发展弹道导弹,就是要避免今天的局面。以色列则通过暗战破坏伊朗核能力,不断迭代导弹防御系统,也不想同伊朗发生面对面的军事冲突。

然而,时过境迁,这一天最终还是来临了。无论结果如何,以伊冲突必然像1948年、1956年、1967年和1973年战争一样,载入中东历史。

军事冒险主义“登峰造极”

历史上,以色列曾多次讨论打击伊朗核设施,但是都没有付诸行动。军事上,既担心伊朗的大规模报复,也害怕真主党的介入。真主党陈兵数万人于以色列边境,号称拥有15万枚导弹和火箭弹,随时准备万弹齐发。政治上,以色列国内各党派之间意见不一,对打击的效果、必要性有不同看法。外交上,美国不愿意为以色列背书。

仿佛是突然之间,这些制约因素都消失了,以色列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

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是加沙冲突的延续和拓展,正是加沙冲突的经验让以色列自信心大增,军事冒险主义大行其道。加沙冲突之初,以色列曾经面临七线作战,处境非常被动。当时,哈马斯、真主党、伊拉克民兵、胡塞武装、伊朗都曾袭击以色列本土,以色列一时间成为人人可打的目标。

然而,近一年来,以色列接连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哈马斯、真主党、叙利亚三个抵抗轴心的重要成员几近遭遇灭顶之灾。特别是2024年以色列与伊朗互相袭击对方本土,将伊朗军事上的软肋暴露于外。此后,以色列确信,打击伊朗不再存在军事上的障碍。

经过近两年的系列军事冲突,以色列的信心不断膨胀,它不仅重塑了地区格局,更在悄然改写游戏规则,试图构建所谓的“中东新秩序”。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言不讳地表示,以色列正在“改变中东”,“叙利亚已非昔日之叙利亚,黎巴嫩亦非往昔之黎巴嫩,加沙不再是从前的加沙,而领导抵抗轴心的伊朗亦已不复是过去的伊朗”。

以色列打击伊朗的三大障碍瞬间消失。在国内,面对内塔尼亚胡军事冒险主义的节节胜利,反对派迅速转变立场,跟内塔尼亚胡站在了一起。反对党领袖拉皮德表态,内塔尼亚胡虽然是我的政敌,但我完全支持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发动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反而巩固了内塔尼亚胡的执政地位。在军事上,真主党对以色列的军事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伊朗的军事实力也没能对以色列形成有效制约。外交上,同内塔尼亚胡一样,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一个“冒险主义者”,显然给内塔尼亚胡的军事行动开了绿灯。

因此,这场冲突是中东权力格局变化的结果,也是以色列军事冒险主义的选择,还是特朗普中东新战略的恶果。特朗普本来想做“和平总统”,却正在被以色列一步一步拉进一场大规模的中东战争。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前高级主任阿夫纳·戈洛夫指出,“在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上,以色列首次迎来成为地区大国的契机”。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其一,这可能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局部战事。以色列的最低目标是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设施,以色列自认为这可能需要10至20天的持续轰炸。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曾警告,伊朗的核设施分布广、埋得深,要彻底摧毁不容易。以色列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国防军最多只摧毁了伊朗核计划的三分之一,只能使其核进程推迟数月,而非数年。

若未来几天美国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向以色列提供战略轰炸机和超重型炸弹,以色列对伊朗地下核设施发动攻击,包括位于福尔多的大型铀浓缩工厂。届时,若以色列迅速宣布军事行动结束,伊朗也不再报复以色列,冲突可能暂告一段落,其结局类似于当年以色列对伊拉克和叙利亚核设施的袭击。

其二,这可能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如果美国拒绝直接参战,以色列没有能力独自摧毁伊朗核设施,冲突很可能会拖下去。以色列和伊朗相隔近2000公里的距离,这是这场冲突的重要前提,双方都不可能出动地面部队,空战是唯一的选择。中东战争史表明,仅仅通过空战很难彻底击溃对手。以色列虽然拥有军事优势,但也只能通过持续不断的空中打击消耗伊朗的耐心。

