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4:13

论方志馆藏书体系建设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1-07-20 08:28:20 浏览次数:1213 【字体:

      

 

方志馆是体现地方志“存史、资政、教化”功能的中心载体,是地方志工作机构履行工作职能的基础设施。方志馆担负着为国存史、收集保存重要地方文献、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提供区域信息、服务当代、教化后世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政策制定的重要文献参考资料基地和地情数据库的基本数据源,还是各级地方志机构完成地方志编纂任务的重要资料来源、参考咨询中心和其他地方文献收藏利用中心。其独特功能和历史使命使方志馆有别于其他公益性图书馆和研究机构。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自治区)的方志馆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国家方志馆于2010年10月建成开馆;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广西、福建、江苏、陕西、广东、江西、吉林、安徽等省级方志馆均已建成。

    各级方志馆的建设,将在系统收集、保存、展示、研究和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充分发挥志书的资治、存史、教化功能,建立高效优良的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地情、国情网络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填补了我国在国家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一项空白。

    在馆舍等硬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志馆首先应重视富有地方志特色的藏书体系建设。正如房屋建筑首先要有设计图纸,工程师才能依样建造一样。藏书体系由藏书内容、数量、载体形式等方面构成,是藏书建设的基本蓝图和指导性文件。要搞好藏书建设,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藏书体系规划。

    藏书体系规划是指根据方志馆的性质、任务和读者需求等因素,制定藏书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明确文献收藏的范围、类型与标准、数量与比重、层次级别以及相应的藏书体系结构模式,从而建立有内在联系和特定功能的藏书结构以及重点突出、富有藏书特色的专门化藏书体系。比如西南民族大学根据民族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一直重视少数民族文献的收藏,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献,其中又以藏族、彝族、羌族文献为收藏的重点,逐步完善了以民族文献为特色的藏书体系。

    方志馆应根据地方志工作的职责和地方志工作内在发展规律去有目的、有意识地推动藏书特色的形成与建设,切不可一味贪大求杂,丢掉特色,浪费财力。方志馆的藏书体系规划应以藏书内容、入藏原则、载体形式和等级结构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藏书内容

   藏书体系规划   第二部分入藏原则

              第三部分载体形式和等级结构

    笔者试以省级方志馆为例,就其藏书体系规划作如下思考:

第一部分藏书内容

第一条重点藏书内容

    一、志书、年鉴

    1.本省古今各级各类方志,包括总志、通志、府(厅)志市(州)志、县(市、区)志、乡(镇)志、风土志、山水志、寺庙志、工矿企业志、行业志、人物志(含以上资料的送审稿、修订稿、资料长编、汇编)等。

    2.外省省(市、区)、市(州)、县(市、区)三级新修志书,著名古旧方志、著名风景名胜志、特色志。

    3.国家级史志著作。

    4.外省省级以上综合性年鉴和特色年鉴、本省各级各类年鉴。

    二、本省地方文献

    1.本省各级各类大事记、地名录、党史资料、文史资料及其他地情资料。

    2.本省籍地方人士著作(含抄本、手稿资料等)。

    3.本省籍及与本省关系密切的各界著名人士的著作、传记、传略、年谱、评传、谱牒等。

    4.其他有关本省的地方文献资料(含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

    三、工具书及重要的大型丛书、类书、多卷集图书、连续出版物。

    四、各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著作、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科技史资料、大型历史性图书。

    五、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学、文献学、档案学等有关方志馆业务建设方面的图书资料。

第二条  特色资料收藏

    1.本省名人名作资料(代表作签名本、手稿、小传、图像资料等)。

    2.普通作者作品和其他有关本地的文献资料的签名本、手稿资料等。

第三条   其他资料

    有条件购置或交换、接受馈赠的其他资料。

第四条   藏书目录

    馆内所有藏书都必须有科学的目录编排,便于快捷搜寻待查资料。书目分类应以《中国图书分类法》为标准。在图书管理软件的支撑下,总目录和分类目录的编制都比较容易完成。

第二部分入藏原则

    一、重点藏书入藏原则:

1.符合前述“重点藏书”内容的资料,全面入藏。

2.有关本省的地方文献资料,尽量收集。

    3.对各出版社的最新出版物,择其有历史文化积累和保存价值的,精选入藏。

    4.综合性工具书应全面系统、完整入藏;专业性工具书本着实用原则择优入藏。

    5.要注意入藏图书的完整性,特别是对重要的大型丛书、类书、多卷集图书及其它连续性出版物,要保持入藏的连贯性和前后入藏卷次的平衡,补齐缺藏。

    6.除仅供就地查阅的工具书及丛书等,一般应收藏2册以上复本。

    二、名人资料入藏原则:

    对于“本省名人”的界定,应有专门的入馆名人标准(各地可根据本地情况制定)。大致原则和标准应当是:

    1.以本省籍(出生地)为主,兼顾在本地区长期活动的客籍人物。

    2.对本省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较大作用的人物。

    3.在所属行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知名人士以及社会各界代表人物。

    4.对国家和世界作出杰出贡献的伟人。

第三部分载体形式和等级结构

    1.除了传统的纸质载体资料外,对不同载体的资料均应按藏书内容要求选择入藏。

    2.按资料的重要和稀缺程度、流通管理和读者工作要求,将藏书资料分为特藏、重点、基础、普通等不同等级,按级别进行管理。

    按照以上藏书体系规划,方志馆的藏书建设工作将可能在短期内科学发展、迅速见到成效!如果以国家方志馆为龙头、各地具有浓郁地方藏书特色的方志馆为基础,实现馆际互联互助,体系共建共享,将会凝聚和整合全国地方志的资源优势,为地方志事业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