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家风家训>详细内容
2024-07-08 15:41:10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李少谦 ‖ 读外祖父车耀先的遗书

作者:李少谦 来源:大邑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19-04-27 19:11:43 浏览次数:2373 【字体:


车耀先在狱中所写自传序言《先说几句》中,给子女留下遗言:“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


1938年3月,车耀先和夫人车体先以及儿女等的全家合影

我生在新社会,没能见到车耀先外祖父。但外祖父留给我们的那封遗书,却一直镌刻在我们心里。

车耀先烈士狱中写下的自传序言《先说几句》手稿

这封遗书,实际上是外祖父在敌人的监狱里写下的自传前言。标题是:“先说几句”,全文如下:


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余因政治嫌疑被拘重庆,消息不通,与世隔绝,禁中无聊,寝食外辄以曾文正公家书自遣,遂引起写作与教子观念。因念余出世劳碌,磨折极多,奋斗四十年始有今日,儿女辈不可不知也。故特将一生之经过写出,以为儿女辈将来不时之参考。使知余:出生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 ”“奢 ”“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


1939年7月车耀先写给女儿车崇英的信

我很小的时候就读了外祖父的这篇文章,从那以后,外祖父“以‘谦’’‘俭 ’‘劳 ’ 三字为立身之本 ” 的话,就一直记在了我的心里。外祖父幼时家庭贫困,只读过两年半私塾,可是他嗜书如命,从当学徒开始,就喜欢听人讲史实,讲掌故,然后就四处找书来读。他读 《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西厢记》等传统名著,也读了很多的新书。他从读书中学到了中国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思想,也受到了马列主义的熏陶,于是才从一个在旧军队中以打仗勇敢著称的军官,转向了胸怀“愿以我血献后土 ”的大志之人。他以这样的志向激励自己,把政治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主持创办过7种刊物,其中的《大声周刊》极力宣传抗日救国和新文化思潮,在民众中具有广泛影响。他曾出游日本、朝鲜等地,探索救国道路。他学过速记法,还学过日语和世界语,后来在监狱中又自学英语和俄语,一生会四种外语,而且在中文的注音符号和语言研究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比如他与人合办的 《语言》杂志,就对当时的文字改革起了积极作用。在我们心中,外祖父不仅是一位革命家,还是一位孜孜不倦努力钻研的学者。

1937年8月1日,车耀先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抗日救亡演讲

我们兄妹出生后,母亲分别以外祖父遗书中的谦、俭、勤(劳)三字,为我们取名为少谦、少俭、少勤,希望我们从小就注意塑造自己的人格,像外祖父所希望的那样,做个“健全之国民”。我一直以为外祖父提倡的这个谦字,就是要我们知道知识之海无边无际,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可能成为饱学之人。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正当我们学习的黄金年龄,却遇到了 “文化大革命”,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得不去农村和工厂,耽误了生命中许多宝贵的时光。好在外祖父的教导,已镌刻进了我们心底,一旦乌云散去,我们立即奋起直追,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努力学习。今天,我们有幸赶上改革开放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机遇又充满诱惑的年代里,我依然感到外祖父时时站在我们身后,用他那“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的希望,为我们照亮着前面的路程。

车耀先开设的努力餐

我们的外祖父,已经逝去半个世纪了,可是我依然觉得,他的生命在我们的身上延续。我一直都相信,如果他老人家生在今天,他一定不仅仅是个优秀的政治家,还可能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学者。而今天我们所做的,只是在实现他没有来得及实现的人生追求而已。

这种延续,还会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继续!

(作者李少谦系车耀先外孙)

扩展阅读


车耀先烈士简介

车耀先,1894年9月27日出生于四川大邑县灌口场一个商贩家庭,17岁参加保路同志会,曾任川军团长。1928年10月,车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川康特委军委委员。他参与领导了四川地区爱国救亡运动,并于1930年在成都以开设努力餐为掩护,创办了《大声周刊》《大生》《图存》等多个期刊,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革命思想,一扫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和红军的造谣诬蔑,让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群众了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的真实情况。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耸人听闻的“成都抢米事件”,并以此为由逮捕了车耀先。在狱中,敌人对车耀先进行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被他严词拒绝。他把监狱作为一个特殊战场,同其他难友一起建立了狱中党支部,组织领导监狱中的党员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他在狱中给子女写下万言遗书,教育他们堂堂正正做人。1946年8月18日,国民党反动派将车耀先和罗世文一起杀害于重庆松林坡,并毁尸灭迹。车耀先以自己宝贵的生命,实现了自己入党时许下的“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誓言。


延伸阅读:【方志四川•家风家训】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车耀先烈士的家风故事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少谦

供稿:大邑县纪委监委


来源: 大邑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