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人物】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陈俊卿烈士传略‖杨进 何炳南

作者:杨进 何炳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26 13:28:58 浏览次数:1044 【字体: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陈俊卿烈士传略

杨 进 何炳南

陈俊卿,原名程杰,字尚选,化名有张子厚、秦家齐、陈仕材、陈仕林等,1911年秋出生于四川省峨眉县冠峨乡吴云岗,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峨眉特支委员、特支书记、县委书记、中共宁属(西昌)特支书记、中共雅乐工委书记等职,是峨眉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48年11月4日,陈俊卿在乐山牛华镇被捕,1949年11月27日牺牲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时年38岁。

陈俊卿青少年时,在乡村私塾、县立高等小学读书,考入峨眉县初级中学后,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他目睹人民在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下的深重苦难,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胸怀救国救民之志,如饥似渴地“偷”看进步书刊,领悟革命道理;他在列宁诞辰、逝世之日秘密悼念列宁,缅怀革命导师。他邀约思想进步的同学张克诚、王延哲、丁梦麟、张继先等组织“读书会”,畅谈读书心得,评论时事,揭露社会的黑暗,引导大家“要为穷人求解放,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召集教师和值星学长会议,在宣读了教育部关于反对日本侵略东三省暴行的电令全文后,陈俊卿第一个发言说:“我们欲谋反日运动,必须先行议定反日团体名称。”在他的倡导下,当即议定成立“峨眉县立初级中学反日救国运动大会”,由他和王廷哲等组织出校宣传队。他们的宣传,掀起了反日救国运动热潮,锻炼了一批激进青年,为峨眉县创建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位于乐山峨眉山市峨山街道马路桥社区的陈俊卿烈士纪念馆

1932年秋,陈俊卿遵循党组织指示,违背父亲希望他“光宗耀祖”的意愿,毅然从乐山嘉属联中辍学归乡,以教书为职业,从事工农运动。他常与农民谈心,了解和关心农民疾苦,并把穿在自己身上的单衣、棉袄脱给无衣缺穿的农民;资助农民养猪,搞好生产;利用父亲叫他收租出谷之机,对佃户主动实行凹斗进、凸斗出;劝导父亲“不要买田买地,盘剥农民,不要沾染公事,压迫群众”。一次,他因劝父亲“把家里收300多石租的田地拿给最穷的农民去种,自己也种一点,不要收租吃饭”而发生争执,被父亲骂为“败家子”。他还教育群众要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反抗剥削和压迫,夺取革命胜利。他说:“九家人团结了,就可对付一个牌头;九个牌头解决了,就可对付一个甲长;九个甲长解决了,对付一个团正就不成问题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可以利用合法形式向地主进行减租斗争。我们要以歉收为由提出减租,地主不答应就不租种。地主总不能自己种,纵然自己种,也得请我们,我们一不卖工,二要高价,这样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减租。”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冠峨场组织了乡农会,青龙场组织了分农会,发动农民进行了抗捐(“剿赤”捐)抗粮(重征粮)和减租斗争;还先后组织了高桥碗厂工会、太平寺炭工会、福禄场运炭工会,并指导峨眉炭厂工人团结起来进行加薪斗争。在斗争中创建和发展党组织,至1933年冬,峨眉全县党组织已有支部7个、党员34人。

1934年秋,正值工农运动兴起、党组织逐步发展的时候,陈俊卿被峨眉县清共委员会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入狱。敌人第一次审讯便问:“你什么时候加入共产党?”他镇静地答道:“我没有加入过共产党哇!”敌人恶狠狠地说:“你不仅加入了共产党,还是个书记!”他幽默地说:“我字都写不好,当得了什么书记啊!”敌人对他多次威逼、诈骗、严刑拷打,他始终没有承认加入任何组织,也没有与任何组织有联系。他被关押近一年后,因“清共会”撤销被移交给县府司法处审理。经他父亲多方贿赂,终以无据保释出狱。出狱后,他在各级组织均遭破坏、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作战,开展革命活动。为吸取教训,他给自己定下了“不喝酒;不照相;不做记录,只用脑记;不参加‘红’‘白’事宴会”的规矩。

