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2-02 17:09:51

四川要闻2019年第46期(总第59期)(2019.10.28—11.3)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1-05 14:45:34 浏览次数:684 【字体:

  四 川 要 闻

2019年第46期(总第59期)

(2019.10.28—11.3)

 10月28日 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最美奋斗者”其美多吉先进事迹报告会第一场在四川大学举行。报告团还将深入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建三局西部投资有限公司、省国资委、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广泛宣讲报告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唱响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10月28日  全省小春生产现场会上公布,今年我省计划种植小春粮食2500万亩,总产量保持稳定;种植油菜1950万亩,扩大150万亩左右,总产量继续保持增加。

 10月28日 省教育厅公布,我省8所学校入选教育部和财政部公示的“拟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这8所学校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10月28日  在成都举行的2019全球植物保护战略(GSPC)国际研讨会上,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全省植物保护现状。截至目前,四川已有90种植物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名录,位居全国前列。

 10月28日下午  万吨级船舶“祥福928”轮装载完毕,从宜宾市的李家沱水域出发直达江苏江阴。

万吨级船舶首航长江上游叙泸段航道(兰锋 摄,图片来源:视觉四川)

10月28日  省人社厅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决赛在绵阳拉开帷幕。本次比赛参赛选手共325名,共10个项目,分别为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焊接、车身修理、砌筑、健康和社会照护、中式烹调师、餐厅服务、制茶、美容。各项目第一名属于在职职工的,由省人社厅颁发“四川工匠”证书,符合相关条件的授予“四川省技术能手”称号,同时按程序申报“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授予“四川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0月28日晚  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放歌十月·盛世金钟”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典礼暨闭幕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20位选手荣获金钟奖。著名指挥家曹鹏、著名作曲家郑秋枫获“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荣誉称号。

闭幕音乐会现场(金钟奖赛事组委会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10月29日  在蓉举行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成都峰会上,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云发布《数字四川指数报告(2019)》。《报告》显示,四川数字指数位居西部第一,其中成都在全国城市数字总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五,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和广州。

 10月29日  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在雅安闭幕。闭幕式上,举行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入口社区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协议25个,签约金额280亿元,涉及大熊猫科普、文创与研学文旅融合发展等。

10月29日  四川省国资委、贵州省国资委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省国有企业将在白酒、大数据、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会展产业等14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0月29日  2019“中国菜”艺术节暨川菜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眉山开幕。会上成立了眉山川菜联盟。该联盟将努力打造从“田间”到“车间”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推动眉山川菜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向全国。

 10月29日  第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暨达州市首届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达州开幕。本届艺术展演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等承办。10月30日,展演在达州通川区莲花湖畔落下帷幕。

第七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达州开幕(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10月30日 我省首批“天府英才卡”A卡发放仪式在四川省人才之家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尚福、殷国茂和其他39名专家人才代表现场领取了“天府英才卡”A卡,标志着“天府英才卡”A卡正式落地运行。

  10月30日  省政府督查室公布,我省各级各部门积极推动《2019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落地落实,总体上看,前三季度全省30件民生实事推进顺利。截至9月底,30件民生实事中,有14件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另有14件达到或超过目标任务进度,群众的民生获得感不断提升。

  10月30日   10月“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大英县举行,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5个大类30个四川好人。

  10月31日上午   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隆重表彰2016年至2017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及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激励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迈步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10月31日——11月30日  “逐梦兴川”四川彩车回川汇报展示活动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该展示活动将纳入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进行统一展示。

 11月1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同志和其他省部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在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的说明和中央《决定》精神。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重要政治任务。

  11月1日 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的署名文章《强化上游意识 确保黄河清水东流》。


四川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2018年7月24日,嘎曲河在阿坝州大草原上划出一道道舒缓优美的弧线(四川在线记者 何海洋 摄)

11月1日下午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和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及民生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10月30——11月1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四川电视节在成都举行。本次电视节首次设“金熊猫”国际传播奖。该奖项以“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为主旨,共设置纪录片、电视剧、评委会特别奖等单元,囊括各种题材、类型和编剧、摄影等工种,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5部作品参评。11月1日晚,电视节闭幕,共诞生12个奖项。作为当晚的压轴大戏,评委会特别奖授予了《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此外,由巴西团队拍摄的《中国:数字支付革命》捧获最佳短纪录片奖;由美国、中国、英国联合拍摄,陆川导演的《我们诞生在中国》获得最佳长纪录片奖。

11月1日,首届“金熊猫”国际传播奖颁奖典礼举行,第十五届四川电视节落下帷幕(四川日报记者杨树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11月1日晚  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正式启动。四川爱乐乐团在成都云端·天府音乐厅奏响第五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开幕音乐会。


开幕音乐会现场,本场指挥俞峰带领四川爱乐乐团演奏交响乐《唐璜》(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11月1日  2019李白故里文化旅游节在江油市青莲镇拉开帷幕,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嘉宾齐聚江油。开幕式上,江油市向来自韩国、英国、阿根廷等8个国家的10位“李白文化推广形象大使”颁发证书。

 11月2日  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中心将围绕古文字与先秦史两大方向培养人才、组建学术团队,并开启修订《甲骨文字典》等重大学术项目的相关工作。

 11月2日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携手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等14位顶尖科学家发起的“科学探索奖”,在北京首次颁奖,5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2位来自四川。分别是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自刚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研究员陈学伟。

 11月2日  第十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在彭州市启幕。本届菜博会以“壮丽七十年·蔬写新篇章”为主题,围绕生态、智慧、融合、开放四个维度,依托规模化标准化的蔬菜基地、蔬菜主题公园和天府蔬香博览园,多方位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四川蔬菜产业发展成果和都市现代农业田园生态实景。菜博会持续至11月7日,将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题日活动、蔬香大地影展、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一系列活动,预计将吸引超过40万人次参会。同日举行的全省川菜产业发展推进会上公布到2022年,我省川菜综合产值将力争达到3000亿元,川菜产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三位。

 11月3日  首届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开幕,包括10余位院士在内的嘉宾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大会以“融绘蓝图筑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共同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专家联合会承办。

  近日  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联合印发《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明确到2020年底,我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实现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

(资料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四川日报》、四川在线)

辑录: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