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民间传说】泸沽湖传奇故事‖管恒庆

作者:管恒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7-06 14:52:42 浏览次数:281 【字体:

泸沽湖传奇故事

管恒庆

图片

泸沽湖(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这里,被称为人类早期社会形态的活化石;这里,被称为当今世界唯一的母系王国;这里,被称为上帝保留的最后一方女人的乐土;这里,就是摩梭人的家园……泸沽湖,被人们称为“女儿国”的地方……

一、猪槽船之由来

猪槽船即独木舟。摩梭语称:“日故”。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其名。

当你来到泸沽湖,便会发现这来自远古的小舟,如叶般飘荡在湖面上或者草海中,穿来梭去。说起猪槽船,摩梭人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图片

泸沽湖猪槽船(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在很远的年代,一支摩梭人为躲避战乱,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来到了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一个地方定居。此地周围高山峻岭,风光旖旎;中间是一处平原,草木葱茏,土肥水美,粮丰物盛,四时花开不败,可谓世外桃源。

本族中有一哑巴,憨厚老实,做事勤快,单身一人,无儿无女,帮助头人放羊。盛夏的晌午,哑巴饥渴难耐,便向山洞里找水喝。当他走到山洞幽深处,看到一条硕大无比的鲤鱼夹在一处石头中间。哑巴于是就用刀子在鱼的中间部位割下一块肉。奇怪的是,当鱼肉割下的那一刻,泉水从鱼腹中间汩汩流出。哑巴放下鱼肉,手捧着清澈甘甜的泉水喝个饱;然而更为奇怪的是,不一会儿,被割下鱼肉的地方又奇迹般愈合了。

哑巴高兴地把鱼肉拿回家,美美的饱餐一顿,天天如此。这蹊跷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头人那儿。头人决定,派他的手下人探明其中原委。一天,手下人也扮演着牧羊人,和哑巴一起上山放羊。待到晌午时分,手下人对哑巴说:“我口渴了怎么办?”哑巴回答说,“别急,跟我来”……

原来如此,手下人感到十分惊奇。

回到寨里,手下人向头人一五一十叙述了所见所闻。头人一想,不如派人把鲤鱼取回家里来,这样不就天天吃到新鲜的鱼肉了吗?而且不需要花费一丝一毫本钱。一日,头人带领一帮仆人,兴师动众来到山洞里。当头人命令仆人凿开石头,取走鲤鱼的一瞬间,山洞里的水倾泻而下,山崩地裂,洪水泛滥,漫山遍野。寨子里有一位妇女情急之下,将她一个8岁、一个6岁的儿子,分别放到两只猪槽里,漂浮在水面上。母亲被洪水淹死了,全寨子人都葬身于洪水之中,两个孩子获救了,泸沽湖诞生了。

洪水消退后,两个儿子于艰难困苦中慢慢长大成人。他们把猪槽换成了独木舟,在泸沽湖打鱼为生,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为感谢母亲的大恩大德,两个儿子将独木舟取名为猪槽船。

图片

泸沽湖猪槽船(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二、末代王妃的传奇人生

1932年的某一天,成都市最具文化品味的老南门文庙前街17号,诞生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婴天生丽质秀美,小小年纪便出落得花容月貌,她就是肖淑明。小时候,妈妈总惦记着,“哪一位郎君才配得上我家的淑儿呢?”

肖淑明兄妹四人,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其父是当时西康省主席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手下的军需处长。1933年,刘文辉撤退到雅安,肖淑明一家人也随父亲从成都来到雅安生活。幼小的肖淑明插班到当时的雅安民仁小学上学,后来就读于雅安明德女子中学。肖淑明气质优雅迷人,聪明伶俐,成绩名列前茅,写得一手好字,又喜欢唱歌跳舞,乒乓球比赛也是学校冠军,是师生公认的校花才女。

初三那一年,刚满16岁花季年龄的肖淑明,因为一个男人的出现,生活被彻底打乱了。这个男人就是泸沽湖摩梭土司喇宝臣。1943年,时任四川盐源县左所土司兼川康边防总指挥的喇宝臣,带着礼物来到雅安,拜见了刘文辉,恳请刘帮助自己迎娶一位知书达礼能处理土司府事务的王妃。于是曾多次为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肖姑娘颁过奖的刘文辉,亲自出面令他的副官做媒。刘文辉认为,只有肖淑明这样的女子是最佳的摩梭掌印王妃,最能代表汉家才女的一代风范。

图片

摩梭末代王妃肖淑明(蓬州闲士摄于泸沽湖王妃岛摩梭末代王妃博物馆,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当16岁的肖淑明见到32岁的一身黄呢军装,外套绿呢大衣,佩刀带剑,戴上校胸章,相貌堂堂,说话斯文的喇宝臣时,印象尚佳。可是,次日报上突然登出喇宝臣和肖淑明在雅安鸭绿江饭店举行婚礼的消息。一夜之间,她由一个中学生变成了堂堂土司夫人。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泸沽湖厮守整整一生。尽管当时年少的肖淑明一百个不愿意,尽管她那么的舍不得双亲和心爱的学堂,尽管通向摩梭家园的路山高水长冰封雪裹,她哭过逃过抗争过,但最终还是难违父母媒妁之命。婚礼十天后,即踏上了遥远的异乡之路。

肖淑明随身携带脚踏凤琴,笔墨纸砚,五十套一至三年级汉文教材,以及大量的花种。一路骑马走轿,沿着茶马古道,翻越大雪纷飞的二郎山,再经过泸定桥、康定、木里、永宁、盐源、左所。晚上在雪地里搭起帐篷,砍下树枝当床铺,三块石头支锅做饭取暖。这段路走了将近两个月,出嫁之路的艰辛终身难忘。等她穿过冬季里最后的冰雪进入泸沽湖时,湖上的花信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了。

