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万千气象看四川丨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 成都温江和重庆巴南“双向奔赴”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06-08 09:00:06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摄影 郝飞

6月7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二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成都市温江区,探寻成渝产业协同发展新脉动。

医药健康是四川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也是重庆打造的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瞄准优势产业,两地如何强化合作、协同发展?

去年,成都医学城和重庆国际生物城共同入选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目前,成都医学城已入驻各类企业3000余家,2023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收400亿元,重庆国际生物城集聚项目超120个、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近年来,两个产业园频频互动,携手打造生物医药千亿产业集群。


合作签约 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更大的版图来看,成都医学城所在的温江区与重庆国际生物城所在的巴南区区况相近、地理相似、产业协同、文化相通,两地在医药、花木、旅游等多方面寻求更多的合作空间,推动双向赋能、合作共赢。

态势:

资源互补 来自重庆的企业订单接踵而至

在成都医学城,成都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8万平方米的研发基地内,各类基因疾病动物模型正在紧锣密鼓地定制生产中。

从2018年落户成都医学城,到2023年,该公司年度营收达8000万元,近三年平均营收增幅超过70%。该公司销售经理赵万博介绍,该公司致力于生产基因疾病生物模型,建立了涵盖无菌动物平台供应、模型供应、基因工程模型定制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创新药扶持政策,创新药成为新的风口。“研发增多,定制化的实验模型需求自然增大。我们的客户遍布全国,但这两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来自重庆的订单增加了不少。”赵万博表示。

随着创新药研发增多,企业对于进口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例如,人源细胞、病毒标本等高风险特殊物品,进口审批多、监管严、流转时间长,成为医药企业研发时效的“卡脖子点”。对此,成都医学城研发供应链服务平台应运而生,2023年实现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出境通关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20天。

作为该平台的运营方,成都泉新创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冯幸谈到,目前在西南地区能够提供类似服务的平台比较稀缺,今年,我们接到了不少来自重庆国际生物城的进口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需求,未来,通关便利化的成果将惠及到更多的重庆生物医药企业。

成效:

多元施策 促进两地医药健康产业双向赋能

“企业的直观感受,源自于成都医学城和重庆国际生物城跨区域构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成都医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潘军介绍,针对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行业特点,近年来,我们与重庆国际生物城以共创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抓手,从建立机制、产业协作、平台共建、活动共办等方面深入合作,聚力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医药企业研发 温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是基础。巴南区、温江区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产业协同发展专班,坚持年度统筹、季度互访、月度调度,双方互访50次,推进企业合作交流10余次。

促进研发协同,成都药明康德、重庆都创医药等7个研发外包平台服务两地企业110余家,成都药康、重庆美莱德生物等5个动物试验平台供应各类动物模型30余万只,康德弘翼等4个临床试验中心开展实验项目97个;双方共建重庆国际生物城GCP临床试验(温江)中心、成都医学城GLP临床前研究(巴南)中心、成都医学城GCP临床研究(巴南)中心。

推进生产协同,重庆华森制药等26家企业共享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药物综合服务平台;成都海思科、重庆柳江医药等超百家企业已建立上下游合作关系;成都医学城联合重庆国际生物城,在四川岳池挂牌四川岳池绿色原料药飞地园区,目前已有6家企业入驻。

增进流通协同,成都医学城研发供应链服务平台助力两地180余家企业试剂、耗材快速通关,四川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重庆川安医药有限公司等10家物流机构帮助200多家企业实现药械高效供应。

辐射

两地文旅、政务、就业、教育多方面互通互联

从生物医药产业起步,两地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日益紧密。

温江区与巴南区同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花木也是两地的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联手,花木产业合作不断拓展。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温江·巴南)种苗科技园揭牌,两地共建种苗科技园,合作向纵深推进。

“目前正在筹备成立合资公司,下一步将通过对种苗新品种先组团研发、后定点试种、再批量种植,最终实现种苗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覆盖。”作为产业园运营管理方、成都隆科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地将联手开展“种苗+”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和集中连片示范,合力探索成渝地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温江区与巴南区还在文旅、政务、就业、教育等诸多方面互通互联。例如,共同举办展会、文化艺术活动、体育赛事等,互相推介文旅资源,吸引两地居民交流互动;共同探索区域劳动关系工作协同机制,畅通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线上互发岗位信息11次,组织214家企业提供6052个岗位;开设运营“川渝通办、温巴直通”综合窗口,梳理160余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通办率超过90%;两地11对中小学结对互帮,开展线上教学互动和经验交流。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