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食>详细内容

【美食】来碗羊肉汤‖黄森

发布时间:2023-12-05 13:38:00 浏览次数:529 【字体:

来碗羊肉汤

黄 森

2023年12月初,第二届威远羊肉汤美食季大幕开启,引人瞩目。这是威远人舌尖上的盛事。回想早年,有一段时间笔者经常在西昌和威远间往返,每次回威远,心心念念的就是羊肉汤。

客车从成渝高速路资中出口驶出,过了宋家铺,羊肉汤的香味似乎已扑面而来。一下车,第一时间找个羊肉汤馆坐下,朝灶台喊声:“老板,来个大碗腰方”,老板手起刀落,割下一块肉,切片后丢秤上称定,倒进一个大漏勺里,在鼎锅翻滚着的浓汤里冒几下,连肉带汤倒进碗里,再撒上一把芫荽,热腾腾的就端了上来。嘬上一口,瞬间满身暖意,那滋味,只有“巴适”二字配得上。

威远羊肉汤追求的是简朴,力求保持原汁原味。食材基本选用本地黑山羊,屠后剥皮去骨,入锅前反复漂洗,除去淤血和污渍,然后将羊肉连同羊骨和适量猪骨一并倒入锅中,加上井水熬制。炖汤要先用大火猛煮,待羊肉熟透捞出,继续用小火煨制,直到汤色乳白,香气四溢。

近些年,威远百姓更偏爱不太油腻的清汤,一些店子不再往汤里加猪骨,便没有那种奶白的汤色了。熬汤时除了主角羊肉外,也少不得几个配角,主要是老姜、八角、大料、秦归等,以去除膻味,有的店子还加些其他中药材,熬出特有的汤味。煮熟的羊肉挂在汤锅上方,权当作招牌使用,客人来了割下一坨,切成薄片,烫热就吃。以前很多店子也自行屠宰活羊,还将鲜肉挂在店外,以体现羊肉鲜嫩,同样是为了吸引顾客,如今却大多在屠场集中宰杀了。

威远羊肉汤始终传续着简约的风格,通常一人一碗汤、一个蘸碟、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就对付一顿。因为便捷,很多时候一个人去整上一二两羊肉汤,再喝两口小酒,倒是惬意。要一两肉还是二两肉,还有不同的说法,一两叫“小碗”、二两叫“大碗”,也有喊“单碗、双碗”的,如果人多,当然也会半斤一斤的称。客人也有不同喜好,有的喜欢精瘦肉,有的喜欢半肥半瘦的腰方,嘴挑的还会专门找剔骨肉、羊头肉吃,只为满足不同的口感。很多时候,店家还会加上一点肠肚之类的羊杂,以丰富口感层次。少数客人还会喊老板加点浮油,让整碗汤显得油气大点,在威远话中,浮油的浮字通常读作“蒲”音,一说加点“蒲油”,老板立马就懂。边吃肉边喝汤,经常肉没吃完就把汤喝干了,喊上一声“涨水”或者“升汤”“冒汤”,堂倌立时舀上一盅清汤,把你的碗加满。

端上来的汤其实都是白味的,需另加生盐和味精,咸淡全靠食客自己把握。也有个别人就爱吃白味的汤,但蘸水是必定要的。威远羊肉汤的蘸水,通常就是豆油(喊的豆油实际是酱油)、蒜末、小米辣,有的人也加点芫荽,也有放少量花椒面的。口味重点的还可以吃干蘸碟,盐巴、味精、干海椒面搅和一起,味觉更显厚重;还有些羊肉汤馆用的是糊海椒面,就是将辣椒烤到略带煳味,再捣成碎块作为主料,这又是另一种香味。

与外地的羊肉吃法不同,威远的羊肉汤更显简便,也反衬出威远人简单、朴实的特质。北方的羊肉大都是连肉带骨大块地煮食,比如内蒙古叫做“手扒肉”的,就是成块地炖着吃,而威远羊肉汤虽然少了啃骨的快感,却多了快捷的体验。在宁夏银川吃过一次水煮羊肉块,肉质鲜美自不必说,但少了原汤总觉得化不了原食。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涮羊肉,将生羊肉片涮烫后蘸着芝麻酱,直接吃成了白味火锅。在西南地区好些地方,羊肉是做成汤锅的,边吃羊肉边煮其他菜品,汤味会更为复杂。再如简阳的羊肉汤,通常先将肉爆炒一下再入汤,工序会多上一道。与这些相比,威远羊肉汤算得上一种快餐文化,通常先将肉煮好切片备着,客人来了烫热即食,如果赶时间,从进店到离开,十来分钟就能搞定。就算在同一区域,威远羊肉汤也保留着最简捷的风格,比如隆昌的羊肉汤蘸水里还会加一些特制的豆瓣酱,味觉层次更为丰富,但威远人仍执拗地坚守着最简单的蘸料。

