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云上仙境瓦屋山‖李永清

作者:李永清 来源:史志眉山 发布时间:2025-06-29 14:34:47 浏览次数: 【字体:

云上仙境瓦屋山

李永清

在喧嚣尘世之外,有一片净土,被誉为“云上瓦屋,中国桌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更是大自然最为慷慨的馈赠,它静静地伫立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的怀抱中,以它独有的平顶桌状地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 探寻。瓦屋山,一个名字里就藏着诗意与神秘的地方,用它四季变换的美景、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诉说着大自然与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故事。初闻其名,便心生向往,渴望一睹这平顶桌状地貌的奇景,感受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壮丽。

初识瓦屋山,是在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桌上,那是一份关于瓦屋山的介绍资料,图片中的山峰云雾缭绕,山顶平坦如桌,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件艺术品。那一刻,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种子,渴望亲眼目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片

图片

终于,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们一行踏上了前往瓦屋山的旅程。随着车辆缓缓驶入洪雅县,我们的心情愈发激动,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山峦起伏,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瓦屋山铺设的背景。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沿途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偶尔几声鸟鸣从林间传来,清脆悦耳。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清新,仿佛能洗净心灵的一切尘埃。

抵达景区,我们迫不及待地踏上登山之路。沿途满目苍翠,空气清新,微风拂过,带着泥土与树叶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抬头望去,瓦屋山的山顶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等待着我们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广阔的平顶桌山。终于,我们站在了瓦屋山的山顶,眼前豁然开朗。平顶桌山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山顶面积广阔,宛如一张巨大的天然餐桌,铺展在天地之间。环顾四周,群山如浪,云海翻腾,我们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的一方净土,所有的烦恼与喧嚣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瓦屋山的平顶桌山景观,是世界上第二大平顶桌山,仅次于南美洲的罗赖马山。山顶面积广阔,约11平方公里,平坦如砥,让人不禁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图片

图片

春天,瓦屋山是一片花的海洋,山花烂漫,织就一片绚烂的花海。彩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空气中轻拂过淡淡的花香,如梦似幻。踏上山间小径,每一步都踏进了诗意的风景,每一次呼吸都满载着自然的馈赠。那些随风轻摆的野花,虽无名却动人心魄,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讲述着春天最温柔的故事。沿着山间小道漫步,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次呼吸都是享受;每一朵花都在传递着春天的讯息,每一声鸟鸣都是大自然的赞歌。

夏日,瓦屋山换上了翠绿的华服,成为避暑的世外桃源。山间小道被浓密的绿荫温柔地拥抱,凉风穿梭其间,带来丝丝凉意,仿佛步入了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房,炎热被隔绝在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如同时间的碎片,在地面上轻轻跳跃,让人在光影交错间感受到一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偶尔,一两声蝉鸣从树梢传来,清脆而悠长,为这静谧的夏日增添了几分生动与韵味。在这片翠绿的世界里,心灵得以休憩,尘世烦恼仿佛随风而去,只留下一份宁静与自在。

图片

图片

秋天,瓦屋山悄然换上了它那五彩斑斓的衣裳。枫叶如火,炽热而深情,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笔触,在这片山林间肆意挥洒。层林尽染,金黄、绯红、深紫,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画卷。站在瓦屋山之巅,俯瞰脚下的群山,每一座山都像是被精心装扮过的仙子,身着华丽的秋装,竞相展示着自己的美丽。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山峦之上,为这秋日的画卷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明亮。

山间的小径上,落叶铺成了一条金色的地毯,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回响。秋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却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柔与宁静。这一刻,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被这秋风带走,只留下心中那份对美的无尽向往与追求。

瓦屋山的秋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是一幅流动的画。它用它那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前来探访、品味。站在山顶,俯瞰脚下的群山,每一座山都像是被精心装扮过一般,美得让人心醉。

图片

图片

冬日,瓦屋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童话王国,每一寸土地都被柔软的雪花轻轻覆盖,银装素裹,如梦似幻。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以最轻盈的姿态,将这座山林装扮得宛若仙境。冰挂奇观点缀其间,每一根冰柱都闪耀着寒冷而清澈的光芒,宛如时间静止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在这片宁静与祥和之中,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净化,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晶莹剔透,纯净无暇。行走在这冰雪编织的世界里,心灵寻得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宁静与平和,仿佛所有的喧嚣与尘埃都被隔绝在外,只留下这片纯净之地,让人沉醉,让心归宁。

