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四川·陶瓷器概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20 12:36:00 浏览次数:2902 【字体: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陶器是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石器时代,某些族的共同体的存在及某物质文化水准,从陶器上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在考古学中把陶器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奴隶社会时期,陶器仍是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用器,亦是鉴别时代特征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发展到封建社会的汉代,通过陶器也是有所反映的。在西汉出现了由陶器发展而来的原始青瓷,东汉则烧制成熟的青瓷,这是古代劳动人民一项伟大的成就和贡献。

四川的陶器最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里出土的,距今约五六千年。巫山大溪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理县建山寨遗址,以及嘉陵江流域和绵阳、广汉等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出土了大量陶器。这些不同地区出土的陶器,均反映了不同的原始文化,但亦与其他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如大溪遗址出土的彩陶和黑陶,即具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因素;礼州遗址的陶器则与云南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有关;理县建山寨遗址的陶器亦与西北的原始文化有关。这证明四川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即与其他有关地区有了文化交流。这样的文化交流,在进入青铜时代后,即所谓的巴蜀时期,在四川地区出土的陶器中表现更为明显,交往是较前更加频繁,特别是青铜时代晚期的战国时期尤为突出。直至秦汉时期,从陶器上所反映出来的文化交流,已达到了融合的程度,即已成为一新型的延续两千多年的汉文化的重要内涵。

陶器在西汉时期,特别是在东汉时期,四川地区的陶塑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成都天回山和郫县等地出土的陶“说书俑”,刻划维妙维肖,使人感到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彭山出土的“持铲执箕俑”,塑造出乐观勤劳、善良可亲的劳动者的真实形象;“水田劳动俑”,则俨然是一幅田园劳动的风俗画。重庆出土的持刀俑、击鼓俑、抚琴俑,成都出土的各种舞蹈俑、吹奏俑、坐俑、背儿俑等,也都塑得朴实纯真,栩栩如生,是一批富有特色的艺术佳作。绵阳出土的陶马、陶狗,成都羊子山出土的高大的驾车陶马,也都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的陶塑艺术的成就。此外,还出土有一批东汉的各种陶房模型(蜀汉墓里亦出不少),这不仅提供了研究汉代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而且也可以从不同的建筑用途看出一些有关的社会问题。晚期的陶器值得一提的现象是:三彩陶塑在中原地区唐代鼎盛,成为有名的唐三彩,而四川在唐代则无三彩陶塑,到了宋代才大量出现,这表明四川在这方面晚于中原。但这里必须注意到的是四川的边远地区,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尚保存有大石墓和石棺墓两类不同民族的墓葬,它们均留有不少陶器,值得深入研究。

瓷器在我国的出现,有关学者多认为是东汉晚期,而四川发现的最早瓷器亦是东汉晚期,这表明瓷器工艺的传播是比较快的。四川出土了大量六朝时期的青瓷。忠县蜀汉崖墓、广元昭化六朝崖墓、彰明常山村六朝崖墓,以及绵阳和成都的六朝墓葬里出土有一大批青瓷。这些瓷器胎色灰白,釉呈青黄色,多开片,易剥落,有蜡泪痕;它的器形有四系罐、六系盖罐、盘口罐或壶、唾壶、双鸡头壶和碗、盏等,都富有地方特色,当时本地的产品。在这一时期,成都和邛崃等地先后设立有瓷窑,烧制青瓷。成都青羊宫瓷窑遗址出土的四系壶即具有南朝的时代风格。邛崃固驿窑遗址早期遗存中有四系壶、敛口小杯等胎质较细,呈浅灰色,釉层较为均匀,釉色普遍青中带黄或黄色,釉面多开冰裂纹,易脱落。邛窖在隋代的产品有桥形系罐、盘口壶、高足盘和大小平底碗等。其胎质为紫红色,胎与釉间有一层白色化妆土,里外施釉。这一时期的邛崃器物,其特点与成都青羊宫出土的隋瓷相似,可看出两地烧制瓷器的工艺,有其密切的关系。唐瓷器发现不多,仅万县唐墓出土了一批各种青瓷器,具有唐初的风格,与隋瓷有共同处。唐、五代至宋的青瓷窑址有成都的青羊宫窑、邛崃的固驿窑、什邡堂窑、尖子山窑和瓦窑山窑,以及新津石厂湾窑和五代至宋的华阳琉璃厂窑等。这些瓷窑,除烧制青瓷器外,一般都兼烧青釉加彩的器物,其中以邛崃窑的加彩瓷最为著名。其他还有灌县玉堂窑,所烧制的青瓷似龙泉青瓷,可能即所谓之仿龙泉窑瓷。至于杜甫诗中所咏的大邑白瓷器,但至今尚未发现唐代白瓷窑址。五代至宋的彭县瓷峰窑所烧白瓷器,过去在宋墓中常有发现,但多误断为是大邑窑产品,瓷峰窑发现后才予以更正;此种白瓷的釉色白中带黄,纹饰是用陶印模所印。黑瓷在宋代窖藏中亦有发现,剑阁出土的两件黑瓷罐,具有建窑黑瓷的特征,但广元瓷铺窑亦产黑瓷,可能即系此窑所烧。此外,四川还发现一些宋代瓷器窖藏,其中多为外地所产的精品,艺术价值甚高。属于本地产品的窖藏,有郫县白瓷窖藏和灌县青瓷窖藏。元代瓷器在四川少有发现,仅有简阳出土的瓷坛,广汉出土的青白云纹瓷瓶和重庆出土的青白瓷贴花双耳瓶等。明瓷在明墓中出土较多,大都为青花,一般质地甚佳,当为官窑烧制。

a67c9d3733fd4097b92be90aca719b73.jpg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