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传统村落】四川最美古村落:芦山县双石镇围塔村 ‖ 石雨川

作者:石雨川(雅安日报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08 22:28:06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最美古村落

芦山县双石镇围塔村

石雨川

这里海拔1200米,青山为障,加上柳杉林和茂盛竹林的遮掩,这个小山村成为“世外桃源”,这便是入选第三批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的芦山县双石镇围塔村。不仅村名特别,景观更奇,村落就在大漏斗中。

围塔村风光(李依凡 摄)

1 古村风貌天然雕饰

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向青山深处挺进。茶园中,采茶人正忙碌着。

掩映于繁枝密叶下的村庄,像一幅立体的画卷,显现在眼前。

一面面写满岁月痕迹的黄褐色泥墙,一片片青黑色的屋瓦,袅袅的炊烟,长满青苔的石阶……走进村庄,不觉让人心情顿时舒畅起来。

围塔村地貌整体是一个“耳朵形”砾岩漏斗,经地质学家考察,这里是世界上唯一有人居住的漏斗。漏斗内溪流交错,农户依山傍水而居,漏斗内还有溶洞、倒流水、七十二峰等自然奇观,有茶园、竹海等观光农业和休闲避暑民居等旅游资源可供开发。

受山体、河流等自然因素限制,围塔村的建筑群呈带状分布,山中有村,村中带绿,空间层次结构较为清晰,形成独特格局。

漫步在围塔村,放眼望去,只见屋舍星布,渐缓的山坡间分布着山溪、梯田、茶园、林地,鸡鸣犬吠,生机勃勃。

马文俊是围塔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说,围塔村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其中有一棵麻柳树,树龄至少在一百年以上,需五人合抱,被视作当地的标志。

围塔村“藏”在深山密林里,成片的柳杉、竹林起到了很好的遮掩作用,当地人在此繁衍生息,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空气又好,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住得踏实又舒心。”八旬老人马定兰感慨地说,人老了,房子也越来越老,但却越住越有感情。

2 历史悠久民风淳朴

位于村头的马家大院,虽历经百年风雨,但这里木结构为主的院落、石块筑起的围墙,以及惟妙惟肖的顶梁麒麟木雕等精美内饰,保存仍十分完好。站在宅内,能感受到整体建筑的恢宏气势。

这里的居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民风淳朴,生活俭朴,邻里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据当地残存的清代道光年间碑刻文字记载,湖北孝感杨氏移居到此,落居围塔一地,世代生息繁衍。

山间卧狮

村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打造美丽家园,建设有特色的川西民居,多是砖木结构的建筑,房屋冬暖夏凉、干爽宜居,整个村庄建筑风格统一。这里一年四季竹木常青,鸟语花香,气候宜人。

“围塔村内至今尚保存有不少古代石刻,最著名的当属大狮湾组狮子山上的一对大石狮。这对大石狮就在原地雕刻,其中一只已完工,造势雄伟生动,另一只不知何故半途而废。另外,建于1902年的吴永诚墓和建于1919年的马彦琼墓,均含有很高的美学与史学价值,是研究围塔历史的重要依据。”马文俊说。

如今的围塔村,可谓是一个青山掩映之下、神奇漏斗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村落,是一个集观光、休闲、避暑、探险旅游于一体的“世外桃源”。

3 探索发展绿色产业

沿着绵延起伏的山路盘旋而上,成片茶园如绿屏般映入眼帘,一株株茶树吐露新芽,这是大自然最深情的馈赠,也是这座古村落振兴的“法宝”。

原来,围塔村与优质茶叶产地马牛山、射箭坪紧邻,其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完全相同,是良好的有机茶种植基地。

随着年轻一代渐渐走出村庄,以崭新形式传承茶文化,这座古村落也在思考着生态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围塔村茶叶合作社已发展种植户近200户,茶叶种植面积1500余亩,其中投产近1000亩。所有茶叶均在村上新成立的清醇茶厂指导下,按有机茶种植的要求进行种植和生产。如今,这个小村庄集体经济正依托茶产业速度增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幸福感挂在脸上。

围塔村茶叶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

近年来,围塔村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充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探索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方面高起点规划,着力提高村庄的规划和布局水平,结合围塔村实际,形成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为主、旅游产业带动的多业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深度挖掘围塔村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提升村风文明,着力发展旅游和观光农业及林下养殖业,将围塔建设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光休闲避暑村。另外,以风貌塑造为着力点进行环境治理,提高民居设计水平,打造为具有川西民居特色和羌寨风味的风貌示范片。说起未来的规划,马文俊信心满满,在他的眼中,围塔村的美丽转变,还在继续进行。

“我们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苦干实干加巧干,把围塔村打造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马文俊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石雨川(雅安日报社)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