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不一样的成都 | 东风路上有个“花园岛”

作者:薛育建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发布时间:2025-03-12 16:43:58 浏览次数:230 【字体:

不一样的成都

东风路上有个“花园岛”

人民网 薛育建

“考考你们,成都第一条现代化新型大道是哪条路?”

“人民南路!”

“恐怕你们都想不到,不是人民南路,而是东风路。”

中国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抛出的问题,曾让不少老成都人“哑火”(四川方言,大意是哑口无言)。

东风路,这条1958年修建的东西干道,从总府街一线向东跨越锦江延伸到水碾河。

“在东风路建成之初,路两边仍然是农田;东风路通车后,才陆续建起楼房。水碾河之东,是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成都东郊工业区。水碾河成了工业区连接城区的交通枢纽。”袁庭栋说,是东风路带来了城市新貌,让成都人感受到大城市的非凡气度。

当时,水碾河著名的四大地标建筑:成都饭店、娇子音乐厅、水碾河商场和花园饭店,使这里成了不输春熙路的超级商圈之一。而东风路27号的花园饭店,当时是颇为著名的涉外三星级饭店,承载了不少成都人的记忆。

图片

1986年的成都饭店(夏宏君 摄,图源:二狗影像)

花园饭店外观。城投侠客岛供图

花园饭店外观(城投侠客岛 供图)

“儿时休闲记忆都源于花园饭店。我记得在那里开了第一盘‘洋荤’(四川方言,意思是吃、用外国商品),喝了第一罐可口可乐,吃了第一家韩国烧烤。可以说我最‘洋盘’(四川方言,意思是洋气)的日子是从花园饭店开始。”花园饭店见证了“80”后祝先生的童年。

知名影视编剧、“60后”作家蒋光耘也怀念花园饭店,因为这里见证了他的“奋斗路”,“在这里,我抽了第一支外烟,接待了来自国外的客户,晓得了在单位上班之外的‘东东’(四川方言,意思是事物);在这里,我决定离开体制‘下海’创业。”

图片

花园饭店老物件(人民网 薛育建 摄)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曾经的超级商圈一朝没落,老成都饭店更是被彻底拆除,一砖一瓦都没有留下。体量较小的花园饭店相对幸运,靠着承接私宴存活下来。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多久,老旧的设施难掩沧桑,渐渐褪色的花园饭店,只剩门可罗雀的冷清。

“为跟上时代的步伐,花园饭店也曾经尝试过多次转型,比如舞厅、KTV、洗脚房,但都是昙花一现,直到我们接手进行整体改造运营。”成都城投侠客岛工程部经理吴剑宏带着我们从大门进入,穿过一条笔直幽深的通道,一个转身之后,一幅别有洞天的景象呈现在眼前。原来的花园饭店已经变身为花园岛·文创园区。吴剑宏说:“诗人顾城曾经在这里住过,这座建筑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很值得大家挖掘的。”

2017年,城投侠客岛对花园饭店进行整体改造。改造过程,毫无疑问,充满了挑战。资金,就是最大的挑战之一。由于项目规模庞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在保留历史建筑特色的同时满足现代办公需求,使得成本进一步增加。尽管如此,团队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设计,最终为城市更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改造后的饭店变身花园岛·文创园区。城投侠客岛供图

改造后的饭店变身花园岛·文创园区(投侠客岛 供图)

“构建日常生活与诗意情景的重叠形态,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设计师王玺为改造花费了不小的心思。改造保留了花园饭店的传统外观,内部则以回廊式的苏式园林设计为脉络,将原酒店大堂重塑为咖啡厅,用门廊连接起两座办公楼,以轻盈的中式回廊取代破旧的水泥亭,勾勒出“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诗意画卷。

细柱与反梁因沿线山石、花木的不同,将回廊的局部变形、放大,形成可停留休憩的节点,让原本仅供观赏庭院变成了可以分享、交流的社交空间。

斑驳的水磨石地面与厚重的苏式楼梯依旧,每一步都可踏出岁月的回响。旧舞厅化身为宽敞的现代化会议室,90年代的迪斯科镭射灯仍放在角落里,仿佛在等待下一支舞曲的响起......新旧时光在此交织共舞,这座承载了集体记忆的建筑迎来了新生。