1938年2月,陈俊卿同张克诚去成都找省工委接上关系后,经短期训练,被分配回峨眉工作。他和共产党员罗铭元、张克诚等一道团结党内外同志,以药王宫小学为据点,组织了“峨眉县小学教育普及研究会”“峨眉抗日怒吼歌咏团”“抗日锄奸团”“峨眉旅外学生返家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团”,编印了《普教特刊》。他们在城区、九里、青龙、冠峨、双福等地演街头剧,出墙报,贴标语漫画,教唱进步歌曲,组织“读书会”“助农队”“募捐劳军”,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激发人民团结抗日热情。

1939年底,陈俊卿在峨眉又闹“红”了,上级组织于翌年把他调到西昌做党的职业革命者。他明知艰苦,仍愉快地告别妻女,奔赴新的战斗岗位。他到西昌担任中共宁属(西昌)特支书记后,不是坐镇听取汇报和布置工作,而是体贴下级组织和同志,自己翻山越岭,往返于冕宁、礼州、会理等地检查指导工作,发展党的组织,与党员促膝谈心。他处处为人表率,善于结合实际,运用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对党员进行形势教育、革命理想教育、气节教育,使党员明确奋斗目标,坚定信念为党的事业英勇斗争。

1941年春,乐西公路拖乌到李子坪段的工程动工,宁属各县民工齐集工地。陈俊卿为了开展党的工作,壮大党的力量,深入工地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当工地上瘟疫流行时,他指导督工主任刘大成(共产党员)等打破政府陈规,发动党员解囊相助,动员民工团结互助,抢救了不少民工的生命,群众对此十分感激。翌年春,西祥公路又继续动工,陈俊卿通过一些关系,安排一名党员进入西祥线上的蒲田粮站工作,他自己又去任助理员。在那里,他们劝说士绅多捐献粮食,减轻贫苦农民负担,受到群众拥护。

1942年春,川康特委根据中央规定,实行干部转移,将陈俊卿调往雅安,并派黄觉庵到西昌负责党的工作。为了同志们的安全,陈俊卿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奔走各地,把该疏散的疏散,该隐蔽的隐蔽,并建立起单线联系与平行性组织后,才放心离开西昌。

1943年春,陈俊卿到了雅安。这时,雅安各级组织和党员已隐蔽疏散,他装扮成小贩,奔走于康定、汉源等县,走村串乡,秘密寻访隐蔽的同志,建立单线联系,并对他们进行形势教育,教他们从事秘密工作的方法,要求他们勤学习、勤工作、勤交友,为日后开展斗争打好基础。为获取敌人的准确情报,他批准共产党员谢绪功打入西康省保安司令部政工处工作,并要求谢在敌人内部工作时,“要细心谨慎,伪装积极,灵活多变,以假乱真,采取各种手段麻痹敌人”,还严肃指出“任何疏忽大意会遭到重大损失”。后来,谢绪功在陈俊卿的具体指导帮助下,提供了不少情报,使党组织能及时处理一些问题,安全转移和保护了一些同志。

1947年春,陈俊卿根据中央关于在蒋管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到各地传达上级指示,开展武装斗争。他曾计划建立洪雅总岗山根据地。总岗山是孟光远战斗过的地方,有一定群众基础,又位于雅安、邛崃、蒲江等县交界处,方圆几百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联防也难于控制。他曾几次上山考察,准备发展党员,建立武装。他对邛崃共产党员李维实讲述了国内的形势和解放战争情况,说明在蒋管区搞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并根据李的家乡是山区,袍哥普遍,土匪棚子多,有利于开展武装斗争的实际情况,要求李以袍哥身份,用拖棚子的方式搞地下武装。同年9月,陈俊卿参与领导了仁寿籍田武装暴动。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为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积累了一些经验。

