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成渝双城记>详细内容

完善协作机制 推进绿色发展 ——川渝携手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

来源:《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5日 03版) 发布时间:2025-06-05 16:11:46 浏览次数: 【字体: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5日 03版)

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进,川渝两地深化“一盘棋”思维,深入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协作机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形成了一批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成果。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答卷”上,川渝两地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2022年,两省市生态环境部门配合国家部委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共同实施重点任务148项。两省市相关单位召开生态环保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等120余次,各层面签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131项。

两地以川渝高竹新区为试点,共同建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会商。两地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标准编制规范》,协同出台水产养殖业、水泥工业等4项标准,同步推进工业炉窑、砖瓦工业等10项标准制修订,不断夯实川渝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标准保障。

两地派驻生态环境纪检监察组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监督双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推进落实。签订川渝联合督察协议,制定联合执法年度工作要点和跨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工作方案,修订执法裁量权统一标准,形成川渝联合执法10项共识和12项措施,川渝毗邻19个市、区全年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

川渝两地共同呵护美丽蓝天,协同开展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工作,成立跨省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工作小组,联合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五大行动。重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保持在325天以上,四川15个重点城市在全国168个城市排名中全部进入前80位,蓝天白云成为群众抬眼即见的生活底色。

川渝两地聚焦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协同立法,设立联合河长制办公室,在琼江、铜钵河、大清流河、南溪河等5条重点跨界流域协同实施治理项目140余个,签订两轮次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川渝两地协同推进毗邻区域土壤污染整治,制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定期更新。四川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企业738家,严格实施优先监管地块管理,纳入毗邻区域清单地块449个。重庆强化农用地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推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程度分级和用途分类管理,提供净地1568亩。

2024年11月,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的2024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共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活动,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成渝地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当前,两地正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备份中心,搭建川渝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平台。

川渝联合印发《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方案》,成功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区域内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优化绿色金融创新手段,建立生态环保投融资项目储备库,落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节能环保产业等项目。

来源: 《光明日报》( 2025年06月05日 03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