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以高水平人才供给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喆丰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9日 07版) 发布时间:2025-06-29 15:38:30 浏览次数: 【字体:

张喆丰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9日 07版)


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先锋红一营”官兵参加实兵对抗演习。新华社发



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组织官兵进行战术训练。  新华社发



东部战区海军某观通站官兵在战位上执勤警戒。新华社发


【讲武堂】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人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人民军队正朝着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必须贯彻全链路抓建理念,提升军事人才建设整体效能,切实以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赋能军队高质量发展。

军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搞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最核心的问题是人才。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关键在人才。

人才是引领部队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战争形态深刻演变,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持下,战争的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人才对新质战斗力生成的贡献率显著提升,驱动引领跨越发展的特征更为凸显。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既是强军实践的主体,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前瞻未来战场、顺应战争之变,必须一手抓数量、一手抓质量,加快人才建设,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赢得未来战争的决定因素。人和武器是战斗力构成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是战争的主体。战争实践也反复证明,无论是体力制胜、火力制胜,还是机械力制胜、信息力制胜,都离不开“人才”这个决定性因素。在战争指导上,人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着战争进程和战争胜负。毛主席在谈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经验时曾指出:“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在军事理论上,新的战争形态必然需要新的军事理论为指导,新的军事理论也必然需要人才去创新发展。在武器装备上,先进的装备往往靠人才来设计研发,其作战效能也需要战斗员来驾驭和释放。

人才是衡量世界一流军队的核心指标。世界军事竞争的实质是一流人才的竞争,无论是硬实力较量还是软实力比拼,归根结底都是人才实力的角逐。大国间的博弈虽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但毋庸置疑的是,今天的人才格局将塑造军队明天的样子,谁能拥有一流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夺得先机。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竞相将人才竞争优势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国家核心竞争力。要深刻认识人才是军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军事人员现代化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开发利用各类人才资源,集聚各方优秀人才投身强军事业,不断提高我军人才总体水平。

打造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军人才工作的根本聚焦点。适应时代需要、契合时代特征,要求我们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准确把握军队建设规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军事人才方阵。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也是我军人才工作的根基所在、特质所在。贯彻这一原则,根本是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牢固确立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根本指导。关键是强化党管人才功能,特别是强化党组织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对党绝对忠诚的人手中。

坚持政治引领。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的第一标准,政治要求是对我军人才最根本的要求。选才育才必须牢牢把住政治关,扎实做好铸魂育人工作,始终用光荣传统教育官兵、用崇高精神塑造官兵、用神圣事业感召官兵。坚定不移推动政治整训,注重从政治上培养、考察、使用人才,严把政治标准,持续正本清源、固根铸魂。

坚持为战标准。人才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必须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围绕备战急需,把提高核心能力作为军事人员现代化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一切为实战准备人才、为打赢提供支撑。着眼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战斗力标准贯彻到人才建设的全过程。

坚持守正创新。开创体制顺、机制活,人才聚、事业兴的局面,归根结底要靠改革出动力、增活力。紧跟国防和军队改革步伐,采取各种举措破解突出矛盾问题,不断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人才建设的优良传统,推动军事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走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人员现代化之路。

坚持系统推进。军事人才工作体系性、联动性强,既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兼顾技术装备、官兵素质、军事理论、体制编制等各个方面。运用系统思维审视人才建设各要素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统筹好备战急需与转型发展、新域新质与传统领域、前瞻预置与厚实基础等重大关系,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使每一项举措都释放出最大效能。

坚持开放融合。军地合力共育军事人才,是人才强军的内在要求。着眼将军事人员现代化融入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吸纳军内外先进成果和优质资源,延揽各方优秀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实现国家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同频共振、互盈共进。

坚持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实现人才价值开发与组织效能提升的深度耦合。随着军队现代化日益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进,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构建以精准为导向的人才管理体系,持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提高配置使用精确度、质量评价精准度、开发管理精细度,更好促进人岗匹配、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全面提高我军人才供给水平

军事人才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同领域。必须以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为统领,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进而实现我军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的整体跃升。

加快构建“三位一体”(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育人格局。健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们党关于军事人才培养的重大创新,为推动全军办教育、全程育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现路径。其中,军队院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重在固本强基;部队训练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大课堂,重在岗位塑能;军事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大平台,重在拓展提高。三者耦合衔接、协同发力,才能发挥综合育人的最大效益。一方面,应建立科学标准,按照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的原则,分级分类构设质量标准体系,为官兵精准选学、用人单位精准抓学、院校部队联动促学提供基本指南。另一方面,突出岗位核心能力牵引,精算细算人才数量和能力需求,实施精准化教学组训,一体设计运用好“三位”之间衔接互补、有序教学、渐进提高的协作育才功能。

加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这“四类人才”处在我军人才队伍的最高端,是引领军事人员现代化转型、支撑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要素,是人才建设全局的重中之重。联合作战人才重在加速锻造,充分发挥联指机构的孵化器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安排不同层级军官定向交流、多岗锻炼;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重在超前预置,以清晰的新质作战力量规划牵引人才体系培养,形成批量稳定供给能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重在激励扶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奖励激励机制,更好体现优绩优酬;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重在复合培养,注重在战建统筹、跨域统筹、军地统筹等重大战略管理任务中考察识别人才、磨砺培养人才、辐射带动人才。

全链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链路抓建,就是贯穿人才成长的全周期进行长线培养,立足队伍建设的全要素进行长远规划,着眼精准配置的全过程进行长效管理。贯彻这一理念,首先是建立育管选用全覆盖的工作链路。加强着眼于人、着力于人的工作指导,突出人这个决定性因素,统筹抓好教育塑造、培养锻炼、管理监督、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正向激励等关键环节,使其有机集成、同向发力。其次是畅通全过程全周期的成长链路。军事人才成长有其客观规律,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多数都会经历起步适应期、素质跃升期、发展黄金期、成熟释能期等阶段,应按照差异化设计培养的思路,把视角拉伸到人才成长的全过程,使其全时域、全方位受到磨砺和锻炼,最大限度把潜能和价值开发出来。最后是构建齐抓共管的责任链路。全链路抓建在职能责任上强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这是对各级党组织政绩观人才观最直接的考验。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毅力,搭建引才聚才用才的平台高地,接续带出过硬队伍、厚实人才支撑。

(作者:张喆丰,单位:国防大学)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29日 07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