图片

花园岛·文创园区一角(人民网 薛育建 摄)

“2018年,花园岛开放后,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成功吸引了60家优质企业入驻,并在后续几年都保持着100%的入驻率,其中90%的企业来自新经济领域,可以说这里已是新经济企业的孵化沃土。”成都城投侠客岛总经理张汝冰表示,这充分印证了老旧资产改造为新型办公空间的可行性与潜力。这样的改造,不仅优化了中心城区职住平衡,提升街区商业配套能力,更对培育新业态、发展新经济具有显著作用。

如同现在的东风路,左手是玻璃幕墙的CBD,右手是爬满紫藤的老回廊,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密码,从不在非此即彼的选择中显现,而是流淌在“闲适”与“创造”交织的双重底色中。花园岛的改造,正是对这种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一天之中,辰时的CEO早茶会、午后的木艺手作课、酉时的先锋创作沙龙,让杜甫笔下“晓看红湿处”的诗意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浪潮同频共振,淬炼成这座园区独有的文化磁场,诠释着成都“新旧共生”的城市哲学。

花园岛·文创园区回廊。成都城投侠客岛供图

花园岛·文创园区回廊(成都城投侠客岛 供图)

改造后的花园岛,4栋办公楼环绕中心花园而立,形成了园中有楼、楼间有园,可呼吸的生态办公格局。入驻企业猫抓烤肉总经办主任宋晓光和他的伙伴们很享受这样的办公环境,“我们以前在写字楼待过,体会过那种压抑,因此更珍惜花园岛闹中取静的可贵。不用挤电梯,不用赶时间,在这样环境里,我们在忙碌间隙也依然保有感知美好的心境。”

当然,花园岛对企业的独特吸引力,不仅在于为其打造了一个理想的办公环境,更在于它以“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有温度的服务支持。拎包入驻,同时租约灵活、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资源共享平台等,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让企业更加专注自身的核心业务。

“在全链产业环境方面,花园岛为入驻企业汇集政策、商业资源,并进行高效精准的分配,形成了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和机制。园区合作引进了四川文投‘文产贷’等金融服务,旨在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此外,还免费为入驻企业提供财务、法务、审计、工商、知识产权申报等高端服务,并定期向入驻企业发布全国企业最新资讯、成果与需求,帮助近入驻企业轻松实现与全国各地的链接与融通。”花园岛·文创园区运营负责人陈莞的介绍,打消了一家游戏开发工作室负责人的顾虑,他爽快签下了入驻协议。

与此同时,城投侠客岛还精心打造了以“腊八创新节”为核心的文创集市、城市新乐章音乐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为文创企业搭建展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多元化的场景,进一步赋能企业成长,激发文创产业的活力与创新力。

最值得一提的是,花园岛灵活多变的独立办公空间,让无论是4人的初创团队,还是200人规模的成熟企业,都能在此找到理想栖所。“在入驻客户中,有约40%的企业使用过我们的办公室扩租服务。有些公司刚入驻只有一二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上百人团队,按照发展速度更换办公室对他们来说成本太高,而在侠客岛里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心,随时想扩充自己的团队都可以。”张汝冰如是说。

花园岛·文创园区的园林之美。人民网 薛育建摄

花园岛·文创园区的园林之美(人民网 薛育建 摄)

“成都确实是比以前繁华多了,但是有些感觉都不再有了。今天已经很难有我们当年那种因为在花园饭店吃到一顿饭而备感幸福的体验。物质满足了,精神却没了寄托。”四川文化报原副总编、西财智库特聘资深研究员、作家易旭东感慨道,伴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人们的怀旧情结似乎越来越浓烈。

为什么怀旧?在易旭东看来,这些残存在记忆里、陪自己走了半生的城市碎片,即便不是重点保护建筑,也要把它呵护在心间。花园饭店蜕变成花园岛,巧妙地将历史肌理与现代功能交织,让老建筑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这样的文创园区,既是对成都城市文脉的致敬,也为现代都市保留了一处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温度的精神角落,让城市在快速发展中不失其独特韵味”。

如今,花园岛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前来拍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广受关注。东风路上这家老饭店,已然焕新启程。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作者:人民网 薛育建

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