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孙晓芬 ‖ 百岁名作家马识途的革命与文学人生

作者:孙晓芬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19-01-12 09:58: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1月8日,农历腊月初三,是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的105岁生日。“方志四川”今天特发布《百岁名作家马识途的革命与文学人生》一文(作者:孙晓芬,刊发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祝马老健康长寿!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

2018年春,703万字的巨著《马识途文集》出版问世。105岁的马老著作等身,至今文思敏捷,笔耕不辍,正在投入新的写作之中。

2019年1月8日,农历腊月初三,是革命家、文学家马识途的105岁生日。马老自己提笔写字,尤其是一个“福”字,表达出浓浓的喜乐气氛(图片来源:2018年1月9日《华西都市报》)

职业革命家

马老(识途)1915年出生于川东忠州(今重庆市忠县)石宝寨附近的一户书香人家。原名马千木,又名马千禾。少年马千木在附近的一个农村初中毕业后,为寻求救国之路,游学沪市,考入中央大学学工,后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革命者,走南闯北、出生入死从事隐秘战线工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火燃至半个中国,京津沪等高校工厂机关南迁西南诸省。年轻的马千木以马千禾之名考入南迁昆明的西南联大中文系,一边以学生身份从事地下工作,一边认真在各师门下学成毕业。在滇川康诸地,相继任“县委”“工委”“特委”书记直至解放。解放后历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科委副主任。“文革”后复出,选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1985年离休。以后至八旬之际,仍有一些推不掉的职务: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等;还有文化交流活动,如1993年金秋,马老受命率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5人前往意大利西西里的巴勒莫城,出席兰尼基金文学奖颁奖会,他是代表团团长,冯牧代表巴金领奖。

2000年11月,马识途参加四川省新编地方志成果展留影(汪毅 供图)

文学的宝藏

马千木生长在忠县美丽的石宝寨附近的书香之家,自幼喜爱文学,20岁时在上海发表作品。在昆明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期间,师从名师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打下深厚的功底,但因马老从事的地下党革命和解放后政务工作繁忙,无暇写作。直至1959年,才被文学前辈发现,周扬、邵荃麟、张光年、沙汀、韦君宜等鼓励他创作,并介绍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此,马老加入文学创作的队伍之中。他过去广阔的生活阅历,成为创作的生活基础,犹如一座座富矿被开采,他拿起笔来一发不可收,相继出版《清江壮歌》《夜谭十记》《雷神传奇》和《在地下》等。马老的作品多半是革命斗争题材的,少数是讽刺小说和散文。他的新诗和旧体诗颇有功力,曾被推选为中国诗词学会副会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他的创作黄金时代。为提高写作效率,20世纪80年代末,当汉字书写的电脑刚进入市场,马老就购来电脑换笔“写作”,那时他已74岁高龄,以惊人的毅力,新学286机,学习汉字输入方法。他学会后,所有写成的著作和报刊上发表的文章,都是在电脑上“笔耕”出来并修改定稿的。马老的长篇巨著《夜谭续记》以幽默讽刺的笔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994年应人民文学出版社预约的讽刺小说《夜谭十记》续集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社会百态《夜谭十记》之续集,《夜谭十记》中的一些情节被姜文改编成电影《让子弹飞》。

2018年6月24日,《马识途文集》首发暨赠书仪式在四川省图书馆隆重举行。

《马识途文集》(共十八卷)由四川文艺出版社策划并推出,收录了百岁作家马识途的《清江壮歌》《夜谭十记》等代表作,搜集详尽,精装与平装共同推出,以长篇小说为主,兼及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回忆录等。

“马寓”书斋与书法墨宝

马老在成都市区的指挥街居住了二十多年,他的住宅自称为“马寓”,书斋名“未悔”二字出自屈原的《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书斋有20余平方米,“墨海腾波,笔底惊雷”,马老手书的篆字条幅生动地道出了书斋的情趣,大书柜的玻璃门上均有马老手书于宣纸上的“长乐”“博文”“求索”等,道出了老作家乐观豁达、识广博学与开拓进取。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大排书柜的墙壁上挂有裱制精美的大横轴,上有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的签名墨宝,落款“识途老马”的书法长卷《桂湖集序》和五言诗《迎巴金归蜀》,记述了中国文坛上四川籍老作家的一次盛会。1987年金秋,著名作家巴金回到阔别40余年的故乡成都,当时健在的川籍五位老作家欢聚于桂子飘香的新都桂湖公园。有一首歌的第一句歌词就是:“桂花盛开贵人来”,正好道出了当时的情景:桂花盛开的时候,贵人巴金回到故乡,五老聚会促膝话乡情。“五老”之中,张秀熟年事最长,时已93岁,马识途最“年轻”,时有72岁,大家推举马氏作《桂湖集序》,并配有他书撰的《迎巴金归蜀》,诗曰:

锦城秋色好,清气满苍穹,

美酒酬骚客,墨缘结玉钟。

才如不羁马,心是后凋松,

翠羽摇天地,依稀晚霞红。

“五老”的这次墨缘团聚,可谓数十年难逢,今生仅此一次。数年后,艾老、沙老在1992年冬相继逝世,张老在1994年春作古,“五老”签名的这幅《桂湖集序》,成为中国文坛之珍品。

马老的书法颇有名气,撰写的隶书颇有特色,落款“识途老马”,省内、省外求墨宝题刊名书名题词写匾的不少。21年前,笔者求得马老题写专著《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书名,甚为荣幸。书斋里的文房四宝可谓讲究:砚台有名贵的广东“端砚”,四川攀枝花市的“苴却砚”;精美的笔架上挂有大大小小的名毫八、九支,马老爱用“王一名斋笔庄”的精制毛笔。马老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笔硕皆为上品,他写书法时站立着全神贯注的挥动狼毫,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犹如练气功。现今年逾百岁,还能适度挥狼毫,非同一般。

马识途书法(图片来自网络)

抢时间发愤而作

马老活到104岁仍继续创作,是我国至今还在写作的最高龄的老作家。马老说:“是为司马迁所言‘发愤而作’,这几年我和癌症赛跑,抢时间写东西。当我终于把书写完了去检查,医生告诉我肺癌的癌细胞不见了!我就说癌细胞跟我打仗,它落荒而逃,我胜利了,更应该继续写东西了。”马老在锦城西郊的新家挂着“至于至善”的墨宝,这是马老毕生追求的目标,马老说:“至善是真善美的统一,只有求真,才可能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马识途作品《止于至善》


革命家马识途(图片来自网络)

马老在发愤而作。他对自己有很清醒的认知,“我还缺乏像鲁迅、巴金、老舍等人作品那样的传世之作,这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作为一代名老作家,《马识途文集》是他漫长创作生涯的著作结晶,但抢时间的马老并没有止步,又开始新的系列著作。马老一百年经历的沧桑巨变,亲历危难艰险悲欢离合。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职业不断变化,他见诸农工商学兵和三教九流,积累了民众疾苦生活、巴蜀风情和奇特的龙门阵,这些都是丰富的创作源泉,待深度开掘;马老青年时代在西南联大名师门下深造,有功底扎实的国学基础,今后将写《说文解字》系列文章。总之,百岁马老在新的写作征程上“扬鞭催马”,更上层楼!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总第220期)


2019年1月10日,105岁的马识途在书房与《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合影(曾令琪 供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孙晓芬(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退休干部)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6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