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方志研究>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4:13

试论续志如何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

作者:张华 发布时间:2011-07-22 15: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续志,接前志而续,它既是独立、完整的志书,又与前志存在着内在的延续关系。惟其具有连续性,才能使其不但能从历史的横断面反映当时现状,而且能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反映事物的演变。如不处理好续志与前志的衔接关系,则前志有头无尾,续志有尾无头,从而看不到事物的发端和发展脉络。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和正确处理续志与前志的关系,注重保持两志时间上的连续性,篇目上的对应性,内容上的连贯性,资料上的可补性。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两轮志书的衔接涉及体裁、结构、篇目、内容等方方面面,哪一方面衔接不好,直接影响续志质量。

    一、体裁、结构前后志要基本一致

    方志体裁、结构讲究规范性,但又因时因地而随俗变适,此时方志与彼时方志有大同小异,此地与彼地方志也同中有微异。因此,前后志体例上也必然存在继承与创新的问题。前志体例可以继承,后志可以创新。但不管怎样创新,续志对前志的整体不能改变,方志体例的基本要素必须具备。续修《旺苍县志》体例符合志体,科学、规范、严谨。在体裁上基本沿用了前志体裁,述、记、志、传、图、表、录并用,以志为主。续志延续并发展了前志插页和随文图片并用,图文并茂增强志书可读性的做法。结构上仍采用章节体,基本秉承了前志所采用的中篇结构,总体框架未变,局部归类调整,既整体上衔接了前志,又保持了续志的完整性。

    二、篇目设置前后志要基本对应

    续志篇目设置宜在继承前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必要的创新,不宜伤筋动骨地改动。也就是说,续志的篇目应继承前志的合理内核,前后志主体篇目要基本对应。这种继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衔接。续修《旺苍县志》篇目设置不机械照搬前志篇目或沿用前志提法,而是根据断限内地域实际变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基本保留前志相关内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修正篇目,充实新意,谋篇布局,做到该减的减,该增的增。如前志将“县委、政协、群团”设为“党派、政协、群团”篇,“县政府、人大”设为“政权”篇,续志将“县委”、“群团”单独设篇,“人大、政府”设为一篇,“政协、民主党派”设为一篇更符合现实社会分工实际。另外,续志增加了如“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扶贫开发”、“安全生产”、“旅游”和各类体制改革等体现时代特色的内容,减掉了“兵事”等续志断限内已消失了的事项。

    续志关键在于一个“续”字,要特别强调其为前志之延续的特点。正确的做法是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源。象建置沿革、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等基本省情、市情、县情是相对稳定不变,长期起作用的要素,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和社会发展的依托。如果续志采取“不变不记”一刀切的办法,就使事物的运动失去时空依据,也不方便读者了解一地之全貌。续修《旺苍县志》将地质、地貌等内容设章在前志的基础上简要记述,仍设社会风土篇记述宗族、宗教、民俗、风尚等方面变化的内容值得提倡。但续志将前志的“建置沿革”篇改设为“政区篇”,对该县建置沿革方面内容记述过简,不利于反映基本县情,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三、内容记述前后志要连续

    续志应从内容记述上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关系。一方面记述风格上前后志要相续。续修《旺苍县志》记述上一以贯之,寓观点于记述之中,述而不论;记述事物要素齐全、主题突出、内容连贯,资料性和著述性统一。文字上留存了前志文字精练、简洁、流畅的风格。另一方面内容记述前、后志不能完全分割,不越雷池一步不利于体现志书的连续性。“承前简述”是前后志衔接的基本方法。承前简述,相承相续,能使前志后志融为一体,更能克服和消除断代续志前后割裂的弊端。“承前简述”可以是在志书的总概述中对首轮志书的编纂情况作一个概括的交代,与后志记述内容通过史体概述的形式在时间、内容上相衔接;或在有关篇章的无题概述或小序中简要介绍机构、行业、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承接前志;或是在记述某一具体事项的文字段落前面增加前志对该事项记述的简要情况。内容不宜过多,达到承前启后、提纲挈领、前后贯通的作用即可。续修《旺苍县志》在内容记述上与前志衔接稍有欠缺。概述对上届志书的有关问题未作简要概述以便衔接,而是直接记述断限内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全志篇章下少见无题概述或小序承接前志;记述某一具体事项也多是直接从断限内开始记述,未作必要追溯起铺垫作用。一部质量上乘的志书应尽可能做到“断限不断线”、“续事不袭事”,科学地表述历史变革的各个阶段。

    四、做好对前志的补遗与勘误

    对前志进行补遗与勘误是续志与前志相衔接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续志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资料征集时的困难以及志稿校对时的疏漏等原因,前志既有资料欠完备的缺憾,又难免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所以补遗、辨正十分必要。正如清代著名方志学家章学诚所言:“如前志无憾,则但当续其所有;前志有阙,但当补其所无。”因此,做好前后志的衔接,续志除记前志之后发生的事情外,还应做到补前志之缺,详前志之简,正前志之误。续修《旺苍县志》在对前志的补遗勘误上做得甚好。对前志的补遗采用暗补和明补相结合的方式。如暗补了1985年以前少先队组织机构沿革、活动情况,明补了中华民国时期旺苍县的童子军情况。在附录部分设有上志勘误,对前志的错漏进行了修正。

    五、通过大事记、图照做好衔接

    大事记作为全志之经,记述和反映一地某一历史时期内各方面的大事、要事、新事,是读者了解地情的“时光隧道”。因此,前志大事记与续志大事记连接,便于读者从纵向方面,不翻阅前志,也能对一地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大致了解。但在具体操作时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摘录前志大事之精华。续修《旺苍县志》大事记从续志上线1986年开始记述,对前志的大事、要事未作适当追溯,在一定程度上给了解前志大事、要事带来不便。图照是志书的一种重要体裁,比文字直观、形象,更有渲染力和说明力。续志把前志中珍贵的历史照片、在续志时段内发生重大变化的事物原貌照片、前志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照片、前志中不同时期的地貌地形图、政区图移过来,可以更好地反映一地的历史与现状,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点。续修《旺苍县志》图照在反映时代特色、地方特点方面做得较好,但通过图片来增强前后志衔接则有所不足。

    总之,续志要高度重视与前志的衔接。前后志衔接涉及体例、篇目、内容等各个方面,要充分发挥志书每一种体裁前后衔接的作用。同时,我们要明确前后志衔接不应是简单的复载、照搬,应根据续志需要灵活去取,力求前后志相继相续,系统、全面反映一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现状。

参考文献

[1]郭琳:《浅谈如何搞好两轮志书的衔接》,《福州史志》2005年第12期。

[2]王治:《浅谈第二轮修志如何搞好与首轮志书的衔接》,《中国地方志》2005年第6期。

[3]陈华、黄静:《浅议续志编写的几个具体问题》,《江苏地方志》2003年第2期。

[4]黄清泉:《关于第二轮志书编写几个问题的探讨》,怀化市情网(http://wwwhhsqwcn),志鉴研究。

[5]肖艳君:《关于第二轮修志几个难点问题的探讨》,常德史志网(http://wwwcddsbcom),市外传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