1947年冬,川康特委派陈俊卿负责领导和清理从雅安到乐山一带的党组织。那时,尽管白色恐怖十分严重,但他毫无畏惧之心,装扮成货郎,背负筐子,不论刮风下雨、打霜下雪,从这个县到那个县,从这个村到那个村,到处奔走,不怕疲倦。他每次回成都向特委汇报工作,都住在满是跳蚤和臭虫的小栈房里,在小摊上吃“冒儿头”。领导见他十分消瘦,身上长了疥疮,脚也被草鞋磨烂,便给他一些钱,叫他改善生活,劝他搬到好点的旅店去住,但他都拒绝了。一次,他和特委副书记马识途讨论完工作后,整理着那破旧可怜的货郎筐子里的杂货,对马笑着说:“你不要小看我这货筐,这里头装的还有马列主义哩!”他的确是一个转运马列主义的货郎,以贩卖杂货为掩护,给人民群众送去真理和希望。

1948年11月4日,陈俊卿为开展五通桥、牛华溪一带盐区工人斗争,亲自到牛华溪发展党员,被一个同乡人指认给特务。随后敌特跟踪,当他与一个党员接头时,突然被牛华溪警察局逮捕。他在敌人审讯时,表现得十分沉着、机智。敌人问:“你叫啥名字,哪里人,干什么的?”他平静地答道:“我叫陈仕林,洪雅县人,是做盐巴生意的,在这里买盐巴到雅安等地去卖。”敌人迫不及待地在桌上一拍:“胡说,知道你是峨眉人,名字也不是真的,要叫你回答的是你加入共产党有多久?到这里来干啥?同哪些人有联系?这里共产党有多少人?”他不慌不忙地说:“我不知道啥叫共产党,我真是洪雅人,来这里买盐巴到处卖的。”敌人咆哮起来:“你还不老实,刚才同你说话的人叫啥名字?这张申请书的申请人xx现在什么地方?”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我不认识。”敌人连续对他使用踩杠子、灌水葫芦、十指上夹板等刑罚,他始终咬紧牙关,忍着剧痛,一声不吭,昏迷多次。

由于同时被捕的党员叛变,出卖了陈俊卿,敌人把陈押解至乐山,使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多次逼供。他受刑后,浑身是血,腿上皮肉皲裂,但他仍严肃地警告敌人说:“从共产党员口中,你们不可能得到什么!”“人民就要解放了,你们还这样穷凶极恶,将来人民是不会饶恕你们的!”他的英勇斗争,使得特务们束手无策,转而用软化的方法,为他医伤,给他“优待”,但他仍毫不动摇。敌人见此计不成,又施一计,派抗战初期曾被他领导、后成为叛徒的宋xx前去诱降,他愤怒地痛斥了叛徒的可耻行为。后来,他托人转告组织说:“我已受过一切他们能做出来的刑罚,我是受得住这场考验的,我绝不会说出什么,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叫那些卑鄙的敌人看看,共产党员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随后,在敌人将他押解成都途中,川西南武装工作委员会根据川康特委指示,派出武工队进行营救。由于情报不灵,错过时间,致使营救未能成功。在成都,他又受尽了各种酷刑,特务们从他口中仍未得到任何东西。当敌人从叛徒蒲华辅那里弄清陈俊卿系雅乐工委书记身份后,使用飞机将他押往重庆。陈俊卿在“中美合作所”里仍然坚持斗争,帮助难友们学习文化,给他们讲形势和党史,传授革命斗争经验。

陈俊卿烈士的铜像

1949年11月27日,重庆即将解放。正当狱中难友们准备迎接解放的时候,蒋介石令刽子手对革命者开始了血腥的大屠杀。当晚,陈俊卿和刘丹同戴一副手铐,昂首挺胸,并肩走向刑场,在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中壮烈牺牲。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进 何炳南

供稿: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