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筑牢维护国家安全法治基石

作者:幸明军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8日 05版) 发布时间:2025-06-28 15:29:35 浏览次数:72 【字体:

幸明军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8日 05版)

【资政场】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施行,这是我国国家安全法治发展的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将法治与国家安全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值此国家安全法颁行十周年之际,不断深化对该法的系统性认识,进一步明晰该法的历史定位,对继续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首先,国家安全法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期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颁行的国家安全法将这一根本遵循转化为法律指南,并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于这部法律的始终。

首先,该法明确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从而以国家法律规范的形式确认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该法、在国家安全法治领域乃至整个国家安全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提炼为“十个坚持”,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国家安全法确认了这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本质特征,并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专门条款规定下来,为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要求我们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法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系,便是这种制度性转化的集中表现,体现了新时期运用法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治国理政观。

其次,国家安全法是我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历史性成果。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我国法律规范体系以宪法为统领,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序言中提纲挈领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主权安全和政权安全的奋斗历程,并在正文中明确规定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国家任务。现行宪法直接规定了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宪法职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和建设国家法治的光辉历程,也是国家安全工作不断实现规范化和法治化的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新挑战、新问题层出不穷,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国家重点和新兴安全领域已出现风险隐患。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的专门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首先需要出台一部对国家安全各方面工作起全局性、综合性和支撑性作用的法律,国家安全法应运而生。国家安全法明确了通过法治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系统规定了国家安全制度和保障机制。

十年来,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我国在国家安全领域制定并施行了反恐怖主义法、国家情报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专门立法,内容涵盖各领域的国家安全,其中相当一部分立法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修订实施了反间谍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等对防范国家安全风险具有屏障性作用的重要法律,出台多部落实相关立法精神的实施细则和程序规定,充分满足了新形势下开展维护国家安全斗争的法律需要。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基本实现有法可依。

最后,国家安全法是我国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法律武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加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

国家安全法旗帜鲜明地提出,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我们统筹规划涉外安全法治战略布局,加快推进涉外安全领域立法工作,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对滥用霸权行径开展国际斗争。十年来,我国制定并施行了外商投资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逐渐完善中国法域外适用、域外法律查明、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境外非政府组织规范与引导等关键环节与要害领域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了系统完备、攻守兼备的涉外安全法律体系。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我国保持长期的安全与稳定,这与我们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完善国家安全法治密不可分。今天,我们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建设国家安全,影响国家安全的内外因素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法者,国仰以安也。”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国家安全法颁行十周年为新起点,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整体布局中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法的指导性、全局性和时代性定位,必将继续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工作走深走实。

(作者:幸明军,系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8日 05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