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9-27 11:21:51

【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红色文献 讲好红色故事 ‖ 李丹

作者:李 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 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0日第13版) 发布时间:2021-10-23 18:50:38 浏览次数:458 【字体:

用好红色文献讲好红色故事

李 丹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产生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文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物质载体,记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记录了新中国从诞生到繁荣富强的成长脚步,凝结着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蕴含着国家与民族的基因信息。

红色文献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文献。图书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收藏人类文化遗产、保存红色文献的主要场所,理应对红色文化积淀,尤其是由此产生的红色文献资源进行完整的收集、整理和记录,并为社会利用提供便利。

做好普查。对于红色文献存藏保护重点单位的文化机构来说,要做好红色文化的推广,必须以保护为前提。红色文献因出版年代久远、印刷技术落后等原因,存藏较为分散。一方面要加大全国红色文献普查力度,形成全国红色文献联合目录,系统且完整地展示红色文献存藏现状,为开展红色文献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来源,进一步实现红色文献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要做好红色文献定级工作,形成全国珍稀红色文献名录和红色文献分级名录。通过数字人文技术构建红色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不仅能够解决红色文献分布分散、查找难、保存难、获取难等问题,还能为红色文献的人文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范式。

加强保护。红色文献数量巨大,分布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域。有些十分珍贵,具有文物价值;有些十分脆弱,需要保护;有些因管理水平不高,面临损坏风险。因此,要加强红色文献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各方面投入,通过脱酸与修复等技术减缓文献老化进程。建立健全文献原生性保护相关标准,制定库房建设规范,改善保存环境,提供红色文献存藏的有利空间。开展重点红色文献酸化程度测试工作,定制文献保护装具等,使红色文献得到更好保护。

促进转化。有形资料付诸使用,其发展存在局限性,原因就在于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技术的运用使得载体的利用和推广突破了这些限制。运用缩微技术、数字化技术对原始载体进行转换是对红色文献进行再生性保护的最佳选择。通过缩微或数字化加工,将红色文献转换成机器可处理的信号,以达到存储、检索、传递、再生、利用等目的。此外,为了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可精选出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等有重大影响的文献,形成系列专题,建成内容体系,进行影印或整理出版,并进一步开展专门系统的研究、展示与传播。

保护好红色文献,还要充分利用好其资源价值。在信息传播方式、获取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红色文献存藏机构更应加强相关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购买、寻求捐赠、交换复制品、学术研讨会、展览等多种方式,与其他收藏者、收藏机构互借互通,促进公众及社会各界对红色文献的获取从而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借助图书馆、展览馆等打造红色文化传播主阵地,依托革命老区图书馆拥有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建设红色专藏;利用好数字人文,结合本体、关联数据技术、机器学习等语义技术对文本化的资源进行数据和智慧化建设,不断推进红色文献的普及与利用,最终形成服务国家文化建设,辅助人文学科发展的服务新形态。

此外,图书馆、纪念馆等机构的空间、文献资源都是红色文化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要主动寻求和吸引民间社会力量参与红色文献建设,开展社会化合作。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做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工作。在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机构更应为红色文献的保护与传承、扩大红色文化世界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在对海内外红色文献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面向海外和民间的文献征集工作,以促成文献实物的回归和缩微、数字化成果的回归。开拓红色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国际视野,用红色文献向世界讲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故事。通过利用红色文献加强对外关系史中的党的国际传播研究,可以向世界更好讲述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

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0日第13版)

作者:李 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0日第13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