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作者: 张翼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31日 01版) 发布时间:2019-08-31 08:51:12 浏览次数:370 【字体:

作者:本报记者 张翼《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31日 01版)

本报北京8月30日电(记者张翼)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连续5年超过2%,再创历史新高。

自2013年R&D经费总量超过日本以来,我国的R&D经费投入一直稳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017年欧盟15国平均水平(2.13%),相当于2017年经合组织(OECD)35个成员国中的第12位,正接近OECD平均水平(2.37%)。

数据显示,企业依然是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2018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对R&D经费增长的贡献分别为75.9%、12.4%和9.3%。东部地区R&D经费占全国比重达69.4%,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中西部地区追赶步伐加快。

2018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1090.4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R&D经费比重为5.5%,与上年持平。高等学校对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为51.1%,是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95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增速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研发活动的政策支持,引导各方面加大R&D投入,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创新实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李胤解读《公报》时指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2.79%)、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基础研究、政府资金占比偏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能真正形成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

李胤强调,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鼓励研发投入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各界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与布局,提升科技经费投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