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城口钱棍舞 ‖ 向求纬

作者:向求纬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30 09:56:45 浏览次数: 【字体:



 你知道钱棍么?

 用一根粗约一寸、长约三尺的竹杆,两头掏开约一两寸的孔隙,分别用铁丝串上十来个铜钱,竹杆绘上螺旋形的彩色花纹,饰以小小红绸,配上小铃铛,一根钱棍就做成了。表演者手握竹杆中段,就这么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地在自个儿肩、背、腰、四肢及周身有节奏地轮番叩击,或与人对打,或敲击地面,这便是钱棍舞。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口钱棍舞(王国庆 摄,图片来源:重庆晨报)

 这玩意儿在有些地方又叫做“连霄”“花棍”“金钱棍”“霸王鞭”等,但在大巴山区,“钱棍”这名字则传得很响;尤其在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12年命名为“中国钱棍舞之乡”的城口县,钱棍几乎是无人不知,钱棍舞表演几乎是无人不会,前几年县上举办的万人钱棍大会演的壮阔激越的场景,令很多人至今难以忘怀。

 春暖花开时节,我又来到城口县。当然我不是专为钱棍舞而来,但来了不去重温一下沾着泥土带着声响的“会说话”的钱棍舞,毕竟是一桩憾事;何况如果你下到乡村,无论如何会和钱棍舞撞个满怀的。

 这不,在城口旅游环线的必经之路岚天乡,乡里的同志早安排了一场钱棍舞表演。地点是安置高山移民的崭新的楼房地坝前,领头人是一位已有91岁的当地农民刘远昌。预约的岚天小学的师生钱棍表演队还没来,刘远昌便拎出一架收录机,放在街沿上播放音乐;十几位穿着花衣花裙的村姑站在那里窃窃私语、浅浅笑着,很有些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几位肯定也是钱棍舞的高手!果然,刘远昌从里屋拿出几根钱棍,分发给她们,将收录机按在钱棍舞音乐的键上,跟他们一起先打了起来—— 

 钱棍一打就开唱吔,

 同胞们,加紧生产,

 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哪,

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哪……

 这几位村姑就不必说了,眼前这位9旬老人腰板之硬朗、动作之灵活、表情之自然、笑容之可掬,令我们一行人个个赞叹不已。

刘远昌老人在教孩子们打钱棍

 作为曾在城口县文化馆工作多年、经常下乡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的笔者,我知道这首音乐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流传在秦巴山区一带的民谣,那么此时此地从一位老人的收录机里播放出来,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不一会儿,老人的孙子、小学钱棍表演队队长刘定海带着孩子们来了,地坝里顿时更加热闹起来。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数十人清一色拿着钱棍,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不断变换着队形,欢唱着、敲打着、蹦跳着、穿插着,铜钱和铃铛簌簌响着,如一股股小骤雨有节奏地袭来,组成了一道可视可触可感可闻的别开生面的音乐大餐。

刘远昌老人和孩子们在一起

 歇下来,刘远昌老人脸色红润却不怎么大口喘气,听他孙子向客人讲述起他的往事来。说起来,老人第一次接触这竹杆套着铜钱的玩意儿的时候,他才几岁哩。那次他当“背二哥”的爹爹从陕西大梁那边带了一拨子兵哥哥过来,说是来帮干人①打江山,住在这城口岚溪(岚天)、北屏、河鱼一带就不走了。那些兵都是些年轻人,有几个能说会唱的兵没挎枪,却一人挎了一根木棍,两头安上麻钱、系上红绸,没事就举臂抬腿地敲打起来,嘴里还唱着山歌,逗得山里这些大人细娃儿好开心。不几天,刘远昌的爹就学会了打钱棍,刘远昌这细娃儿更是心灵手巧,不但也学会了,还砍来几根竹杆给兵哥哥们说,你们这木棍难得打眼子,拿着又木杵杵的,你看用竹杆做钱棍多好!咦,还真别说,用竹杆真是简便多了,怎么早先没想到呢!日子长了,那些布军帽上缀着红五星的兵哥哥,就用这竹制的钱棍敲打着、比划着,在巴山的干人中间传唱歌谣: 

太阳那个出山嘛没遮拦,

巴山那个来了徐向前,

灰军②见他嘛魂吓掉,

干人见他嘛心喜欢,

开了那个地主米粮仓,

饱饱吃顿嘛田米儿③饭,

收了那个土匪嘛梆梆枪,

除掉那个祸害嘛壮了胆……

 原来,眼前这位刘远昌老人当年还是这川陕苏区的一个“红小鬼”,跟着红军打钱棍已经打了大半个世纪!作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钱棍艺术的第四代传人,老人多年来一直热爱钱棍舞,经常在家或出门传授钱棍舞表演艺术,乡里、县里大小活动都爱请他去表演;后来城口搞旅游开发,刘家的钱棍舞表演成为向远近宾客展示的“保留节目”。这些年他说他老了,打不动了(天哪,“打不动”都是这般精神矍铄动作麻利,“打得动”又将是什么模样!),就将这“接力棍”交给了孙子刘定海。这孙子也真不愧是孙子,带着他的师生钱棍队征战南北,除在县里拿了几回大奖,2016年还代表重庆市去陕西安康参加中国西部片区钱棍舞大赛,捧回了一个一等奖!

刘远昌老人在教孩子们打钱棍

 钱棍轻轻叩,铜钱簌簌响。已经离开岚天乡,离开城口县了,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竟是刘家爷孙的笑容,打钱棍时的独特表情:头部微微朝上仰着,随节奏轻轻左右摇晃,嘴角抿着,一脸惬意的笑纹,带着一种随音乐而生、随动作而起的甚至有点“职业”的自豪与陶醉的神情。莫非,这样的表演状态生活状态,是和大半个世纪以前那些头戴红五星军帽的兵哥哥“一个炉子”煅造出来的?

注释:

①干人,即受苦人,穷人。

②灰军,指国民党军队。

③田米儿,即大米。

作者简介

向求纬,男,74岁,重庆万州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曾于18岁到38岁下乡到大巴山区城口县待了20年,教过书,作过文化馆、县地方志办干部,后调至万州日报(现三峡都市报)作编辑,已退休。创作新闻文学作品600余万字,出版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10余部。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级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向求纬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