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巴蜀英烈>详细内容
2023-04-25 09:16:44

【巴蜀英烈】寻找毛慈影 ‖ 白建明

作者:白建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26 10:25:31 浏览次数:1402 【字体:

编者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烈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和精魂,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化身,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和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化“四史”教育,铭记英雄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四川省地方志办开展“巴蜀英烈”征文,在方志四川“巴蜀英烈”专栏陆续发布,以教育和激励巴蜀儿女缅怀英烈、不忘历史、鼓舞斗志、奋发图强,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投稿邮箱:565066304@qq.com

寻找毛慈影

白建明

1934年12月14日,四川省夹江县梧凤乡、青州乡(当时叫土主乡)、新场乡发生了一场农民革命武装暴动。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正向四川挺近的时候,当时乐山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中共青神中心县委,积极筹备在革命群众觉悟高、基础好的梧凤、土主、新场(当时梧凤、土主属青神管辖,被称为西山)举行一场农民武装暴动,领导者为许本达(射洪人,来青神前任嘉定中心县委书记)、毛慈影(自贡人)、邱骏(井研县人)等成立了“西山红军”。12月14日晚,“西山红军”在梧凤观音阁河坝上集结,当晚300多人的队伍首先攻占了青神县梧凤乡副乡长罗明山的大院,处决罗明山等几个恶绅,后捣毁乡公所,焚烧契约。随后暴动队员连夜向土主乡、新场乡进发,捣毁两地乡公所。天亮时,暴动队伍转至新场安子冲隐蔽,不幸被坏人出卖行踪,被国民党多地多支军警力量包围,许多暴动人员阵亡或被捕。其中,许本达阵亡,邱骏、毛慈影等被捕押送夹江、成都、青神后遭杀害。

几十年来,由于各种政治因素,人们不知道有过这场斗争,更不知道那些在这场斗争中献出生命的烈士。烈士们轰轰烈烈、刀光剑影闹革命的田野山林,如今悄然静寂;烈士们揭竿而起、血流山丘的金牛河、安子冲,现在只有春花秋月的宁静。

多年来,作为夹江报记者、文史爱好者的我一直都想去寻找以毛慈影为首的先烈们活动、战斗的地方。我曾与县党史办联系过,在他们支持下,2012年7月22日终于成行。我和文友宁安全一道几经周折,找寻到了先烈们的足迹,实现了夙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禁不住回忆此行写下这篇文章,祭祀烈士。

在青州乡(原土主乡)东山6组王浩儿坡,我们寻找到当年暴动人员王绍清、王绍东两弟兄的侄子王忠致,时年64岁的王忠致正在地里劳作。他带领我们来到他家。三合院的旧瓦房是20多年在原房址地拆修新建的,西侧房的位置就是当年19岁的毛慈影在此地扮作村姑,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居住了半年的房间。当年青神中心县委曾在这里开过会,讨论成立“西山红军”和暴动的事宜。当地人们还记得先烈的事迹,在我们采访时,有许多百姓围上来与我们交谈。热心人带我们爬上后面的山坡,穿过荒草淹没的小道,来到1934年成立“西山红军”程祠堂的旧址。当年劳苦大众300多人在这里集结成立“西山红军”,揭竿造反豪情满怀,乐山地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在这里诞生!

而今,祠堂在“文革”期间已被拆毁,只有那郁郁葱葱茶树垄,绿色的线条环绕着山岗。下坡时,我望着金牛河穿过的东山坝,广阔沃野稻谷连片,这正是当年先烈为闹革命活跃的一片热土。我感慨万分地吟诵起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地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我们探寻到梧凤乡杨冲村金牛河边观音阁河坝。成乐高速公路高架桥横跨这片沃土,田野里成片绿油油的茉莉花盛开着繁星般的花朵。空气中洋溢着沁人肺腑的幽香,我感觉还洋溢着1934年12月14日那晚300多名暴动队员摩拳擦掌,揭竿造反的豪气。传说中的观音阁而今已不知去向,只有金牛河在茉莉花之乡静静地流淌。高速公路桥上飞驰而过的车辆告诉我们:白驹过隙,世事已变。

我们随着先烈们当年暴动的足迹,来到梧凤乡红华一组,当年暴动战士起事处决罗明山家的原址。我们询问到时年61岁的胡友华,听他讲述。“那年(1934)腊月初八晚上,副乡长罗明山新房落成,土豪劣绅聚集在一起吃九大碗庆贺。我老汉当时20多岁在帮煮饭。暴动处决了几个人,罗明山的几个月的小儿子罗光培被他大嫂放在帐顶上躲过一难。罗光培解放后还在生产队当过会计,前几年才去世,他们家的房子10多年前已经重新修过了,就是那间。屋外地里那个就是罗光培的儿子......”在胡友华的指引下,我们来到罗的屋前,拍摄了几张照片。怕罗明山的孙子反感,在与他和几个乡民交谈时,我们谈话还是小心翼翼的。然而,时年30多岁的小罗却坦然讲起罗家屋宅的往事,他说10多年前老屋存在的时候,先后来过几波人,拍摄过照片,那个时候房屋还有龙门子。谈起往事沧桑,小罗毫不介意,好像是交谈别人的事情。

