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羌族口弦音乐

作者: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19 15:10:55 浏览次数:1221 【字体:

民族民俗——羌族口弦

羌族口弦音乐

口弦流传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是羌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劳作歇气时扯弹演奏的一种民间乐器。口弦也是羌族青年男女恋爱的媒介,小伙子往往做一个好口弦送给女方,作为爱情的信物。诗曰:“小小竹片中间空,麻绳扯奏响叮咚,房前屋后碉楼上,花前月夕起春风”。

口弦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王泽兰

口弦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周顺兰

口弦是由竹制、丝线扯动的单簧片乐器。制作的主要材料为金竹,用一块长约10厘米、竹青较厚、弹性较强之竹片,中间挖削出一块小的簧片,一侧系一根麻线。弹奏时,右手将口弦置于两唇,左手扯动麻线,竹簧即发出声音。但口弦的音域狭窄,不足一个八度,只能弹奏出简单的旋律。音律的改变全靠演奏时扯动麻线的力度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形大小、口中气流的强弱而定。

口弦生动反映了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喜气场面、内心世界及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其音乐绵绵悠长,如高山流水,潺潺不绝,生动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

2011年,口弦音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