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川渝高竹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试验田”成了“样板间”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16 11:19:15 浏览次数:390 【字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田程晨

“我们只分上下游,不分川和渝。”走进川渝高竹新区,以“四川省”和“重庆市”开头的企业招牌鳞次栉比,四川海翊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袁先锋却这样形容企业间的关系。在这里,200多户川渝企业不分彼此,形成上下游协作、产供销畅通的产业集群。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被视作这项改革的“试验田”。近年来,按照“系统集成、重点攻坚”思路,川渝高竹新区在跨省域运行管理、要素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多项获得通报推广的改革经验,让改革“试验田”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样板间”。

设立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

前不久,川渝南北大道三期通车,成为重庆中心城区首条延伸至市域外的城市快速道路。从川渝高竹新区出发,开车抵达重庆主城区只需半个小时。而在几年前,由于行政区划阻隔,这条路是一条“断头路”,居民去一趟重庆主城区需要两个多小时。

道路不畅,只是过去梗阻的一个缩影。

“推进改革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在区域内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服务体制。”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佳告诉记者,按照“一家亲、一盘棋、一体化”理念共建的新区,尝试破题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现在从重庆到川渝高竹新区,一路畅通无阻。”袁先锋说的路,不仅是刚通车的南北大道,还有企业的搬迁之路。

去年,受川渝高竹新区各项政策吸引,四川海翊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从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搬迁至川渝高竹新区。“启动搬迁当月便完成注册、开工,实现无缝衔接。”袁先锋说,以税务登记信息确认为例,川渝高竹新区与重庆同标准、同流程,给企业迅速开工生产创造条件。

距四川海翊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几百米处,就是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该中心是全国首个落地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探索打破行政壁垒、层级界限和空间分割,打通跨省(市)办税服务“最后一公里”,四川省广安市税务局和重庆市渝北区税务局共派驻9名干部入驻,共同服务区域内2000多户涉税经营主体。

“前不久经过改造升级后,中心更是建成川渝首个完全去柜台化、去窗口化的‘问办导’一体智慧办税大厅。新建大厅依托电子税务局资料线上全域流转,实现‘高竹一点,办川渝全域’。”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副主任周翔介绍,2023年以来,中心围绕五方面23个具体合作事项,已累计办理业务超12万笔。

川渝高竹新区设立后,作为独立经济单元,逐步实现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开发建设、运行管理“五个一体化”。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进跨省域规划管理、土地统筹管理、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改革任务,深化项目审批、市场监管、金融服务、综合服务等领域改革,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企业和群众。

初步形成汽车制造配套产业集群

自川渝高竹新区成立以来,行政壁垒得到有效破除,促进生产要素在四川与重庆两地间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进而推动了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趋势。

川渝两省市出台的《关于支持川渝高竹新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28条,核心要义浓缩为一句话“成本就低不就高、政策就高不就低”,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提供全周期的保障。

谈起入驻川渝高竹新区的原因,四川欣悦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兰道出几个关键因素:地理位置好、新区政策好、用地用工价格更低。川渝高竹新区成立后,该公司不仅申请到重庆市科技局的5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还可以通过跨省域的一体化供电系统,就低价选择使用两省市电力。“公司生产的氮气弹簧主要供应汽车主机厂,而来自重庆的订单是主力,随着川渝高竹新区的不断发展,公司与川渝两地的客户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来自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川渝高竹新区大工业电量同比增长22.93%。售电量增长的背后,是川渝高竹新区正在快速发展的产业新势力。

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建成区面积已拓展至6.5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201户,投产企业89户。“初步形成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产业集群,80%的企业配套重庆,60%的生产原料购于重庆,90%的产品销往重庆。”

新兴产业集群在川渝高竹新区加速形成。科技创新基地已建成孵化区,正加快建设科创服务区和配套区。新区计划依托此基地,引进四川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低碳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团队,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能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四川日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