瓦屋山不仅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同样令人称奇。这里被誉为“动植物的天然博物馆”,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羚牛、小熊猫,连香树、珙桐等国家保护物种在此繁衍生息,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漫步于山林间,或许还能偶遇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感受生命的奇迹。

图片

图片

除了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瓦屋山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瓦屋山便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圣地。道教始祖张道陵曾在此修炼,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传说。我们沿着山间小道前行,寻找着那些古老的遗迹。山中古迹遍布,道观隐于林间,晨钟暮鼓,梵音袅袅,为这片灵山秀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在瓦屋山,我们参观了一座古老的道观。道观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走进道观,一股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道士们正在打坐修炼,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平和与宁静。在这里,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

图片

图片

来到瓦屋山,除了赏景,更有丰富的体验活动等待着旅人。我们选择徒步穿越原始森林,探寻珍稀动植物的奥秘。在向导带领下,我们沿着一条蜿蜒的小道深入森林腹地。一路上,绿叶潭的清幽、小绿潭的静谧、珍珠瀑布的晶莹、双龙瀑布的壮观,构成了一个幽邃深远、清新古朴的绿色世界。我们仿佛穿越回了远古时代,那突兀的苍岩、千年的古藤、厚绵的苔藓,无一不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大自然的神奇。

在这片原始森林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它们在这片未被污染的净土上自由生长,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向导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每一种动植物的名字与习性,让我们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敬畏。同时,我们也听到了许多关于瓦屋山的传说与故事,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图片

图片

除了徒步穿越原始森林,瓦屋山的高空索道也是不可错过的体验项目。乘坐索道缓缓上升,脚下的云海翻腾,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从高处俯瞰瓦屋山,每一座山、每一片林都显得那么渺小而又壮观。那一刻,我们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包容。在索道上,小松鼠在林间穿梭嬉戏,小熊猫则憨态可掬地玩耍着,它们的身影为这片仙境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的瓦屋山之旅也即将结束,回望这片神奇的土地,不禁感慨万千。瓦屋山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从唐代的岑参、陆游到宋代的苏轼,无数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过不朽的篇章。而道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为瓦屋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超凡脱俗的气息。

夜幕低垂,瓦屋山渐渐卸下白日的喧嚣,换上了夜的静谧华服。我们寻一处柔软的草地坐下,背靠着巍峨的山峦,眼前是浩瀚无垠的星空。

那满天的繁星,如同遗落凡间的珍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它们不言不语,却仿佛在眨眼之间,将千万年的故事轻轻诉说。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每一束光芒都承载着神秘与向往。

图片

图片

在这星光璀璨之下,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洗涤。周遭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宁静,那么安详,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温柔的氛围之中,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被这温柔的星光所化解。

我们静静地坐着,任由思绪在星空中飘荡。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只留下满天的繁星与我们相伴。瓦屋山的星空之夜,是如此美丽,如此令人陶醉,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每一次体验都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瓦屋山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种心境。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我学会了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也学会了放下世俗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如今,当我再次翻开那些关于瓦屋山的照片和笔记时,心中依然会涌起一股暖流。那片云上仙境、那片心灵栖息之所,已经成为心中永恒的风景。那片神奇的土地,那些美好的时光,那些关于生命与自然的感悟,都深深地烙印在心中。我知道,瓦屋山不仅是我生命中的一段旅程,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

图片

图片

瓦屋山,这片云上仙境、这片心灵栖息之所,将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与向往。每一次回想起那段旅程,我都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感动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期待着再次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去感受瓦屋山的四季变换,去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去感受那份纯粹与美好。因为我知道,在瓦屋山,每一次旅程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生命的奇迹。

在瓦屋山的日子里,我们仿佛与世隔绝,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浮躁。每一天,我们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生命的律动与和谐。它用四季变换的美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诉说着大自然与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故事。在这里,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次呼吸都是洗礼。那些关于瓦屋山的记忆,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来,已经成为心中永恒的风景。

这次瓦屋山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更让我对生命与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愿更多的人能够走进瓦屋山,感受它的魅力与神奇,让这片净土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绿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史志眉山

文/图:李永清(原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

来源: 史志眉山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