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沙马鲁石 ‖ 康巴彝族婚俗文化(三)

作者:沙马鲁石 来源:九龙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0-31 08:53:28 浏览次数:1278 【字体:

康巴彝族婚俗文化

沙马鲁石

四、彝族的泼水仪式

彝族的泼水(彝族称为依各沙)仪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男方到女方家送彩礼时泼水,另一种是接亲或护送新娘回家里泼水。这两者当中,最隆得、最热闹、最激动人心的,要算接亲和护送新娘回家时的泼水了。

泼水是彝族婚礼中最有民族特色的一项文化活动,是一种迎宾礼仪,它主要用来接待男方派来的客人。泼水主要在女方家里举行。为了欢迎男方客人的到来,村子里的姑娘来给客人泼水,并且定好泼水的具体方案。然后,根据环境,设置障碍。当客人行至泼水地点时,好客的姑娘们,便突然涌出,整齐有序地排列在路边。然后,由姑娘们手持水瓢,拦住客人,一边高声咕,一边向客人泼水。客人见此情景后,也要主动上前,跟姑娘们打招呼,并倒掉水,让后头的人过。这样的泼水不仅给婚事增添情趣,而且给整个婚礼增添了喜庆色彩。(凉山彝族的泼水活动,一般不分男女,只要是还没有结婚的都准许参加有意让他们有泼水当中相识和相爱,建立友好感情,在泼水中寻觅自己的意中人,希望他们也象这对亲人那样早点订婚或结婚)。因为在彝族风俗上对客人泼水越深表示越对客人的尊重,而且对娘家人越好,所以,每当彝族乡间得知有人要订婚或接亲时,都会感到十分高兴。姑娘们也为了好玩,她们不请自来,不管路途远近,不怕劳累,不管是寒冬腊月或酷暑的夏日,她们都要积极来参加泼水,并且早早就来准备水,凡是可用来泼水的工具都盛上水,把它放置于屋子的四周,或把它放在屋檐、路边、院坝、村寨路口等。

太阳慢慢落下山去,前来送彩礼的客人也要慢悠悠的来了,这时本村子的姑娘们开始各自为阵,纷纷用水瓢舀上水密切注视着远方来的客人动向。此时,送彩礼者也会探听虚实地走动,看风使舵,并派出年轻的小伙子穿着事先准备好的雨衣或是擦尔瓦打前站,有趣地把姑娘们辛辛苦苦背来和挑来的水给倒掉,尽力把姑娘们精心策划准备用来给客人泼的计划打乱,然后避开水赶快朝屋子里面跑,而且冒着倾盆大水把姑娘们的水给放倒,让后面的人尽快跑进屋里去,求主人家的长辈们出来干涉,好让泼水的仪式赶快停止,以便顺利进屋休息。在这种喜庆的场面上,即使是客人们跑进屋来,姑娘们的泼水兴趣不会一下就停息的,相反她们不断地变化着泼水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向客人泼水,直到姑娘们心满意足地把客人泼湿泼透为止。这当中那些年老的人表面上喊姑娘们不要再泼水,却在暗地里支持姑娘们不停地朝着客人泼,一定要把客人们泼得像落汤鸡,让他们领略一下本村子姑娘们的厉害。

彝族婚礼上泼水不管怎样泼,客人是不得生气和有矛盾的,否则被视为没有修养和礼貌的人,所以前来接亲者一般来说不管姑娘们以什么方式泼水,客人都有不还击的习俗。假若新娘所在的村子姑娘多的话,她们会在岔路口上还要用藤条、绳子拦住路口,层层叠叠设置障碍物,使接亲客人无法脱身,他们只好硬碰硬地朝着屋子跑。到了姑娘家后,有些姑娘还趁客人不注意,一瓢瓢的水悄悄地朝客人泼来,有的地方连喝酒吃饭的时候都有人在泼水,使杯子里的酒变成了水。

第二天,等客人们一出门,姑娘们仍然以泼水相送,届时,姑娘们还要精心策划泼水的战略,把客人们围在院坝里尽情地泼水,尽情地嬉戏,到时使整个院坝都成了水的世界,客人们被姑娘们泼得四处逃窜。有的用自己的察尔瓦和雨衣蒙着头往前冲,有的被拦在家里,或都被围困在字坝里,姑娘们正好把这些客人围困在中间,尽情地泼得那些前来接亲的客人个个像个落汤鸡,泼得接亲者四肢发抖,泼得整个院坝成了水的世界,就连主人家的一些老者和小孩也遭殃,连姑娘们她们自己也由于误泼反倒把自己泼得浑身是水,而那些客人却拼命地往外冲,尽快地逃离泼水的“虎口”。这时姑娘们也要开始对客人进行分割战术,在院落的四周把客人们团团围住进行泼水,小伙子们也要趁此机会和姑娘们戏耍,有意把水朝娘们身上泼去。就这样,整个村子的姑娘你一瓢我一桶地舀着那些“喜水”向小伙子们身上泼洒、嬉闹、追逐、奔跑着,把姑娘小伙子们的情和爱全都融合在泼水战中。面对姑娘们的泼水场面,不仅看出客人们的勇气和胆量来,而且从泼水当中可看出本村子的姑娘们是否能干,还可窥视出本村寨的姑娘们是否娴熟,这些都可以从姑娘们泼水安排上和泼水的技巧上看出。彝族订亲或接亲时没有哪个男子能逃脱姑娘们泼水这一关。后面护送新娘回家时的泼水还要重点介绍。 第二天清早,除了给主人家帮忙的人以外,在屋内主客双方又要围在火塘上边烤火,边聊天,边比赛婚礼文化,演唱不好的要罚酒,

这么一来,表演的双方就要排出能说会道的高手进行说唱,直到主人家把早饭弄好为止。与头天晚上一样,又要杀猪宰羊招待客人,只不过这次的杀猪宰羊与前面的方法就不一样,所杀的猪羊肉就不烧来吃,而是把肉全部砍成砣砣,煮熟,然后放置于簸箕上拌上海椒面和盐巴,用餐具舀给客人吃。客人在吃饭时,外边的姑娘们又忙于再次对客人泼水,她们有的背水、有的用绳索拦路、有的把守大门,有的姑娘还迫不及待是用水瓢舀上水朝正在吃饭的客人泼去,以示调戏和喊叫客人们赶快吃饭,有的姑娘还大声地戏耍道:“为了养大女儿,妈妈脱了九十九层皮,不泼九十九瓢水,不抹九十九把锅烟,哪能让你们把姑娘娶走?”……到时候,客人也可这样回道“我们翻越九十九座山,越过九十九道河,不娶走美丽的姑娘哪里行?”……于是,用水瓢舀水朝正埋头吃饭的客人泼去,这里客人们只好丢下饭,赶快作出撤退的准备。但年轻的小伙子们必须等到坐在上边吃饭的长辈和年老的人吃完饭后,再把剩余的饭和菜端给主人家,然后一起行动,尽力往院外冲,迎接姑娘们的泼水挑战,到时候,屋内屋外、院坝晒场又都开始了泼水战,再次把热闹的场景推向高潮,也给喜事增添了乐趣。

(未完待续)

上期回顾

【方志四川•民族风情】沙马鲁石 ‖ 康巴彝族婚俗文化(一)

【方志四川•民族风情】沙马鲁石 ‖ 康巴彝族婚俗文化(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沙马鲁石

供稿:九龙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九龙县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