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曾哲君:从曾氏庄园走出的革命志士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02 16:54:58 浏览次数:585 【字体:

曾哲君

从曾氏庄园走出的革命志士

清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16岁的福建长汀少年曾达一到四川谋生。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曾达一回长汀接父亲到四川。他认为内江的气候、土壤很合适种植甘蔗,就请了两个制糖匠人挑着蔗种入川,在今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龙门村梁家坝种蔗制糖。后来,内江蔗糖远销各地,糖业生产居全国重要地位,“甜城内江”之名逐渐兴起。曾氏子孙落户梁家坝后,发现恰似莲花的5个地方风水颇佳,先后修起了当时名震沱江两岸的五座大庄园。鲜为人知的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曾氏庄园走出了革命志士曾哲君。

曾哲君,又名曾庆俊,1900年4月出生于梁家坝,是曾达一后裔。青少年时期,曾哲君在表弟廖恩波(曾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影响下,思想日趋进步。1923年2月16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内江地方组织成立。1924年冬,内江团组织的黎灌英、谢独开在白鹤场(今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组织东乡联团,举办民团干部传习所,很快就被反动军阀强行解散。1925年夏,以内江、威远、富顺三县名义,在内江县凌家场附近的三多寨(今自贡市大安区三多寨镇)继续开办,曾哲君担任政治教师。民团干部传习所培养了一批青年学员,有的成为农民运动骨干,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内江县特别支部成立。曾哲君随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内江早期党员之一。

1927年春,曾哲君受党组织派遣,随邓中夏、谢独开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师政治部文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7年6月加入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三师教导团,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教导团随军南下。9月底,在广东潮州遇敌激战,曾哲君与部队失散。1928年春,曾哲君设法回到四川,找到党组织,仍坚持地下斗争。

1928年夏,党组织将谢独开调回重庆,担任四川省军委行动大队大队长,从事锄奸活动,曾哲君又在谢独开领导下工作。当时,四川为白色恐怖所笼罩,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省军委决定主动出击,矛头首先指向戴弁。戴弁是蒋介石派到四川的心腹要员,在刘湘的二十一军任政治部主任,是重庆“三·三一”惨案和一系列白色恐怖事件的重要策划者。经周密筹划,谢独开、曾哲君、谢岳东三人将戴弁枪杀于重庆志成巷。戴弁被铲除,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29年冬,谢独开、曾哲君等人派遣到驻成都近郊的第二十八军第七混成旅旷继勋部作特种工作,曾哲君任旅部秘书。1929年初,四川省委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加紧争取工农兵群众,准备武装暴动。谢独开、曾哲君在川西一带从事军运工作,组织地方武装,积极筹枪筹款,开展武装斗争。

1930年夏,谢独开、谢岳东前往安岳,准备改造“大老环”王永清的土匪队伍。由于对匪情估计不足,谢独开、谢岳东被土匪杀害于安岳宝华寺。曾哲君惊闻同志牺牲的噩耗,悲痛不已,加之为党工作积劳成疾,于8月7日吐血病故。

1988年3月,中共内江县委组织部明确,曾哲君同志为病故革命工作人员,其亲属子女为革命家属。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中共内江市市中区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