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变“被动抢救”为“主动防控”——四川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7月07日 09版) 发布时间:2025-07-07 16:23:14 浏览次数:60 【字体:

《光明日报》( 2025年07月07日 09版)

【文化中国行】

四川夏季多雨,既考验防汛响应,也考验文物保护工作。

“土遗址包括建筑土遗址、古城、关隘、陵墓等。它们力学强度低,易受水、风和可溶盐的侵蚀破坏,易在水中崩解、松散,是遗址文物中最难保存的一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研究所所长张兵峰说,对于三星堆、金沙这样的土遗址,当地正加强预防,将被动抢救转变为主动防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对遗址本体的影响。

“三星堆遗址就在鸭子河边,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就是洪水和地震。”三星堆遗址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肖灿说,他们采取了系列防洪防水和减震措施,防范灾害侵袭,对大雨冲刷部分,专家团队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肖灿说,三星堆遗址是一个南方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有蚂蚁在城墙内打孔筑巢、植物根系在城墙内扎根。他们正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多学科研究,以生态环保的方式消除蚁虫害和各种微生物的危害,以本土浅根系植物替代发达根系植物,对城墙形成覆盖性的保护,雨水冲刷带来的危害也大为减小。

“为保护金沙遗址免于自然灾害,我们最核心的策略是维持遗产赋存环境的稳定性。”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说,金沙遗址祭祀区保护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摒弃传统化学材料介入,转而通过遗迹馆整体覆盖,隔绝风雨侵蚀,并构建起“监测—预警—调控”一体化系统。

“我们在祭祀区布设温湿度、裂隙位移、光照紫外、空气质量和地下水传感器,实时追踪环境波动,动态调节空调与地下水埋深,控制赋存环境的稳定,抑制遗址本体的劣化发展。”王方说,这种“监测先行、调控前置”的模式,正是对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实践,将干预从“事后修复”转为“事前防控”。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均制定了健全的管理制度,由专业人员开展日常巡查、日常维护和专项维护,通过日常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永续传承、宣传普及等,离不开公众的认同与行动。希望公众能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何振华说。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7月07日 09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