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家乡】故乡,总有些记忆挥不散||柳红樱

作者:柳红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2-06 13:53: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故乡,总有些记忆挥不散

柳红樱

故乡于游子亲近又疏离,我们归来,又离开。然而无论她如何变化,都盛满了难以忘却的记忆,那里往往藏着最初的人间印象以及最深的生命底色。

我的故乡,在长江边上。

关于她的名字,近年来用的最多的是“三峡留城,忠义之州”——忠州。得名原因大概是: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州老城淹没了三分之二,成为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座原貌旧城;而忠义的故事则来自于巴蔓子在此地“刎首留城”忠义之举的传说。

少年时候,离家求学,然后谋生,一转眼,四十年过去。再回家,她已然是一座新城。

有句话这样说:当你开始怀旧,你已开始老去。我却说,不是怀旧,是那些曾经,在脑海里,一直不曾离去。

最近两年回家,欣喜地发现,家乡政府打造的“忠州巷子”,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旧时美好。忠州融媒这样介绍:“如今的忠州巷子,最大限度还原了原本的“三峡风、烟火气、忠州味”,生动诠释了三峡留城的内涵,是外地人了解忠县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忠县人寻觅乡愁记忆的平台,成为县内外市民节假日的热门打卡地。”

忠州巷子,保留了大量的古老建筑。在这条巷子里走走,上学时的那些记忆扑面而来:

忠州古城址(东门),旁边就是巴蔓子“刎首留城”处。那时路的两边有些小摊,摆着小朋友们最喜欢的零食,比如五毛一勺的瓜子,吸引我们在此逗留。放学时跨过这道门,就有一些同学从右侧的小巷子分道,嘻嘻哈哈一路,挥手再见一程。

苏家梯子,承载了求学时代太多的记忆。不要说阴晴雨雪,每天往返三次的熟悉,也不要说春夏秋冬,背着书包,走完77级石梯的体力挑战,单是邱家豆腐的美味,就让我们难以忘怀:那是馋嘴们的向往,也是学生们的慰籍。你可以想像,放学时分,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说着笑着,吃着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豆腐脑,是多么满足和喜悦!

登上这高高的石阶,不远处就是我的母校忠州中学。再回首,那些岁月,恍如昨日。

从川剧团走过,从县委大门旁走过,就是这条路。三岔路口,直走是学校,往下是邮局,往上是大礼堂。在那个全靠脚步丈量的年代,这条路,我整整走了六年。爷爷带着幼小的我,在川剧团看过的那些折子戏,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十五贯》里的娄阿鼠,《玉堂春》里的苏三,《杨家将》里的穆桂英,无一不是我对川剧喜爱的启蒙。

龙家院子,儿时好友家住在这里。如今它已成为文物,需要保护。即使大门紧闭,我也一样可以想起这样的情景:午后,阳光正好,三个小女生,结伴上学。一路走,一路约,一路等,在龙家院子约齐四个,再慢悠悠走过东门,登上苏家梯子,去往学校。门后小小的四合院,对于住在楼房里的我们来说,那是自由的所在,每次在这里的停留,都让我们欢快无比。

电影院是那些年小小县城的娱乐中心。儿童节时,学校会包场看电影,那是我们狂欢的日子。长大后,谈恋爱约会也去过几次。看过的电影,故事情节早已忘记,但那时候的心情,却一直留在了记忆里。

改造后的忠州巷子,一切依然那么熟悉。还是那些店铺,映衬着岁月的斑驳,新的店招,在风中猎猎;新增的东坡花园、非遗展馆,被精心设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构成的空间,展现着老街的质朴故事;忠州会馆也焕然一新,集酒吧民宿于一身,用“我们也很喜欢忠州”,赤忱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柳红樱(四川成都)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