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4:13

四川省地方志协会理论研讨会论题参考

作者:sky 发布时间:2010-12-17 11:13:26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贯彻《条例》及《实施办法》
1.认识及贯彻《条例》和《实施办法》的科学性及其意义;
2.依法修志之我见。
二、基础理论研究
1.如何正确理解修志编鉴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如何在修志编鉴中自觉将这些指导思想与修志编鉴实践相结合;
2.如何在修志编鉴实践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3.如何正确定义地方志的性质与特征;
4.结合读志鉴用志鉴工作的开展,探讨地方志的功能和作用;
5.修志工作者在修志编鉴与用志用鉴中的角色定位;
6.方志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与学科框架体系构想;
7.方志学科属性辨析;
8.方志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辨析;
9.民国时期方志理论研究。
三、方志体例的继承与创新
1.第二轮修志中应如何处理好方志体例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2.在方志体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如何区分“创新”与“新创”;
3.第二轮志书内容的分类标准;
4.如何处理好突出地方特色与篇目升格之间的关系;
5.首轮与第二轮修志适宜采用的体裁比较研究;
6.概述与大事记的设置与形式创新。
四、编纂和组织管理研究
1.第二轮修志中如何体现和谐社会;
2.第二轮修志中如何客观、全面地反映改革开放;
3.第二轮志书的总体设计;
4.第二轮修志实践中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第二轮修志得失谈(已出版续志的单位);
6.第二轮修志中志鉴关系辨析;
7.《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资料收集与编纂;
8.抗震救灾相关地情资料编纂得失谈(已出版的单位);
9.方志网站与数据库建设的经验与探索;
10.志、鉴综合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1.志、鉴质量控制程序的建立与完善;
12.首轮与第二轮修志如何合理衔接及勘误补缺;
13.第二轮修志工作机制与运作方式研究;
14.旧志研究整理与开发利用;
15.方志特色口述历史研究;
16.如何提高地方综合(专业)年鉴的编纂质量;
17.如何强化年鉴编纂质量管理。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