以色列前军事情报局局长亚德林说:“伊朗打不过以色列,但以色列也没有能力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计划。”伊朗处于劣势,但是仍然能够不间断地向以色列大城市发射导弹和无人机,给以色列造成恐慌。最终,双方比拼的是社会承受能力。

其三,这可能是又一场以打促谈的战略游戏。在此轮加沙冲突中,以色列惯用以打促谈、边打边谈的手段,对哈马斯、真主党都采取过类似手段。以色列与美国一再威胁,要么伊朗自己拆除核设施,要么遭受军事打击。迄今为止,伊朗、以色列和美国都没排除和谈的可能性。美国、以色列都希望,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伊朗能够做出更大妥协让步,同意自己拆除核设施,甚至是导弹设施,换取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

其四,这可能是一场大规模中东战争的前奏。伊朗多次威胁,可能袭击美军在中东的基地,也可能袭击协助美国、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甚至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但是一直没有采取行动。显然,伊朗仍然在观察以色列与美国的动向。

若伊朗先攻击美军基地,必然会招致美军直接参战,但是如果美国率先直接参战,伊朗攻击美军基地就无所顾忌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属于自杀性防御,但是伊朗退无可退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其五,这可能是一场关于政权更迭的全方位博弈。多年来,以色列和美国均想在伊朗搞政权更迭,苦于没有路径和办法。尽管以色列和美国均否认政权更迭是冲突的目标,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以色列可能指向政权更迭。摧毁伊朗的核和导弹设施,最多只能延缓伊朗的核与导弹发展进度,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政权更迭能一次性解决问题,彻底改变中东权力格局。

最近几天,以色列不仅轰炸军事目标、定点清除军事领导人,还袭击伊朗的能源设施、电力系统和国家电视台,甚至扬言定点清除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这些都是推动政权更迭的节奏。

只有美国能结束冲突

“以色列发动战争,只有美国能结束战争。”《经济学人》一篇文章以此为标题。不过,这可能只是事情的一面,另一面是——只有美国能让冲突失控。

对于冲突的走向,美国的政策选择至关重要。然而,美国的表现却令人失望。6月17日结束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由于美国反对,声明中没有呼吁以色列与伊朗立即停火。在国际社会,包括欧洲国家,普遍要求尽快结束冲突的情况下,美国再次站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

有媒体报道,伊朗通过卡塔尔和阿曼向美国传达信息,希望重启谈判进程。但是根据俄罗斯方面同以色列接触的反馈,以色列拒绝回到谈判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美国能够向以色列施加足够压力。特朗普可以敦促以色列结束冲突,也可以任由以色列继续打下去。美国对以色列有足够的影响力,就看特朗普是否愿意动用这些影响。到目前为止,美国没有动用这些影响力,反而是向中东集结更多的兵力,支持以色列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没有美国的武器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无法持续下去。没有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和超级炸弹,以色列也不可能摧毁伊朗的地下核设施。如果美国不直接参与,冲突可能就局限在伊朗与以色列的空战范围之内,伊朗不会主动攻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冲突就不会外溢到中东其他国家。但是,美国一旦直接参与以色列对伊朗的进攻,伊朗攻击美国军事基地的可能性非常大,将不可避免地把海湾阿拉伯国家卷入进去,冲突范围就会大大扩大。

特朗普在6月15日的讲话中态度模棱两可:“我们目前没有参与,有可能会参与。但目前我们没有参与。”不过,特朗普对以色列的支持非常清晰,甚至到了“不分你我”的程度。16日晚从加拿大G7峰会提前回国后,他在社交媒体上表态“我们已完全掌控了伊朗上空的制空权”,并呼吁伊朗“无条件投降”。

以色列与伊朗停火止战的时间窗口非常窄,国际社会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在以色列和伊朗均还有可退让、妥协空间时,停止冲突,启动谈判程序。这个时间节点一旦错过,冲突进入难以逆转的阶段,中东就会陷入另一场灾难性的大战。美国作为对以色列和伊朗影响最大的外部国家,负有首要责任。

(作者:牛新春,系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19日 12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