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探访“诗圣”杜甫梓州故居

来源:三台县地方志 发布时间:2018-12-04 15:35:00 浏览次数:1448 【字体:

1300多年前,

诗圣杜甫避“安史之乱”而入蜀,

期间流寓梓州(三台)一年零八个月,

写下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并在梓州留下他许多足迹。

杜甫是我国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杜甫先后在四川生活5年时间,其中在梓州生活近两年,并在梓州创作诗歌200余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俯瞰杜甫草堂

三台潼川,古称梓州,春秋战国为郪国治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自西晋以来,为历代州、郡、府、路治所,唐宋时期为四川第二大城市,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的美誉,为民间艺术提供了理想的传承场所。


宝应元年(762)4月,成都尹兼剑南两川节度使严武奉召入朝,杜甫送到绵州。适逢剑南兵马使徐知道自称成都尹兼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发动兵变,成都骚乱,杜甫转赴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同年冬,接妻、子至梓州,筑草堂于州城东街。


在梓州期间,杜甫常去牛头山、长平山、印盒山等地访古览胜,饮酒赋诗,同时,也赴邻近州县如射洪、盐亭、通泉(治今射洪县南)、涪城(治今三台花园镇)、绵州游历,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上牛头寺》《甘园》《惠义诗送王少尹赴成都》《上兜率寺》等诗篇,向来脍炙人口。广德二年(764)春,杜甫携家回成都草堂。

763年春天,杜甫作于梓州的著名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潘认若摄于三台县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杜甫在梓州的故事,被梓州人世世代代传颂下来。梓州人修建了4000余平方米的杜甫草堂纪念这位伟大诗人。著名书法家舒同专门为梓州草堂题写的“杜甫草堂”横额,两边的楹联为:“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杜甫草堂春季

被誉为“蜀中第二草堂”的三台杜甫草堂景区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再现了诗圣当年“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之意境。在这里,也能体会到诗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悲悯情怀。为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珍贵民间传说故事,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

夏日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雪景

杜甫草堂正门

夜幕下的杜甫草堂

霓虹灯下的杜甫草堂

夜幕下的杜甫草堂

夜幕下的杜甫草堂

来源: 三台县地方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