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四川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费尚全

作者:费尚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5-03 13:16:07 浏览次数:129 【字体:

四川蓬安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费尚全

四川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独具巴文化特色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的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五大品牌资源,被专家学者誉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景区分“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千米,是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旅游区建成了百牛渡江景区、周子古镇、滨江文化休闲区、龙角山和马电5个景区,其中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该景区是一个集山、水、城相依相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

图片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图片

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钟情门

周子古镇

蓬安县周子古镇被誉为“嘉陵江最后的码头古镇”,被专家学者誉为“百年不动一砖一瓦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四川十大风情名镇和四川最美古镇。周子古镇兴起于南朝梁武帝析安汉县设相如县之后,始称舟口,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古镇由下河街、上河街、新华街和红军街组成。从唐初起即陆续建成有财神楼、武圣宫、万寿宫、濂溪祠、洞仙观、鱼娘庙、南华宫、文昌宫等。北宋庆历二年(1042),时任合州通判的周敦颐到舟口开筵讲学,影响甚大,人们便将舟口改名为周子镇以表纪念。

周子古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都印证了“镇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绝伦美景。这座嘉陵江上最后的古镇码头,依山傍水,古朴民风,一砖一瓦,都彰显历史渊源。古镇坡形古街共约千米,现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5000余套间,所有古民居建筑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古镇复建了财神楼、周子码头、濂溪祠、万寿宫、周子客栈、周子茶楼等旅游景区和配套设施,打造了吴馓子、姚麻花、樟茶鸭、嘉陵江河鲜、古玩店等一系列旅游经营店。

图片

周子古镇

图片

周子古镇下河街

图片

周子古镇上河街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角山景区

龙角山景区位于蓬安县城西北部,与周子古镇景区紧紧相连,面积650亩,最高处海拔近600米,是蓬安县城周边的制高点。

龙角山名来源于山脉走势,其山犹如一条卧伏于嘉陵江边饮水的龙,山顶犹如龙角。此山为蓬安地标性名山,《元和郡县志》对其有所记载。清代安徽监生周铭的《龙角山》诗云:“拏云气骨势纵横,夜月如珠颔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景区有画圣广场、画江楼、龙角长廊、龙角寺、乡友林、半山亭、吴道子天梯、红军树、龙角圣水等景点。

图片

图片

龙角山景区

龙角山腰有画圣广场、广场有全国最大的吴道子塑像,塑像对面是画江楼,它们都是为了纪念画圣吴道子在此画“锦绣嘉陵三百里”草稿时,“粉本在兹”(即草稿遗留此处)而修建的。

吴道子(680—759年),今河南省禹州人,唐代画家,后世尊称为“画圣”,民间画工尊其为祖师。官从五品。相传,吴道子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改习绘画。曾在长安、洛阳寺庙中作佛教壁画400余堵,无一雷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画佛像圆光、屋宇柱梁、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的笔法来表现人物衣褶,使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传说他曾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画画,“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长安市民,扶老携幼,万人空巷,蜂拥围观,无不惊叹,哗然喧呼。

据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家》载,唐玄宗到川避难归京后想念蜀中山水,便派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到嘉陵江观景作画。当年,吴道子就站在现今画圣广场这个位置,悉心观赏嘉陵江美景。回到长安后,玄宗问他画了些什么,吴道子答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粉本,就是草图之意,传说其粉本就丢在了附近。随后,吴道子仅用一天时间,便在大同殿壁,画成“锦绣嘉陵三百里”图卷。而受命一同作画的李思训却用了好几个月才完成创作,于是有“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的说法。

为纪念画圣,广场傍山麓处雕塑了吴道子头像,宽30米、高15米,是全国最大的吴道子头像雕塑。采用红砂石材质,色泽鲜艳,神态飘逸,似吴道子长须飘飘,凝视嘉陵江,在构思惊世之作。

图片

画圣广场

画江楼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最锦绣嘉陵而传其神画圣美贻万代君知否吴道子粉本在兹;下联是:尊伟烈汉武而寄其讽赋家光照千秋我雄哉马相如故柏长青。上联说明画圣吴道子画嘉陵江美景已臻传神境地,而画锦绣三百里嘉陵并留草稿(粉本)在此处;下联告诉我们赋圣司马相如的大赋光照千秋,犹如松柏万古长青。相传吴道子就在这里画出了“锦绣嘉陵三百里”图卷。登上画江楼,尽可饱览嘉陵江秀色。

图片

画江楼

马电景区

马回电站是嘉陵江上首座水电站,其拦河大坝被称为千里嘉陵第一坝,高24米,宽864.8米,1991年建成。大坝顶有中国著名书法家、宣统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题写的“千里嘉陵第一坝”七个楷书大字。

马电景区隶属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景区内树木葱郁,植被丰富,空气清新,以其樱花林最有名。景区内有太阳岛、月亮岛,岛上水草繁茂,水牛成群,白鹭翻飞,景色宜人。

图片

马电景区樱花园

图片

百牛渡江景区

蓬安在蓬安相如街道油房沟段的嘉陵江上,每年4月下旬至10月,每天都上演着这样一幕生态奇观:每天清晨,嘉陵江东岸的油房沟村,数百头水牛在头牛的带领下,迎着晨晖,出牛栏入嘉陵江,拉开阵型,或前或后,时聚时散,有起有伏,牛首昂扬,追波逐浪,奋勇游向江中小岛,场面之壮观、气势之磅礴,实在让人震撼。待到达彼岸后,牛儿们依次欢跃出水,奔腾到岛上寻草觅食,食饱后,牛儿们或卧或走或追逐或嬉戏,悠闲自得,朴实生动。傍晚日暮之时,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牛儿也该归来,岛上的牛群再次集结上演早上横渡嘉陵江的壮观场景,游回岸上归栏,如此场景每天都在油坊沟村嘉陵江面上演,因渡江的牛儿多达上百头,“百牛渡江”因此得名。

