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王彪:一灯,一影,一幕布,时光里的匠心传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12 15:07:57 浏览次数:1191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王彪

一灯,一影,一幕布

时光里的匠心传承

王彪:

王彪,四川省阆中市人,现任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川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阆中“王灯影”第七代传承人。2012 年荣获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先后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 人候选名单和 30 位提名候选人名单。从事皮影艺术表演几十年,为中国皮影艺术传承与保护作出卓越贡献。

传承七代的皮影世家

四川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四川地区民间传统表演的艺术形式,包括土皮影、广皮影和阆中皮影戏三类。四川皮影戏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宋代,在清代极盛时有东西两路流派之分,东路分布于川东、川北山区,西路分布于川西成都地区。而川北流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阆中“王皮影”,也是唯一以姓氏命名的皮影戏流派。

一口道尽千古事,两手舞动百万兵。

阆中皮影戏,是人与影与戏剧的一场狂欢。影人用兽皮或纸雕刻而成,形体高约30厘米,脸谱服饰多仿川剧,戏剧唱腔与传统川剧接近,所演剧目多为历史、神话、传说故事。

一场皮影戏,在方寸舞台间,透过半透明的幕布,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王彪,1965年出生在四川省南充阆中市的一个皮影世家,其曾祖父于清朝时创立“王皮影”,一代代传承下来,在祖父王文坤手里发扬光大,传到王彪时已是第七代。尽管王彪从小就生活在满是皮影氛围的家庭里,但在10岁以前,他从未看过一场完整的皮影戏。

10岁那年,王彪看了人生第一场皮影戏。那场戏讲的是水漫金山后,一个小和尚因好奇大河蚌里藏着什么,而被河蚌夹了脑袋的故事。自此以后,那灯影下一幕幕奇特的场景便在王彪脑海里挥之不去,他一如那个“小和尚”般被皮影戏夹住了脑袋。

一开始,王彪想得很简单,觉得皮影有趣,想靠皮影混口饭吃。可入门容易,出门难,学艺不仅要演皮影,还要雕皮影,吹拉弹唱得样样精通。为让王彪继承衣钵,祖父专门请了川剧师傅上门教授王彪乐器和唱腔。师傅很严苛,一有错就让王彪挨打受罚,王彪在学艺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但想想300多年历史的家族传承就指望着他了,于是咬咬牙又继续坚持。

每次进步一点,那种茅塞顿开之感,就让为新奇的电视机、录音机所吸引,皮影戏的观众王彪信心倍增,觉得自己在皮影上还是有悟性的。苦学一年后,王彪就开始跟着爷爷四处演出,给剧团打下手,从表演中学习皮影。

20世纪80年代,是皮影戏最辉煌的时代,农村里大事小事、红白喜事都能看到王彪表演的身影。

1988年6月,祖父王文坤受邀代表中国前往奥地利参加世界艺术节,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22天,深受当地市民喜爱。期间,王文坤不仅受到奥地利总统亲自接待,还被其授予一枚金色奖章。从此王皮影声名远扬,慕名而来的人数众多,一时间风光无两。

然而,这种耀眼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城镇化浪潮兴起,人们的眼光开始被更大量流失,风光不再。但王彪的心里一直记得祖父的话:不要让皮影在你们这代画上句号。

衰落遗失边缘的坚守

皮影戏的没落,让王彪失去了谋生的经济来源。纵然对皮影万般不舍,但迫于生计,王彪于1989年开始外出打工。由于学历不高、口才不好,王彪的打工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他挖过煤,通过下水道,做过装修工,只要能赚钱,什么都肯干。休息时,他会躺在床上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过皮影戏。压力大了,就唱两嗓子川剧缓解,连吃饭时都要用筷子比划一下,想象着木棍那头牵着皮影。

在异乡的漂泊,并没有磨灭王彪对皮影戏的热爱,相反,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发炽烈。

1991年,王彪辗转来到深圳的一家养猪场打工,因勤奋肯干,短短几年就做到了总管,一个月能领7000元工资。一次老板和他闲聊时,得知他曾是皮影戏艺人,鼓励他重拾皮影戏。虽然心里仍做着“皮影梦”,但靠传统手艺能吃上饭吗?王彪犹豫了,没有选择立刻回到家乡。

