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参加南昌起义的邻水人生平事迹考

作者:丁禹强 发布时间:2018-01-31 10:41:00 浏览次数:1770 【字体:

南昌起义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已经过去90年了。由于史料的缺失,许多革命先辈的姓名和事迹,都已失落在历史的星空中,令人遗憾和感伤。兹就四川省邻水县地方史料的记载和知情人的口述,对已经确定参加南昌起义的2名邻水籍革命先辈、3名尚待确认的邻水籍革命先辈的生平事迹作一考证,附带介绍参加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革命先辈事迹,供研究者参考。

叶荫昌:叶挺部队连长,牺牲于江西会昌战役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展陈了叶荫昌参加南昌起义、在会昌战役中牺牲的史实,是目前已知的76名川籍中国工农革命军之一。

据《邻水县志》记载:叶荫昌,男,籍贯邻水县幺滩乡(今御临镇),中共党员,1926年加入叶挺师,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连长,后在江西会昌牺牲。

1927年8月3日,南昌起义部队陆续撤离南昌,沿抚河南进,计划经江西省瑞金、寻邬进入广东省。国民党军驻守广东省的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调钱大钧部9000人由赣州进至会昌、瑞金地区,并以一部前出壬田;调黄绍竑部9000人由南雄、大庾向于都地区开进,企图堵击起义部队。25日,起义部队第20军在瑞金东北壬田击溃钱部3个团,乘胜于26日进占瑞金城,余敌退守会昌城。起义部队为解南进后顾之忧,中共前敌委员会和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的参谋团决定,趁钱、黄两部尚未会合,集中起义部队万余人分两路攻击会昌城。30日晨,贺龙第20军一部首先由会昌城东北发起攻击。钱大钧组织部队轮番反扑。正当双方激烈交战时,叶挺第11军主力经会昌西北洛口相继赶到会昌城西北和以西地区,随即发起攻击。战至16时,起义部队占领会昌城,歼钱部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并将其残部追至筠门岭。9月初,第11军一部在洛口地区击溃黄绍竑部。随后,起义部队折返瑞金,改道经福建省长汀挺进广东。叶荫昌作为一线军官,在战斗中带头冲锋,英勇杀敌,中弹身亡,可歌可泣。解放后,叶荫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中共邻水县历史》第一卷记载,1925年6月,“五卅”惨案爆发以后,上海大学学生张效翼(张晓飞)、南洋医科专门学校学生陈峻山、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学生倪佑之和叶荫昌(均系党员)等人为首组成旅外学生宣传队,溯江而上,在重庆等地沿途演讲,揭露“五卅”惨案真相,宣传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等。回到邻水以后,自编自演《“五卅”惨案》话剧,由陈峻山主笔编写,叶荫昌饰演主角顾正红,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7月,邻水县高等小学学生李修业、熊寿祺、苏雁秋、王克用等人在旅外学生宣传队的影响下,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组织学生进行宣传、游行、罢课、募捐等活动。

《邻水文史资料》第一集刊载有倪梅皋回忆录《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我走过的路》,其第一节《早期革命活动的回顾》中说:1925年暑假,我读了两年半高小,而实际仅一年半成绩的时候,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学生叶荫昌和我侄儿倪佑之、上海大学学生张效翼、上海南洋医专学生陈峻山(均系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等返邻水,在县城演革命话剧,宣传“五卅”反帝运动意义和革命精神,开始在邻水传播马列主义。他们在邻水城宣传演出话剧前后,都曾到与我同院居住的倪佑之家里。他们不断地给我讲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讲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割据以及建立革命政权的意义,大大增长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为了追求革命真谛,我决心随他们一道留学武昌。可怜我十三岁丧父,两个姐姐仅读了几年私塾就辍学了,三个弟弟在读小学,其中一个还未到六岁,母亲又是文盲,无论我怎么苦求,她老人家也不让我到外省学习。我气极了,以不吃饭,扬言要杀了姐姐、弟弟同归于尽相威胁,母亲才勉强允许我与佑之一道去武昌读书。到武昌后,我考入湖北烈士遗孤教养所附设武昌中和中学校一年级。就读该校的邻水同乡还有三人,与我同班的有熊寿祺(即熊唯知),比我高一个年级的有熊尔纯、李进德(即李修业)。

上述史料证明,叶荫昌是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学生,中共党员,曾于1925年暑假在重庆及邻水县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后参加南昌起义,任连长。

熊仪芳:南昌起义军中女兵队员

90年前的南昌起义军中,诞生了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长期从事南昌起义人物研究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部主任肖燕燕介绍,作为人民军队中的第一批女兵,她们大都来自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还有一部分属于地方干部及少数起义参加者的亲属。根据肖燕燕女士的介绍和彭援华的回忆:

熊某某,四川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学员,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失利后,跟随朱德转战。因条件越来越艰苦,在信丰和彭援华一起,四男四女一起被动员离开队伍。到了九江,被赣北特委书记刘士奇安排在赣北特委机关住下,很快被安排去往他处。

经考证和访问调查,这个熊某某,即四川省邻水县人熊仪芳。

熊仪芳,女,生于邻水县坛同乡(今坛同镇)白杨坝村向家沟,1925年毕业于邻水县立女子高等小学,1926年冬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即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被分配到朱培德部队,1927年8月随队参加南昌起义,从事宣传工作,后按照上级要求被遣散而脱离中国工农革命军。之后,辗转回到朱培德部队,与朱培德部队副官李南屏结婚。熊仪芳参加南昌起义,加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还保存有毕业照片1张,80年代,由其亲人捐献给邻水县党史办公室收藏。

