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古镇新区恩阳河‖朱绍元

作者:朱绍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7 14:51:12 浏览次数:515 【字体:

古镇新区恩阳河

朱绍元

恩阳,古蜀米仓道上的重镇,由最初的水码头而兴起,在靠水运的古代极其繁荣,北魏置县,兴废更迭迄今1500多年。川陕苏区时设恩阳县和恩阳特别市,当年留下的众多红色遗址,为古镇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恩阳既是古镇也是新区,它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也是四川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

恩阳古镇

笔者家住恩阳河下游岸边,离古镇不远的农村。小时候,笔者特别喜欢跟随父母乘坐小船去赶集。古镇上表演的皮影戏,那香香脆脆的提糖麻饼,还有那使劲划船和顺水流滩的感觉,都是我喜欢的。因此,每逢父母赶集,我都要求跟着去。

在笔者老家,有“早迟恩阳河”这句俗语,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流传了。但父母经常让我在家劈柴或上地干活,总要说:早迟恩阳河,干完才收工。

就这样,笔者在恩阳古镇和恩阳传说中逐渐长大。

上初中时,父母怕我到古镇读书要开通校,上下学时会去玩水危险,便将我送到区中学住校。后来笔者到外地读中专,又回到县城工作,就很少到古镇去,只是在节假日回老家时到古镇上去逛逛,找寻些童年的乐趣和记忆。

恩阳古镇在恩阳河的西侧,从柯家湾到朱家沟,远远望去一大片全是密集的木瓦房,相互连接错落有致。走进那古镇28条古街,数百座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街道全是石板和石梯铺成,只能人行不能通车。街上有的以房屋为店铺,有的在街边搭摊,兜售着提糖麻饼、芝麻壳等各种特色小吃、玩偶和日用品,赶集的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2013年恩阳区成立时,已在邻县环保局工作的我,回到古镇来投身新区建设。当时单位租房办公,居住问题自己解决。很多与我一样来恩阳工作的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而我却对恩阳、对古镇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便在古镇上租房安顿了下来。

怀着对恩阳城美好未来的憧憬,笔者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新区大会战中。一时间,以新区街道、学校、医院、行政办公和居住小区为主要内容的建设项目,在何家坝、曾家坝、麻石垭等组团落地,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

恩阳新区

新区伊始,笔者每天走过古镇,穿过恩阳河上唯一的大桥,到河东的临时办公点上班。虽然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但心中有对恩阳未来的向往,再苦再累都感觉是甜的。笔者和同事立足岗位实际,办理项目环评,到工地检查环保措施,整天忙个不停,为美丽新恩阳而奋力奔跑着。

经过几年的努力,恩阳新城初具规模。快车道、迎宾大道、义阳街、登科街等八条宽阔的新大街已经建成;登科公园、义阳森林公园、未来之眼玻璃观景塔等已开园迎客;恩阳河堤上修建了滨河看台,举办了龙舟赛;恩阳河上琵琶滩大桥、飞凤大桥、起凤廊桥等多座桥梁先后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河两岸人们的往来和出行。

更令笔者赞叹的是,《恩阳“船”说》创造了恩阳城除古镇以外的新名片。周末笔者带上家人,来到恩阳河码头坐上游船,欣赏了一场声光影的盛宴。船在河中缓缓行驶,船头舞台上以表演、光电等形式,将恩阳的前世今生徐徐道来,使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伴随着《月亮》歌曲,舞者在“月亮船”上翩翩起舞,河中星光点点,一弯月亮悬挂河岸,宛如一叶扁舟驶向星辰大海。行将结束时,一首首红色歌曲,配以幕布上滚动的“红色恩阳河,永远跟党走”巨幅标语直抵人心……

恩阳夜景

工作和生活在舒适的恩阳新区,也因为对古镇太过了解,平常笔者很少去逛古镇。今年暑假,女儿去逛古镇,我便一同再去。修缮一新的恩阳古镇,不仅游人如织,而且还成了电影《周永开》的取景地。笔者看到街道破损石头更换了,木架房墙壁刷成了古色古香的颜色,川陕省恩阳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等遗址前标牌醒目。我们走过石梯街,来到了古镇沿河边,原来狭窄的小道成了宽敞的滨河路,路边花草满径,河水清澈见底。我们便在滨河路的茶馆坐下,边喝茶边赏景边聊天,赞叹这古镇也随新区一路奔跑向前。

如今,“早迟恩阳河”已成恩阳“船”说,古镇和新区已成巴蜀文化旅游新地标和四川最美古镇。米仓古道第一镇,恩阳新区欢迎您。未来之眼、登科公园、机场花海、海山花田和章怀山景区等风光无限,来恩阳旅游度假的宾客纷至沓来。恩阳交通内畅外连,有两条快车道、四条高速公路、一条高速铁路和恩阳机场,往来方便快捷。

来吧,朋友,古镇新区恩阳城欢迎您!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朱绍元(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散文学会、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市直机关公务员。曾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华西都市报》《巴中日报》《巴中文学》等报刊发表文章,编辑有《紫阳文集》系列书籍)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