毛慈影烈士塑像

革命老区梧凤乡、土主乡(现青州乡)流传着先烈们的英勇传说,这些传说饱含着村民们对在这里与农民生活、发动群众半年之久毛慈影的崇敬。1958年,梧凤、土主两乡合并成立人民公社,将社名取名“慈影公社”。1960年两乡划归夹江县管辖。1995年,梧凤乡人民自发在王坎村十组后山为毛慈影塑像,并在一旁修了一座小平房,设为毛慈影烈士纪念馆,展出相关图片、实物。每逢清明等时节,当地的中小学生、相关单位人员都会来这里,缅怀烈士。我们在塑像前伫立了许久,六角亭的柱子上留着这样一幅楹联:“巾帼美德常与天地在 慈影壮志永垂宇宙间”。

我们来到新场安子冲,是刚下过雨的上午,流水顺着路边的小沟流下冲底的池塘。青山葱茏,小路环绕。我们怀着神秘、崇敬的心情,探寻着烈士遇难、被俘的地方。冲里现在只有一户人家,时年68岁的屋主肖承凯很热情地迎接我们。他说他家的房子是当年事发‘清乡’烧完冲里住房后12年,1946年他老汉在此修建的。他带我们到他家房边10多米的地方,一片芋头地里,后面靠山,翠竹葱茏。这就是原来王福廷家。70多年前这里曾杀声震天、枪林弹雨,如今这里山林寂静,只有雨后的轻风吹过。

史学家们的文章和党史资料记载,暴动第二天,先烈们在这儿歇息。国民党多支军警分三路布置到了安子冲两边的山头,包围了王福廷家。当时,山上全是一种当地人叫做“蚕窝草”的植物,深达两米多。待发现国民党军警时,暴动队伍已身陷包围之中。暴动队伍一面组织抵抗,一面突围。有一部分人沿王福廷家旁边一条小冲沟向山上跑,岂料正好跑到了敌人的机枪口下方。敌人步步紧逼不断缩小包围圈,密集的子弹射来,暴动人员处于劣势,在敌人猖狂的围剿下,只有少数人员突围成功,许本达、段兆麟、王绍东、王福廷等约30人当场壮烈牺牲。邱骏、毛慈影带领队伍一直冲在前面,但因寡不敌众同王绍清等25人被敌人俘虏。

敌人把烈士们的头颅割下,分别挑到夹江、青神悬挂在城门上“示众”,把被俘的25名战士押解到夹江关押。押解途中经过复兴茶坊,众人围观,邱骏、毛慈影高呼口号,鼓动人们坚持斗争。当天下午,敌人纵火烧了王福廷、王树清的房屋和家财。接下来大举清乡,又逮捕了赵汉生、邓锡成、赵永清、肖子洲等及其家属20多人。这场在夹江历史上彪炳千秋的革命武装斗争烈火就这样被扑灭了,但是这道霹雳闪电,在黑暗的旧中国给予了劳苦大众无限的希望。

毛慈影的最后一封家书

走出安子冲,我们寻访到新场村肖学海老人的家。时年86岁的肖学海老人是目睹事件唯一的现存者,是王福廷烈士后来的女婿。当年暴动时他只有7岁,有着强烈的记忆。他讲到王福廷当时牺牲后,妻子王张氏同毛慈影一起被俘,在新场用细麻绳缠手,勒痛了她们都没有吭声,一同坐牢两个月才被释放。出狱时,毛慈影向她交代了许多事情,分别握手时交给了王张氏一块银元,转身而去。王福廷之女6岁的王桂英,劫难那天因走家婆屋逃过一劫。回家来看见房屋被烧,只有去灰烬中掏出未被烧尽的稻谷,艰难度日,许多年后她成为肖学海的妻子,已病故多年。

在我们交谈时,肖学海的儿媳寻出了王福廷的烈士证书。这是1984年青神县、夹江县“纪念西山武装斗争50周年”会议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烈士证书。我们提出想看看烈士还有什么遗物,王福廷烈士的外孙媳又从她孩子处寻出了两把锈迹斑斑的砍刀,这是当年暴动时用的武器。看着这两把砍刀,我们神情严肃,仿佛看到那次暴动的刀光剑影,听到激烈的呐喊声。

我们寻访来到青神县城。青神县政协的郑学敏女士和县地方志办的毛光扬老师,带我们来到东门外老地名叫“凉水井”的地方,就是邱骏、毛慈影、赵汉生就义处。1935年1月22日,3位烈士宁死不屈,在这里被反动派砍下了头颅。英雄们豪气冲天,血浇大地。在青神县烈士陵园,我们拜谒了许本达、毛慈影等西山烈士的墓陵,满地的枯叶述说着岁月沧桑,墓碑后的小树新枝洋溢着烈士的英魂。烈士陵园前有这样一幅楹联:“英名传后世碧水长流 伟业在人间青松永茂”。

青神县烈士陵园(图片来源:眉山网)

我们寻访毛慈影烈士足迹已经两年了,一直到今天才写完这篇文章,因为西山暴动已经87年了,难以放下这种祭祀缅怀的心结。这方热土上的人们是不会忘记这段历史的,特别是那些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谈起西山暴动,谈起毛慈影,他们总能说出一些故事,他们以自己的长辈见过毛慈影为荣耀。

青神县烈士陵园内的纪念碑(图片来源:眉山网)

家永远记着为这片土地求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后记:近年来,夹江县人民政府在安子冲附近,修建了西山红色广场和纪念碑,常有人们去缅怀悼念,接受红色教育。

2014年11月10日初稿

2021年3月9日改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白建明

供稿:中共夹江县委党史办公室(夹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