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家风家训>详细内容
2024-07-08 15:41:10

重家教 树家风 传家训 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有的放矢)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20190911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09-11 14:43:36 浏览次数:423 【字体: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人民日报》( 2019年09月11日   13 版)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就要重家教、树家风、传家训,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将家庭梦的实现融入中国梦的大潮流中。

重视家庭教育。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重视家教是关键。重视家教,就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教,强调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劝学勉学,通过上行下效与潜移默化,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家庭成员的道德自觉。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文化日趋多样。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重点是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传承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让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树立良好家风。习近平同志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良好家风,有助于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传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向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选择。周恩来同志曾提出“十条家规”,要求亲人“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一直坚持骑车去机关,从来没有搭过在同一单位上班的丈夫的公车。反观一些领导干部违纪犯法,大都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管不好身边人、身边事有关。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特别是要大力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以培育良好家风净化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

传承优良家训。中华民族素有克勤克俭、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和情怀,在很多家规家训中得到彰显。例如,《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无不充满诚实守信、敬业乐群、清正廉洁的浩然之气,充满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体悟,至今依然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宝贵思想文化资源。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要注重对家规家训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优良家训,弘扬家国情怀,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执笔:曹文泽)

来源: 20190911人民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