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蒋延珍 薛孝文 ‖ 春天相约 生命为伴

作者:蒋延珍 薛孝文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平桥学校 发布时间:2020-04-11 15:31:03 浏览次数:1306 【字体:

春天相约 生命为伴

蒋延珍 薛孝文

 繁花漫舞,万物复苏。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季,本该是与孩子们在校园相会的时刻,可由于新冠病毒的突袭,开学一再延期,“停课不停学”便成了今年教育的开篇大事。为打赢教育抗疫大仗,相约于那没有口罩的春天,我们携手共进,共克时艰;为走进孩子心灵,与生命为伴,我们在“下沉网教”中与孩子们共同唱响春天的故事。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下沉网教 回访督查

 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学习虽具有明显优势,但对于农村孩子们来说,网学条件与城里孩子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身心上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他们的网课学习几乎是在自我封闭的空间进行,缺少师生临场互动交流。特别是复工复产后,大量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管,学习管控出现空挡,效果较差。而且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极易近视。因此,我们在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使之与传统教学互补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积极探索新技术,创新教法,通过下沉网教、回访督查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来达成网教效果。同时,帮助孩子们克服心理压力,消解疫情恐慌,为拥抱百花纷呈的春天,相约于心早已所往的校园,做好充分的思想、物质准备。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深钻教材,教学相长。自社区隔离防疫伊始,面对超长的宅家假期,为使假期生活更充实,不因宅家而枯燥,决定充分利用好假期对30多年来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实现自我提升。于是每日的第一要事便是研究物理电子教材,挖掘教材内涵,从突破教材局限、拓宽学生视野出发,将课本知识与自然、人类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在教材上做好重难点、拓展运用标识,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解读,以便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系统,以达成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目的。

 借力技术,创新教法。对于我们这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网教”是对我们的一次巨大技术考验,但并没有因困难而退缩,坚持做到“不懂就问、不耻下问”,现学现用,在省“云课堂”直播教学的基础上,创设了中考“考点解析”“考点突破”“作业讲评”等形式多样的直播课。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差异化、发展性评价;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不仅教学效果明显,而且自己也对这种新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不断思考、不断尝试的基础上,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下沉网教,互动直播。网播课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就是对课堂效果难以直面把控,师生互动的难度增大。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用方法的不断更新来吸引学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除了通过“作业督查、评语鼓励”等方式管控好孩子在省“云课堂”直播课上的学习效果外,还适时通过QQ、微信、临家指导等师生互动的形式来了解他们在网课学习中的困惑,给予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客观问题。同时,下沉到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家里进行网教,与他们共同参与互动直播,既可实现师生现场交流,又可实现生生的网络交流,解决了远程教学不能及时互动的问题,但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切实下沉,入村入户才能实现。


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适时回访,效果督查。孩子们对网课教学这种新事物,最初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监管不力等问题的出现,当初的兴趣会渐渐淡化。为保障居家学习效果,我们在临家指导的同时,还须适时回访,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有力的监督检测,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更多的关爱。在第一次下沉督查中,一位同学的网学作业完全是一片空白,当即进行思想教育并提出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令我们意外的是,第二天一早回访时,这位同学不仅将前面的作业补齐了,还在朗读英语。随后这一天的回访督查中,都以这位同学为事例对其他同学给以勉励,从孩子们近几周的表现看,完全感到他们在悄悄进步。


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呵护备至 生命为伴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好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正是孩子们尽情挥洒童真的季节,却被那病毒横扫的荡然无存。在这新冠病毒肆意践踏生命的危急时刻,教育应遵循生命之本,因为“教育因生命而精彩”。作为教师,就应该勇于逆行,为孩子们的“网学”亲力亲为,树立向上向善的榜样,为他们的“茫然”指明方向,为他们的生命注入活力。

 现在的孩子们,从幸福生活中一路走来,没有经过风浪,是放飞自我的一代,怎能经受得住宅家孤独的煎熬。在漫长的假期中,他们已慢慢茫然,不管与游戏兴趣与否,总会在“王者荣耀”中去寻求点点刺激。下村督查发现,部分孩子因贪迷游戏,出现了晚12点不休、午12点不醒的现象,甚至还有不知出门需戴口罩、不居家“网学”的学生,他们是在透支年幼的生命啊!

