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4-25 09:14:25

寻迹李调元

作者:肖姗姗 整理 来源:20200609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09 10:53:53 浏览次数:1431 【字体:

ea776f53de9843ce9eb3a3bcc1262051.jpg

李调元

人物名片

李 调 元(公 元 1734年-1803年),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绵州罗江(今德阳市罗江区)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戏曲理论家、藏书家。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主事、广东乡试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员。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因弹劾永平知府,得罪权相和珅,遭诬陷罢官入狱,遣戍伊犁。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李调元以母老赎归乡梓,造楼,刻书、藏书十万卷,并著述直到终老。

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李调元的历史遗存。四川作为他的家乡,就有数十处。比如:德阳市罗江区有李调元纪念馆、醒园、李调元读书台、墓葬、李氏宗祠敦本堂摩崖石刻、李氏宗祠家规碑等;绵阳市有李调元出生地院落、万卷楼遗址、书冢、读书台。

下面,我们择几处现存的重要遗迹与纪念地,窥探一代巨匠的不凡人生。

李调元纪念馆坐落在罗江玉京湖畔的玉京山上。1992年,当地政府兴建李调元故里公园。1996年,罗江复县后建李调元纪念馆,并于2001年6月正式开放。该馆包括“文峰函海”四李巨型雕塑、山门、诗碑林、环翠轩、桑梓楼和景乐宫等。

醒园是李调元的故居,位于罗江区调元镇,为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罗江进士李化楠(李调元之父)建。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有诗赠李调元:“醒园篇什随园句。”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李调元两度对这里进行扩建。如今,这里有临江阁、坐花阁、大观台、洗墨池、半亩地、清溪草堂、木香亭等。

李调元读书台又名鹡鸰寺,曾是李调元读书学习的地方,位于罗江县调元镇。在此,李调元曾作诗描述了孜孜不倦、刻苦读书的情形,“一灯勤教子,诵读莫辞辛。书是传家宝,儒为席上珍。志高搴碧汉,落笔动星辰。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李调元进京会试,取得了第二名,殿试二甲十一名,御试第五的成绩。乾隆皇帝钦点他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他的读书台——鹡鸰寺远近闻名。

李调元墓位于绵阳市安州区宝林镇乌龙村,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墓碑上刻着:“大清翰林李公调元之墓”。2019年1月,省政府公布了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调元墓位列其中。

本报记者 肖姗姗 整理

来源: 20200609四川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