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从年轻人钟爱博物馆说起(青年观)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06-22 09:40:22 浏览次数:74 【字体:

为了一睹镇馆之宝,排起长队;初到一个城市,先“打卡”博物馆……暑期临近,各地博物馆纷纷切换“人从众”模式,不少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中,35岁以下的观众占比超过60%,年轻人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逛博物馆?社交媒体上,答案有很多:“看博物馆最能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每次都能发现小惊喜、小感动”“一想到这些文物是穿越千年的时光和我相见就很感慨”……无论是学习充电,还是放松休闲,博物馆正在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年轻人为何钟爱博物馆?源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更加充沛。如今,不仅是博物馆,还有古风音乐、国潮服饰、非遗文化,都成为年轻人眼中的“顶流”。这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一种基于充分了解后的欣赏和珍视。当代年轻人见证了国家很多领域从追赶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过程,在以开放的视角看世界的同时,更能以平视的视角审视自己,进而探寻发展背后的文化“密码”。了解得越多,他们越是惊喜地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宝藏,“越挖越有惊喜”“越看越有自豪感”。从“不太了解”,到“试图理解”,再到“真正爱上”,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上升,构成了当下博物馆热的底层逻辑。

事实上,博物馆中不仅有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更有非凡的处世智慧和创造力,可以为年轻人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近年来,一系列“显眼包”文物在社交媒体上走红:河南博物院的青铜神兽,形似表情包;南京博物院的东汉铜牛灯,宛若“勇敢牛牛,不怕困难”……这些有趣的“二创”,在推动文物“破圈”传播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博物馆中静静伫立的古老文物,给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短暂的休憩,更是慢下来、沉下去的智慧。“获得了内心的平静”“那些文物仿佛在告诉我,不要慌”……在观展时,年轻人不光在与历史对望,更在与现实对话,从中汲取向上生长、乘风破浪的力量和勇气。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化喜爱为行动,为博物馆热贡献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他们有的发挥专业所长,将新技术、新观念应用到博物馆展陈中,通过虚拟现实、互动游戏等形式,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有的成为博物馆的“自来水”,在业余时间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制作“打卡攻略”、观展指南,分享观展心得,让很多不为人知的“小众”博物馆走进大众视野。广大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在汇成一股洪流,成为文化自觉的生动注脚。

端详一件件文物,它们或许耀眼夺目,或许尽显沧桑。当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领略这份传统之美,文化自信便会深深扎根在更多人的心中,历久弥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2日 05 版)

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