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丹青铸史 丹心流芳——“丹青铸史: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丹青铸史 丹心流芳
——“丹青铸史: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之际,内江市在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的出生地芭蕉井举办“丹青铸史: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此展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内江市政协指导,四川政协文史馆、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为学术指导单位,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内江市芭蕉井展览馆主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张善子研究学者汪毅精心策展。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在全国尚属首次。
2025年7月6日,“丹青铸史: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在内江开幕(潘认若 摄)
人民网、人民网+、澎湃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川观新闻、四川观察、四川省情、四川在线、四川文艺、顶端新闻、百度百科、i内江、内江网络广播电视台、大千在线、内江史志、芭蕉井展览馆等数十家知名新闻媒体对本次展览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极大反响。
本次展览分“大风内江”“一代虎痴”“千秋正气”“丹青抗战”“文献之光”五章。前四章为图片展,有关张善子、张大千的展板62张,约100张图片。“文献之光”则包括汪毅先生与其他研究者出版、发表研究张善子的成果,张善子的出版物及有关张善子纪念馆建设、墓冢修缮、抗日英烈申报和相关实物(包括电影剧本、碟片、邮票、画片、明信片,信札、证书等),以此传递抗战精神的艺术回响,连接历史烽烟里的壮怀激烈与今朝时代思考,让虎威“勇猛精进”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得以多元彰显。
公众参观“丹青铸史: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图源:四川省情网)
展期为2025年7月7日至9月3日,涵盖“七七”(七七事变)、“八一五”(日本无条件投降),“九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三个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
本次展览是对一代国画大师张善子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众多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从回望历史中,再现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华夏儿女牢记历史,砥砺奋进。
本次展览从7月6日开展以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观展者数万人,大家对一代虎痴张善子的艺术成就、爱国情怀,文史学者汪毅的文化守护感慨万千,并由衷发出崇敬和赞叹,部分观众以诗抒怀,深表敬意。
留言集锦
七律·丹青飞虎啸长空
——赞张善子报国画魂
蔡宗耀
国难当头怒裂眸,援旌指处志横秋。
毫端飞虎凌霄起,纸上罡风卷寇愁。
万里筹金倾热血,千钧泼墨铸吴钩。
丹青化作干城气,长护山河日月浮。
赞《丹青铸史: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
张永金
不因星宿自霞光,隔代知音精掘扬。
武略文韬多第一,芭蕉天际耀甜香。
观《丹青铸史:张善子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赞张善子先生
(新韵)
魏明伟
怒吼声中浩气存,长虹贯日振国魂。
丹青岂止风骚物,铁笔能降倭寇军。
七律•观爱国画家张善子抗战美术文献展有感(三首)
李世宏
2025年7月6日上午,吾参观内江市芭蕉井展览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的“丹青铸史:张善子抗战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特赋诗三首以盛赞著名爱国大画家张善子先生的爱国情怀!
七律·观张善子抗战美术文献展
虎啸丹心照汗青,芭蕉井畔忆征程。
千钧笔力驱倭寇,万里风尘铸画楹。
墨染河山凝浩气,史镌金石勒雄名。
今朝展卷烽烟在,犹听奔雷警世鸣。
七律·丹青祭
——观张善子抗战文献大展
铁笔如戈裂素宣,芭蕉故井涌烽烟。
墨凝虎魄三千丈,血染山河八万笺。
赴海传薪惊世界,凌霜傲骨铸钧天。
今开玉匣观青史,犹见银钩勒永年。
七律·赞爱国虎痴画家张善子
虎啸秋山百兽惶,丹心寸纸寄苍茫。
挥毫每作驱倭吼,展卷甘为救国粮。
万里传神凝碧血,千峰写意砺锋芒。
痴翁岂止摹形貌?腕底风雷震八荒。
丹青铸史赋
——贺张善子抗战美术研究成果暨文献展盛启
袁武泰
夫巴蜀胜境,钟灵毓秀;内江古邑,文脉悠长。时维癸卯之岁,序属盛夏时光。丹青铸史之展,耀于芭蕉井堂。缅抗战之峥嵘,彰贤士之肝肠。集文献以成章,汇成果而流芳。
观夫张善子者,画坛巨擘,“虎痴”名扬。以笔为戈,驱寇志坚如铁;以画为刃,护国心烈似钢。其虎也,啸谷腾山,威震八荒;其姿也,昂首阔步,气宇轩昂。或卧于林薮,静若处子含光;或跃于涧壑,动如惊雷破苍。每绘一虎,皆寓深情于墨韵;每成一幅,尽显浩气于华章。
忆昔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月无光。善子先生,心怀家国之痛;艺坛俊彦,肩负民族之伤。远渡重洋,赴欧美而义展;广传声息,唤友邦以援襄。募捐款项,如甘霖润旱壤;宣传精神,似号角振疆场。其行也,感天地而动鬼神;其德也,昭日月而耀穹苍。
今逢胜纪,八十载之沧桑;共襄盛举,万千人之慨慷。芭蕉井馆,盛事启而华光;四方宾客,雅集至而欢畅。指导有方,省志办之贤良;学术助力,文史馆之栋梁。主办精心,党史室之勤勉;协办协力,诸单位之同襄。
至若展览之陈,精彩琳琅。大风内江,溯画派之源流;一代虎痴,彰艺术之荣光。千秋正气,颂抗战之精神;丹青抗战,记历史之沧桑。文献之光,照传承之道路;研究成果,启探索之新航。观者络绎,赞不绝口;评者纷纷,誉满八方。
嗟乎!善子之艺,如璀璨之星,耀于画史之苍穹;善子之德,似巍峨之山,立于民族之心中。今之展览,乃传承之盛举;今之盛会,乃弘扬之新功。愿吾辈,承先辈之遗志,传文化之火种;兴中华之伟业,铸时代之丰功。使丹青之韵,永传于后世;让抗战之魂,长耀于苍穹!
赋毕,心潮澎湃,情难自已,乃作此篇,以志纪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