《中共邻水县历史》第一卷记载:1925年,邻水县女子高等小学毕业生黄毓灵、熊仪芳等10名女生到县教育局要求开办师范学校,争取女子受教育的权利。1926年,邻水县地下党组织在女子高等小学办有50多人参加的妇女文化补习班,在城区举办妇女公学(夜校),由党团员和进步教师义务上课,宣传妇女解放,补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妇女思想文化素质。1926年12月,补习班学员熊仪芳、余淑昭、鲁荟兰(鲁和源)、张碧玉等4名女青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其中鲁和源1927年4月入校,张碧玉因不适应军校生活,后进入重庆中法大学学习。同时,北京法政大学学生唐维、上海复旦大学学生游雪程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这么多邻水男女青年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即第一个中共四川省委)指令四川各县党组织发动青年学生报考,邻水县党组织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大力开展发动工作,如前述开办补习班,就是执行的表现。二是共产党员张晓飞当时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宣传科长兼政治教官,专门负责动员青年学生投考和入伍生的政治教育,在家乡邻水多方鼓动宣传。张晓飞的妻子熊芬兰,与熊仪芳为本家堂兄妹。

据邻水县《熊氏族谱》记载,熊仪芳之父名叫熊普蔚,名祥,子赞元,性刚直,善医卜,持家有道,出资在家乡开办新学。母亲周玉封,贤惠勤俭,重视子女教育。夫妻共生育4子5女,除早夭2人外,其余均学有所成,成为当地著名望族和书香之家。其中熊乾明,名健,为熊仪芳之兄,邻水中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其弟熊晋明,即熊复,1936年考入四川大学,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66年7月起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新华社社长;1976年11月担任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1978年5月担任《红旗》杂志社总编辑。熊仪芳之叔父熊普芬,即熊吉,1913年考入日本明治大学,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6年毕业回到家乡,担任邻水县劝学所视学、女子高等小学校长,并任万县、梁平、大竹、渠县、邻水五县督学。熊吉的两个儿子熊豫、熊英均参加了革命工作。

熊复同志生前,曾口述回忆录,由其女儿熊晓波整理,内部印行,赠送给亲友、邻水县档案馆和邻水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收藏。其中第一节《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叛逆者》记载,1928年,熊复在邻水县立初级中学读书。1933年从成都天府中学毕业回家,因未领到毕业证,即于1934年到达上海准备投考复旦大学,经同乡复旦大学助教熊昌翼介绍,在复旦大学当旁听生。1935年,熊复离开上海准备前往北京,中途转道河南开封,去探望三姐熊仪芳,因当时三姐夫李南屏在国军刘峙部队任营长,驻防河南开封。熊仪芳反对熊复前往北京,要求熊复立即回到四川向天府中学索取毕业文凭,以便报考大学。1936年夏天,熊复考入四川大学文学院教育系。

抗战胜利后,李南屏、熊仪芳随刘峙部队迁往重庆。解放后,熊仪芳随养子定居成都,晚年事迹尚待进一步调查考证。

参加南昌、秋收、广州起义的邻水人简介

余淑昭、鲁和源、张碧玉是邻水县最早进入女子高等小学读书的女学生,后来她们都考上了中学和大学,是邻水妇女界的精英和革命前辈,邻水县档案馆有她们的历史档案,可供查证。目前可以确认的是余淑昭、鲁和源、张碧玉考入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推断余淑昭、鲁和源极有可能参加南昌起义,张碧玉则肯定没有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秋天,邻水人游雪程、熊寿祺、熊湘皋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游雪程的革命事迹陈列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熊寿祺的革命事迹陈列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古田会议博物馆。熊湘皋是井冈山红军中医军医,在井冈山被错杀。

1925年,熊寿祺在武昌私立中和中学读书,1926年秋,入上海大学附中读书,加入共青团。1927年7月,加入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当兵,转为中共党员。9月,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熊寿祺曾是林彪的第一个搭档,林彪任营长时,熊寿祺担任营党代表。之后,熊寿祺参加古田会议,坚定支持毛泽东,代理红四军军委书记。

游雪程1926年12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5月军校学生改编为中央独立师,参加讨伐夏斗寅战斗,表现英勇,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游雪程随1700多名学生编入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教导团乘船开到九江后,被张发奎缴械。因共产党员身份暴露,游雪程同吕赤等六人星夜离营,前往江西追寻革命队伍。后在江西阳新县追上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经熊寿祺引荐,参加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9月,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到达井冈山以后,奉毛泽东命令,与何长工一起改造王佐、袁文才部队。1928年2月,王佐、袁文才两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游雪程担任政治部主任。1929年,毛泽东派遣何长工、游雪程率1000多人充实红五军,游雪程先后担任红五军大队长、支队长、纵队副司令等职,1930年在江西瑞昌牺牲,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53年3月5日,因斯大林病逝,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时任中宣部秘书长熊复参加了会议。会前,毛主席对熊复说:“你们邻水不错啊,开初同我一起上井冈山就有三人。”并记得熊寿祺、游雪程、熊湘皋三人的姓名,表扬他们参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英勇事迹,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

唐维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奉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指示,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和党组织领导成员。1927年5月军校学生改编为中央独立师,参加讨伐夏斗寅战斗,表现英勇;7月,唐维随1700多名学生编入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教导团乘船到九江后,被张发奎缴械。根据党的指示,唐维留任教导团,领导党组织。1927年12月,唐维参加广州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唐维担任党委书记,1928年1月在广东陆丰县作战牺牲。1951年,由叶剑英同志亲自书写证明,川东人民行政公署追认唐维为革命烈士。

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邻水县有中共党员王克用(参加过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梅德、刘发灿、李映白4人参加。其中,王克用、梅德、刘发灿等3人于1927年6月下旬回县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李映白留在武汉工作,1927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武汉南湖区德国球场,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者单位:邻水县史志办)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