肖淑明到达泸沽湖后,按照摩梭人风俗再次举行婚礼,并有了摩梭名字“次尔直玛”。尽管最初并不是她的选择,但是既然来到泸沽湖手握府印,就不能不为摩梭人着想,不能不为土司丈夫分忧。于是她全身心投入到掌印王妃的角色中:每天处理公文信函,接待来往宾客,开堂问审,断案理财。那时候的肖淑明是泸沽湖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传奇女子,骑骏马,打双枪,百步穿杨,弹琴咏歌……

1951年泸沽湖正式解放。1953年,肖淑明26岁时,她上山动员土匪投降,啥也不带,一个人径直上山喊话:“你们回去了,我的命抵起,保你们无事。如果共产党把你们捆了、关了、杀了,我负责”。听了肖淑明动员,土匪们乖乖的跟她下山投降。1956年,民主改革时,肖淑明带头交出了家里所有的金银财宝和枪支。

1959年冬天,一个“不法地主”的罪名,把肖淑明送进了西昌黄连关监狱。肖淑明在这里服刑八年,那时,她的大女儿13岁,小女儿8岁。刑满之际,正值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监狱管教人员认为,这时候如果肖淑明出狱,回到家乡不是被批斗致死,就是被迫害致死,于是又把肖淑明留下来“续刑”,在监狱里干些统计、保管、卫生员等工作,深受管教人员好评。直到1972年,肖淑明想女儿快要疯了,才又回到那个她荣辱与共的古老的泸沽湖。

改革开放的东风使肖淑明的命运发生了转机,她被当地政府选为凉山市政协委员。履职期间,肖淑明向政府献言献策,宣传泸沽湖文化,让泸沽湖成了旅游圣地,造福当地百姓。

2008年10月,81岁高龄的肖淑明突发脑溢血,悄然离开人间,走完了她传奇的人生之路。按照摩梭人的习俗,家人对肖淑明进行火葬。遵照老人的遗嘱,她的骨灰被放在她年轻时住过,文革中被毁的,改革开放后按照她的回忆又重新建造的王妃岛的房子里。

图片

摩梭末代王妃肖淑明照片及本人签名(蓬州闲士摄于泸沽湖王妃岛摩梭末代王妃博物馆,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三、神秘的“女儿国”走婚

“走婚”制,是远古文明的光辐射。目前,地球上其他地方绝迹了,仅存泸沽湖摩梭族一例。她是“人类最后一朵玫瑰”,其珍贵价值无可比拟。

“小阿妹呀小阿妹,隔山隔水来相会,素不相识初见面,只怕白鹤笑猪黑……”

“小阿哥呀小阿哥,有缘千里来相会,河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烧茶慢慢热……”

摩梭男子同声合唱:“情妹妹呀情妹妹,满山金菊你最美,你像明月当空照,我是星星永相随……”

摩梭少女一齐唱道:“情哥哥呀情哥哥,人心更比金子贵,只要情谊深如海,寒鸦也会成双对……”

这是泸沽湖走婚桥上摩梭男女青年对歌的壮阔场面。

图片

四川盐源泸沽湖走婚桥(川观新闻记者 王云 摄,图源:川观新闻)

走婚是摩梭人一千多年的习俗,就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通过男去女家走婚维持感情和生养下一代的方式。母系社会中由长辈女性当家,所生的孩子由母家抚养,满月时生父公开举办宴席,承认彼此的血缘关系,避免发生同父乱伦,别的男人此时也不能到此女家走婚。确定了两人为正式走婚夫妻关系后,男的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平时,摩梭族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时以舞蹈歌唱的方式,对喜欢的人表达心意。男子如果对女子喜欢的话,白天约好女子后,就会在半夜时分去女方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约会。在过去传统男子会骑马前往,但大多靠走路。男子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子进去,然后把帽子之类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其他人看到后不能打扰,这是规矩。男子在天没亮时必须提前离开。若于天亮了或者女方长辈起床后离开,会被视为无礼。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见到后会很尴尬的。

走婚的男女双方,维持感情的要素还是要靠信任,这种民俗没有经济关系发生,一旦出现感情变淡,发现性格不合了,随时可以中断两人的走婚关系。所以走婚的感情自由度比我们传统结婚的婚姻关系更纯粹,更简单,男女关系也很平等。不像我们汉民族的婚姻关系非常复杂,牵扯到孩子问题、财产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反而摩梭人的走婚显得特别的和谐。

传统摩梭母系家庭内,没有父亲、丈夫、妯娌、翁婿或者姑嫂关系,家里人都与外祖母、外祖母的姐妹兄弟、母亲、母亲的姐妹兄弟同住,男不婚女不嫁,过着走婚生活。家庭内每一个成员都来自同一根根(母系血缘)线,母系家庭以母系血缘为本,以走访婚为主体。

社会上不少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摩梭女性性开放,男女之事很随意,其实,这是对神圣的亵渎。

泸沽湖的摩梭女儿,个个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她挚爱。她们没有古圣贤留下来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烦恼、忧伤。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她们不会做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奴隶。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儿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的的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纯朴的本色。

泸沽湖,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摩梭人称之为“谢纳米”,意思是“母湖”,母亲的湖。她像一个古朴宁静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环绕的怀抱之中,又像造物主珍藏在这里的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镜,等待国内外游人欣赏把玩。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管恒庆(网名管管,副高职称,教育工作者,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发表散文、诗歌50余万字。著有《随感集》《美迪集》《故乡情缘》等)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