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论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彰显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杨增岽

作者:杨增岽 来源:《四川日报》2025年6月23日第11版 发布时间:2025-06-26 17:21:54 浏览次数:85 【字体: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彰显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杨增岽

新《条例》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化、细则化、硬约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应不正之风的新变化所带来的治理难题

条例的修订标示着中国共产党治理智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进一步针对党政机关中铺张浪费现象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对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采取务实举措提出明确规定。作为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性成果,新《条例》具有深远意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密切党群关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充分认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价值意蕴,坚决贯彻落实好新《条例》。

图片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党始终秉持的优良作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穿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优良作风。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崇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儒家的“恭俭而好礼”,还是墨家的“节用”思想,抑或是道家崇俭戒奢的价值观念,以及历史上诸如《诫子书》《朱子家训》等文化作品,均表明了中华民族“节俭”的文明基因。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倡导和坚持勤俭节约精神、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始终注重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对马克思主义节约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按需分配”的原则,是为了避免资源分配的结构性和“制度性”浪费,以“节约劳动时间”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基于这一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并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成为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首次使用“艰苦奋斗”这一概念,积极倡导节俭的方针,带领群众自力更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落后的生产力和有限的生产资料,毛泽东明确指出“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全党在勤俭建国的方针指导下,先后开展“三反”“五反”等运动,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国内外不良思潮影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长,党内领导集体多次就惩戒奢侈浪费作出相关批示,指明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并注重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四风”,密切关注党群关系,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彻于治国理政的方略之中。

今年,新《条例》的印发对相关制度边界和责任主体提供了明确界定,不仅为基层单位照章办事提供了依据,也为整治形式主义提供了抓手,使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推动务实之风、清廉之风的重要保障。

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根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关党风政风,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根基。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我们党历来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风反映政风,政风影响党群关系。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常体现为对群众切身利益的漠视和公共资源的滥用。党政机关只有真正做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时刻以人民为主体,才能密切党群关系、树立清廉形象,收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历史新阶段,以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群关系持续改善。

然而,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腐败手段不断隐形变异、翻新升级,当前“四风”问题表现形式更加隐蔽,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这一指示就是要从根本上以刚性制度建立底线、红线,破除不正之风赖以滋长的温床。新《条例》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化、细则化、硬约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应不正之风的新变化所带来的治理难题,并明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其一,新《条例》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顽疾,直击“隐性浪费”的痛点,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科学务实为目标,在多个重点领域细化规定、厘清红线,新增“严禁参与境外赌博”“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等规定,形成可执行、可监督、可问责的长效机制,细化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度性约束。其二,新《条例》更加注重源头治理与过程监督,注重将节约理念融入预算管理、财务执行、绩效考核等治理链条之中,构建起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的节约型管理体系;深化运用基层公权力,有效结合内部监管与群众监督,明确各级党政机关主体责任;着重强调党政机关在全社会中的示范作用,明确领导干部要严防“政绩观错位”,引导树立节俭文明风尚,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长效化、法治化。其三,新《条例》强化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追责机制,坚决遏制作风问题蔓延。可以说,新《条例》不仅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性成果,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党中央从源头治理、固本清源的先进性、纯洁性和人民性的体现。

以良好的党政机关作风引领社会风尚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实现民风社风的持续向好,引领全社会良好风尚离不开新《条例》的贯彻落实。

各级党政机关切实发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表率作用得益于新《条例》的制度效应。面对环境资源紧束、压力日益增大的现实形势,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亟须解决的战略议题。党员干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新《条例》的颁布实施,正是从制度层面为党员干部制定外在的刚性约束和内在的纪律要求,从而构建以上带下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形成以节俭理念为核心准则和文明标志的社会共识。

新《条例》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产品”,使得市场经济中产品、工艺的资源配置向可持续化转型和生态环保化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筑牢制度基础,保障人类社会代际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并非是减少资源使用和投入,降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而是为着力提升发展效能,推动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资源和财政资金以更多用于民生领域,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我国的战略需求,以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老百姓的“好日子”。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人的思想、行为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新《条例》所强调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价值导向,以及所贯彻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以现代性治理能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现代公共伦理转化;以党政机关示范作用推动公众从外在约束向内在认同和文明自觉转化;以节俭之风推动公众从物质消费观向可持续价值观转化,进而在构建节约、理性、绿色的现代文明意识中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条例的修订标示着中国共产党治理智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我们要更加深刻领悟新《条例》的时代意义,更自觉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图片

来源:《四川日报》2025年6月23日第11版

作者:杨增岽(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发展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 《四川日报》2025年6月23日第11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