关于威远羊肉汤的这种吃法,没有看到史料中的明确记载,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可以笃定的是,民国时期就是这样吃的,父亲说他小时候就尝过羊肉汤,那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事了。而且父亲也曾听他的爷爷亲口讲起过羊肉汤,那么这样算来,至少可以追溯到晚清之前吧。其实四川、贵州等好些地方一直有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这个习惯据说与刘邦有关——话说有一年冬至,刘邦到樊哙家中做客,以屠宰为业的樊哙正好宰了一条狗,正在烹制狗肉,刘邦食后念念不忘,每逢冬至都要请樊哙炖上一锅,这一习惯代代相传,后来因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逐步演化为冬至炖煮羊肉汤。

这个传言自不必当真,但冬至吃羊肉汤确是比较普遍的。羊肉能温补祛寒,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就有一个方子叫做“当归羊肉汤”,主要功效是温补中虚、散寒止痛,还可以疗疝等,药用价值不错。再加上一阳复始、阳气生发,需要通过进补以储存“精气”,因此冬至吃羊肉汤是不二选择。但在威远,像这样过冬至是一年过一次、一次过一年,除了大年三十,这里一年364天,一天24小时都能吃到羊肉汤,不需要待到冬至排几小时的队才能吃上。

如今生活宽裕,吃个羊肉汤只能算简简单单的一顿便饭,但在生活窘迫的年代,却是实实在在的打牙祭。记得三十年前,物价还很低,一两羊肉汤才一两块钱,但工资也就百把块,想吃一顿羊肉汤都要好好盘算一下。实在馋了,喊个小碗,要盘泡菜,一块肉恨不得下几口饭,中途要添几次汤才能勉强吃饱。但老板都很和气,不会因此而变了脸色,这也让人长久感激,心里默默祝他生意兴隆。

生意兴不兴隆,主要还得靠味道,味道好,回头客自然多,但味道一般,也能维持生计。在威远,最不容易干垮的就是羊肉汤馆,因为客源充足,一两百家店子都能支撑下去,而一些火锅、串串、中餐馆,大都换了几轮老板。当然,也有少数生意确实做不走的,只能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金刚钻,该不该揽下这个瓷器活,要知道威远的食客,嘴里是含着一杆秤的。大多数羊肉汤店,其实味道差异并不太大,如果硬要分个高下,有时候可以拿店里的泡菜做个参考,如果泡菜好吃,也证明老板确实有两把刷子。

评判味道好坏,以前只能通过主打菜品,毕竟大多数羊肉汤馆,只有羊肉、羊杂、羊血这几个选项。如今,威远的羊肉汤馆已是花色繁多,爆炒羊肝、麻辣羊血、凉拌羊肚、红烧羊蹄、羊肉蒸笼、粉条烂肉、羊肉蒸饺等20余个菜品种类齐全,蒸、煮、烧、炒、煎也是无所不包,着实让人犯下选择困难症。

外地朋友来威远,通常优先考虑羊肉汤接待,有回碰到一位对羊肉忌口的来宾,尝了之后却连声称赞,觉得基本闻不到膻味,完全可以接受。近几年,威远羊肉汤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四川电视台《天府旅游》栏目等,知晓面逐步扩宽。一些在外地工作的威远人,也可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羊肉汤成品,以解思念之苦。2022年,四川省开展“乡村名菜及体验店”遴选工作,威远羊肉汤被确定为150道“四川省乡村名菜”之一。加之威远连续两年举办羊肉汤美食季,出圈只待时日。

近几年患上痛风,不得不控制饮食,因羊肉汤含嘌呤较高,只能忍嘴割爱。但有时候实在馋了,也会去吃上一顿,心想,万一明天不会疼呢?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 森(威远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图源:威远融媒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