直到2000年,王彪偶然在北京旧货市场发现了一张精美的陕西老皮影,不由得感慨万千。“难道王皮影真的要在我这一代断了吗?”王彪在心底问自己。

古玩店的老板看出王彪对皮影的兴趣,询问他是否懂皮影,得知王彪出身于皮影世家后,提议他去成都拜访一位名叫赵树同的皮影收藏家。

这一次,王彪不再犹豫,带着对皮影的遗憾和不甘坐上了去成都的火车。一到成都,他就拨通了赵树同的电话。在赵树同的支持下,王彪重新拾起皮影戏。

在成都待了大半个月后,王彪的名气丝毫不见长。他思来想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演出还是得有一帮人才行,于是回到老家阆中,把妻子和两个师兄弟接到成都,勉强凑成一个皮影戏班。

这之后,王彪开始领着他的戏班到处去跑茶馆,以求得试演机会。不久,他们在顺与茶馆得到了一次试演机会。然而,刚演到第二个节目就被负责人打断。

王彪一惊,难道是自己演得不好?一时心情十分低落。结果茶馆负责人告诉他们不用试了,当晚就可以正式演出。王彪惊喜交加。

那天晚上,王彪再次唱起了生旦净末丑,手上似舞动着百万兵。毫无疑问,顺与茶馆的这场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吸引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

王彪想象了无数次重返皮影戏的高光时刻,在多年后终于实现。

守正创新中的发展

2004年,王彪回到老家阆中,创办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刚到阆中,就收到了阆中市政府的公演邀约。时隔20年,阆中乡亲们再一次看到了皮影戏演出,戏剧高潮时都忍不住站起身来拍手叫好。王彪发现,观众还是认可皮影戏的,但它为什么会没落呢?他认为,皮影戏得跟着社会审美风向走,要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找生机。王彪要赋予皮影戏新的表达风格,而新戏《迪斯科》就是他的一次大胆尝试。不同于传统皮影人物,《迪斯科》的皮影人物色彩大多浓郁鲜艳,视觉冲击感更强。与此同时,配乐也不再是传统戏剧的吹拉弹唱,而是动感的迪斯科舞曲,打破了人们对皮影戏的刻板印象。

王彪发现,新颖时尚的现代主题,确实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目光。

此外,王彪结合当下时兴的方式,为青少年研发课程。其中就有他自编自导自制的皮影戏《小猴摘桃》,用卡通故事讲深刻道理,寓教于乐,深受同学们喜爱。

面对市场需求,王彪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演不同的戏。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彪组织班底积极参与并创新大型红色剧目《飞夺泸定桥》,用皮影戏的形式展现党的历史,讴歌党的辉煌业绩,讲好党的故事,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一经面世,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让皮影戏薪火相传

与众多艺术传承一样,皮影戏同样有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说法。但王彪深知一个老手艺要传承下去,必须得有所“突破”。

一个好的作品需要唱腔,需要色彩,需要旁白,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需要团队的合作。皮影戏的传承,需要大量的相关从业者。起初,王彪号召家庭内部人员学习皮影戏,在把妻子、弟弟、弟媳培养成团队的核心人员后,他觉得成员还是太少了,还需要更多的传承者。

2007年,王彪自掏腰包每月补贴600元,招募了一批学员,打算为王皮影注入更加鲜活的血液,培养更多年轻的传承人。由于条件艰苦,加上当时表演机会少,经费困难,这批学员后来都陆陆续续离开了。

王彪送走最后一个学员,回家关上门,忍不住泪流满面。多年来,他一直惦记着祖父的遗愿——把皮影戏传承下去。学员的离开使他再次意识到,皮影戏的传承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以后,王彪很长时间都没有再招收学员。

2008年,四川皮影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王彪感觉自己在传承这条路上不再是单枪匹马,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第二期培训班再度开始招生。

为更好地留住人才,王彪和学员签订合同,并先后在国内多所高校开设皮影戏专业课程,传授皮影戏知识,使皮影戏传承取得较好效果。如今,王彪的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已有20余人,先后去了20多个国家演出,所到之处一片赞誉。

王彪还四处筹集资金,创建王皮影博物馆。博物馆内有王彪收藏的5万件皮影,还有两三百本皮影戏老剧本。博物馆还设有专业的培训基地,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教学。他希望以博物馆为依托,培养更多的皮影戏专业人才,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皮影戏,用更直观的方式讲皮影故事,让传统的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得到更完美地展示。

王彪早已意识到,皮影戏的传承道路还很长,而他得守住传统、守住皮影戏的根。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王 彪

整理:《巴蜀史志》编辑部 天下志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