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实干书记”李智宽 16年如一日深耕乡镇一线的群众“贴心人”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02-05 09:24:33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樊邦平 文/图 黄潇/视频

人物名片

李智宽,雅安市宝兴县穆坪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生于1986年,他16年如一日深耕乡镇一线、厚植为民情怀,在抗震救灾、功能疏解、乡村振兴等一线苦干实干,是有口皆碑的“实干书记”,是当地群众的“贴心人”。

2月4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2023年“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全国共有20人被确定为2023年“最美公务员”。雅安市宝兴县穆坪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李智宽入选。

作为四川入选2023年“最美公务员”的唯一一名代表,李智宽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初心不改为乡亲

生于1986年的李智宽是土生土长的宝兴人,家里以务农为生,幼小时的他便是父母的好帮手,上山管护中药材,在家喂猪、做饭,带妹妹,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让李智宽从小便养成了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品质。

宝兴是红色热土,当地的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红军长征经过宝兴留下了三越夹金山、陈云出川、地下党员席懋昭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

小时候,每当闲暇之余,李智宽最大的爱好就是听老一辈人讲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李智宽从小也便立下志愿,“要像红军一样,不怕苦不怕难,要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并竭尽所能帮助父老乡亲”。

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李智宽选择回到家乡并考上了“大学生村官”,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并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年。

2011年,李智宽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乡镇领导干部,从此开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业生涯。

李智宽在穆坪镇党委、镇政府办公地留影

从副镇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加入公务员队伍以来的13年间,李智宽先后在4个乡镇任过职,每到一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量腾空办公室,并往里面加塞椅子和板凳,这样做,是为了方便群众到办公室来“串门”时,能有更多的座位。

如今,在穆坪镇党委办公地,李智宽的办公室里便放了6把椅子,群众们隔三差五便喜欢上来坐坐,摆摆龙门阵,打听打听政策,大家既交流了感情,也增加了信任感,这种毫无距离的沟通交流,迅速拉进了干群距离。

不仅是“腾空办公室,多为群众留把椅子”,作为一名乡镇干部的李智宽深知乡镇公务员在党和国家体系中的重要责任,13年来,他坚持全身心投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动大家增收致富和推动地方发展等工作上来。

2021年4月,李智宽被组织上派到当地硗碛藏族乡,担任乡党委书记一职,这是李智宽首次担任乡镇“一把手”。他也第一次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应对起了各种挑战。

地处高海拔地区的硗碛乡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畜牧业基础较好,但当地群众普遍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导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养殖业效益增长缓慢,大家“端着金碗饿肚子”的困局难以打破。

面对这些难题,李智宽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讨论全乡发展大计,走遍了每一个村组,与老支书和群众交心谈心,在摸清乡情后,他提出了提档升级旅游业,做大做强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一方面,李智宽依托硗碛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探索成立“民宿联盟”,并树立典范,规范标准,完善服务,引领示范全乡民宿产业提档升级;另一方面,李智宽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等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牦牛、藏香猪等特色畜牧养殖。

多措并举破解发展难题,2022年硗碛乡240余家民宿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全乡特色畜牧养殖规模达到了5万头,人均存款超过了6.2万元,硗碛乡也先后被评为了“雅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危难关头显担当

作为一名党员和公务员,在危难关头必须挺膺担当。

2022年6月1日17时,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宝兴县也受灾严重,县内“大动脉”国道351线中断,硗碛乡成为“孤岛”。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侵袭,正在成都市青白江区顶岗锻炼的李智宽心急如焚,牵挂着硗碛群众的安危。

顾不上联系家人,他和同事顶着余震、飞石等危险,绕行汶川、小金等地,并沿着公路连夜徒步40余公里,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夹金山,最终在第一时间抵达了硗碛。

返乡后,看到干部群众面对灾难手足无措的混乱局面,李智宽带领乡上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到达受灾现场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在及时成立灾情统计、抢险救援、群众安置等工作专班的同时,又快速制定救灾工作方案,并马不停蹄走村串户、没日没夜收集了解群众受灾情况,对群众进行心理安抚、情绪疏导。

李智宽(左)与群众交流

吃在路上、住在车上,李智宽一干就是十几天,他带领党员干部发放应急物资2200件,搭建临时帐篷86个,组建6个医疗服务队,在各安置点、各村组间奔波,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传递到了受灾群众中,确保了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发生时,硗碛乡还有516名游客、294名西南民族大学师生、92名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培训班学员被困无法返回,面对受困游客、师生及学员亲友不停的电话询问、上级下达的必须确保受困游客师生安全的指示,李智宽在抵达硗碛乡后,便积极与邻近的小金县沟通对接,带领乡村组三级干部和民兵107人,分6个组13个点勘察研判沿线各类安全隐患,还协调18台机具疏通清理沿路42个隐患点,通过绕道市外、接力运输的方式,在震后48小时内将902名滞留游客、师生及学员安全转移至小金县。

经历了地震的西南民族大学学子们纷纷在网上写下感言:从未如此感受到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代,真的是身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可以永远相信党和国家;危难关头显担当,地震来临时,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党员和志愿者们的付出下,大家迅速从惊恐中走出,并实现平安转移,谢谢宝兴、谢谢硗碛,这次地震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思政课……

不避艰难挑重担

2023年1月28日,37岁的李智宽被派到了宝兴县穆坪镇

摆在他面前的是参加工作以来所面临的最为严峻,同时也是宝兴县建县90多年来,最为棘手的一次“搬迁”任务。

穆坪镇是宝兴县城所在地,但这里山高坡陡,地质灾害频发。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解“反复受灾、反复投入、反复治理”困局,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安排,2023年,穆坪镇须启动实施群众避险搬迁城工程,以疏解县城功能,该项工程要搬迁156户群众,拆掉106栋房子。

但故土难离,不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有的不愿意离开居住了几十年的房子,有的对严峻的安全形势满不在乎,更有的撂下狠话:“我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就算石头砸到了,我也不得搬”。

这些对于一名新上任的镇党委书记而言,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

上级的决定就是命令,保护群众的安全就是责任。没有任何准备,来不及熟悉具体情况,从到岗第二日开始,李智宽便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动迁工作中来。

实行干部包户到人,并主动把最难啃的“硬骨头”留给自己;白天带领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动员、了解困难诉求,宣传地质灾害的风险威胁,收集群众意见,晚上开会梳理搬迁工作进展,与干部讨论群众不愿意搬的症结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走访17户,脚都走肿了;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核定核实工作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在李智宽的不懈努力下,群众逐步从“要我搬”变为了“我要搬”,曾经的反对户纷纷同意并带动亲属及周边群众主动签约搬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穆坪镇提前2个月完成了避险搬迁任务,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了县城功能疏解工作的顺利实施。

穆坪镇的群众避险搬迁,是李智宽众多乡镇一线工作的一个缩影。

从走出校门的青涩青年,到历经世事的成熟中年,16年来,李智宽坚守基层一线,把青春和热忱奉献给了家乡,奉献给了这片红色山川,在服务群众的伟大事业中,他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的职业信念:乡镇公务员是国家公务员体系中最直接面对和服务群众的群体,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老百姓眼中党和国家的形象,无论时代怎么变,乡镇公务员都要始终做群众的“贴心人”,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多为群众干实事,多为群众解难题,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李智宽说,“自己将一直在路上”。

来源: 四川在线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