 针对这些严峻问题,为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居家防疫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消解心理上的恐惧和精神上的压力,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积极向上,寻求健康的生活情趣。

  下沉到户,防疫指导。这特殊的疫情,搅乱了孩子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加之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对疫情认识不足,心理上造成恐慌,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和下沉到户,确实做好孩子们的防疫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手把手教会孩子们如何佩戴口罩,如何洗手,如何对环境进行消毒等。3月10日,在下乡防疫、网课学习督查时,现在乡村发达的公路“蛛网”让我们头皮发麻,不断的问路,还是不断的走错路,在较窄的公路上无法倒车,只好绕行,当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两位同学家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这本该是学习锻炼的时间,可他们居然还在睡大觉,从他俩那布满血丝、睡眼朦胧的眼睛中不难判断,是过度游戏、随眠不足,造成眼睛充血。在询问疫情基本知识和怎么防疫时,竟然是“一问三不知”,假期作业更不用说,那课本、练习册、作业本都是崭新的。面对超出想象的结果,除了严厉批评教育外,就是耐心进行防疫指导和心理疏导,做到预防为先,以避免开学不必要的疫情危险出现,接下来还得静心进行学习指导。当晚8点钟回到家,看到他们真情问候的微信时,虽然身已疲惫,但心尤欣慰,相信孩子们会感知老师的良苦用心,慢慢觉醒!


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关爱留守,呵护生命。父母复工后,留守下来的孩子们缺少必要的关爱,出现了管理空挡,心理上更加茫然,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关爱。我们就必须走村串户,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生”,对学生进行统一摸底,了解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向孩子们灌送“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的思想,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激发他们的生命潜力,使其成长为充满活力的阳光少年。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黄书平同学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几年前陪同“关爱留守儿童”云公益活动的工作人员踏足过她的家门,至今的记忆是家境条件很差。这次疫情的突袭,不得 不令我担心她在防疫、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她家离学校较远,由于修路,在颠簸中几乎个把小时才赶到。几年前那座土瓦房在前院新造的洋房映衬下更显 低矮、残破,房前破瓦、茅草遍地,已很久没有打扫了,支撑危墙的那根木柱虫迹斑斑,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墙头上那颗随风飘曳的枯草证明主人很久没有翻修房屋了,室内昏暗潮湿,家徒四壁,唯有那新添的网学工具——电视,才有点现代化的气息。与黄书平交流中,获知她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最起码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置身此景,有谁能够做到置之度外,心生感叹——“扶贫先扶智”于黄书平是多么的重要!此时,“授之以鱼”只能解决学习、生活上的暂时困难,要使她走出人生困境,必须“授之以渔”。因此,此行的重点任务是从人生目标上给与引导,疏导因贫困造就的扭曲心理,鼓励她努力学习,用知识、技能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回程途中,在三岔河村一农户门口发现两位小孩子趴在木凳上认真作业,于是停下车来,关切地询问网课学习情况。得知他俩是就读我校五年级的蒋诗蓉、蒋振峰两兄妹,父母外出务工,缺少学习用具,奶奶一人照看两子孙,管理难度大。机灵的两兄妹,我们当即送以牛奶、学习用具和课外书,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自主管理,互助学习。唐剑峰同学是老师心目中的“刺头子”,上期接任物理科教学之初,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他在同学中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能力,


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于是,不断地挖掘闪光点和潜力,利用班级刊物《心苑》及时表扬,这不仅对他是一种鼓励,也是对全班同学的激励。慢慢地,他成了物理课的优秀生和课堂组织者,班级在他的带领下,进步很快。今年,“停课不停学”的省“云教课堂”刚开通,为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达到居家“网学”效果,在3月11日一早赶到唐剑锋家,共同研究建立班级学习合作互助小组。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很快组建了“这个村的希望”等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同学们在群小组内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出现了良好的学习势头。

 明媚春光于疫情险境中下沉入户,在现实中对孩子言传身教,从生命角度对孩子加以呵护关爱,引领孩子们走出疫情阴影,相约春天。走近自然,在大自然的课堂中去接受洗礼,去触碰生命韵律,感悟人生真谛!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共生关系。

 莫道春耕早,更有早行人。播下春的希望,期盼秋的丰硕!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蒋延珍  薛孝文(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平桥学校)


来源: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平桥学校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