图片

百牛渡江景区

这种自然现象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嘉陵江上的生态奇观”和“乖乖牛儿的水上芭蕾”,曾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乡土》《讲述》等栏目播报,《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晚报》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图片

数万人观看牛群在悠扬的琴声中出栏下水的情景

图片

牛儿登上太阳岛

牛群渡江觅食的江中小岛叫太阳岛和月亮岛,因其外形分别像太阳和弯月而得名。太阳岛面积约60公顷,月亮岛面积约53公顷,两岛相傍相依,静静地横卧在嘉陵江中,宛如镶嵌的两颗明珠。岛与江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相得益彰。岛上水草丰茂、绿草如茵,野鸭成群、白鹭欢飞,是牛儿们心仪的美食天堂和休闲胜地。以前,日月二岛和江岸之间水位较浅,牛儿们直接走过去就可享受岛上的嫩绿水草。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利用嘉陵江水资源,蓬安修建了马回水电站,千里嘉陵第一坝—马回水电站拦河大坝抬升了库区油坊沟村段的嘉陵江水位,日月二岛和江岸相连的低洼陆地被淹没形成河道,但牛儿已养成了习惯,也源于对成长乐土的坚守和家园情怀,它们仍坚持要到这里吃草和休憩,不能走了,它们就游过去。但牛儿们虽然质朴憨厚,也是很有灵性。每年10月过后,因气温下降,江水冰冷刺骨,加之岛上的牧草枯黄,牛儿不再下水渡江,直到来年4月下旬,气温回暖,水温适宜,岛上水草葱茂,牛儿们又重新渡江上岛,重返乐园。这也是游客们每年到蓬安看“百牛渡江”生态奇观,需要选择4月下旬至10月这个时间段的原因。

2010年起,每年4月底,蓬安县都会举行嘉陵江放牛季活动。“百牛渡江”自然生态奇观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响,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2022年4月29日,南充市嘉陵江放牛季在蓬安县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启幕。放牛季以“共享生态文明体验自然和谐”为主题,首次以“云上观牛”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活动现场,直播平台及网红达人,用镜头全程直播“百牛渡江”自然生态奇观,让观众足不出户尽享蓬安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图片

牛儿下水(刘永红 摄)

观看到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期待中的“百牛渡江”奇观,人们也可乘上游船,泛舟嘉陵江,感受迎面清新的江风,感受浪花四溅的清爽;也可登上江中小岛,零距离接触岛上的牛儿、野鸭和鹭鸟,体验江上天堂的自在和清幽,放松疲惫已久的身躯和灵魂。怕被江水沾湿衣襟的朋友,也可到岸边的周子古镇走一走,踏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青石街面上,细细品味最美小镇蕴含着古老故事的古建筑。沿着周子古镇,可登上江边的龙角山,从山上往下看,唐朝著名画圣吴道子数百年前在此一览嘉陵江水永续滔滔奔流的豪迈油然而生,远眺对岸的相如故城,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抚琴的英姿跃然眼前。除了看演出、观美景、融入自然、追忆古人外,在嘉陵江放牛节上,还可以一饱口福,尽情享受河舒豆腐、曹氏豆干、渡江牛肉、嘉陵江野生鱼、姚麻花等地方特色美食,实在是让人沉醉其中、乐而忘返。

图片

嘉陵江放牛季文艺表演——水龙舞

图片

嘉陵江放牛季文艺表演——女子舞龙

图片

嘉陵江放牛季文艺表演——舞龙

图片

嘉陵江放牛季文艺表演——嘉陵江船工号子

图片

2020年4月29日,南充市首届嘉陵江放牛季启动仪式文艺表演。

相如故城

相如故城旅游景区位于蓬安县锦屏文旅融合发展区,紧邻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平方千米,是蓬安古县城旧址和“辞宗”“赋圣”司马相如出生地,治县历史长达1500年。相如故城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标、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示范项目等称号。

2021年,蓬安县聘请省内历史文化、规划建筑、文物修复、景观园林、旅游营销等专家团队长期指导反复论证,编制完成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了前瞻性强又契合实际的科学规划体系。提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并全力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着力构建“一线一带七片”(“一线”即由南到北的历史文化体验轴,“一带”即沿玉环溪的精品商业体验带,“七片”即历史文化观光体验、民俗文化体验、嘉陵创意文化休闲、相如文化博览、水街商业服务、民宿客栈度假、生态休闲体验七大功能片区)的发展格局。

蓬安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创建工作,在景区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先后投资20亿元,完成了文物保护、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历史街区等项目建设。蓬鑫公司、相如旅游公司、吉兴矿业公司、自来水公司、马电公司、天然气公司、县供销社等国有企业同心齐力精心打造,同时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回引创业等方式,引进企业近百家,打造了民宿、餐饮、购物、文创、摄影等配套项目,切实增强景区发展可持续性。严格对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加快各项软硬件的提质提效,不断强化旅游要素保障,提升景区品质和发展效益。

相如故城实行“政府统筹,企业主体”的景区管理模式。完成了武庙、文庙、玉环书院等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5万平方米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完成了历史陈列布展;复建了东“紫气”、西“涌金”、南“文明”、北“真武”四座城门楼;打造了抚琴台、洗笔池、尊经阁、文武广场等景观;复建了相如县衙、相如故宅、戏楼、炮台;建成了总建筑面积达7.2万平方米的历史文化街区。

2022年11月,相如故城通过省文旅厅专家组现场检查。2023年3月,相如故城完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图片

2023年11月,相如故城成功创建国家AAAA旅游景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