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3-04-25 09:14:25

“司马相如故里”有关问题的再讨论 ‖ 李大明

作者:李大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13 14:44:55 浏览次数:1148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司马相如故里”有关问题的再讨论

李大明

司马相如是中华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汉代卓越的政治家、汉代蜀学的开拓者和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历代对他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关于他的故里(出生地或曰最早的居住地),却存在一些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司马相如故里—四川省蓬安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汉书·司马相如传》同。历来论著、辞书、教材等均沿袭此说,未有怀疑。但是,近20多年来,四川省(主要是南充市、蓬安县)的专家学者根据南北朝隋唐以来的一些史料(主要是方志舆书和“正史”的《地理志》),尤其是梁武帝天监六年(507)设置相如县的史实,对《史记》《汉书》的记载提出质疑,指出司马相如故里在汉代巴郡安汉县、梁代梓潼郡相如县,即后之蓬州、今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这方面的研讨文章和有关资料,由蓬安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赵正铭、副会长邓郁章两位先生汇编成《相如故里在蓬安》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7年又出版增订本(书名《司马相如故里在蓬安》)。我曾撰写《关于“司马相如故里”的探讨》一文,并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但2004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文化周刊》发表该文时,题名被改为《司马相如生于蓬安》,文章内容也作了较多删节。现在我检阅旧稿,整理重写,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讨论,对有关史料作了复查和补充,对引述的文献也作了规范的著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关于司马相如的生平事迹,最早的权威记载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则录其文本而作《司马相如传》(文句小异)。《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其最早的生平事迹有云:“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但根据《隋书·儒林传·刘炫传》和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史通·序传》和《杂说上》,司马相如本有《自叙传》之作,司马迁作《司马相如列传》,就是根据司马相如的《自叙传》,即《史通·杂说上》所云:“马卿为《自叙传》,具在其集中。子长因录斯篇,即为《列传》。”刘知幾指出司马相如的《自叙传》载于其文集之中(下文也说到“文园之集”),而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汉孝文园令司马相如集一卷”(两《唐志》著录为二卷),刘氏所读盖此本也。

《司马相如列传》残卷

但是,司马相如《自叙传》对其最早的生平事迹的记载过于简略,尤其是没有记载其祖先父辈的事迹,也没有涉及司马相如故里(出生地或曰最早的居住地)等内容,所以遭到刘知幾的批评。《史通·序传》云:“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按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阙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及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放文园之近作,模楷……勒成一卷。”刘知幾此论,是结合屈原《离骚》“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阙生,次显名字”,而批评司马相如的《自叙传》却“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及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也就是说司马相如的《自叙传》本该先述“祖先所出”即其祖先父辈的事迹,然后再叙述己之“所出”,以及自己“自少及长”的事迹。因此,由于其对祖先父辈事迹的失载,其祖籍(籍贯)或迁徙地,以及司马相如本人出生地、居住地等具体情况,后人都不得而知了。刘知幾此文就专门提到稍后于司马相如的司马迁,还有西汉后期的扬雄和东汉前期的班固,他们的《自叙传》都详细地记述了祖先父辈的事迹,即祖籍(籍贯)或迁徙地,以及本人出生地等具体情况。由可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是依据相如《自叙传》而成,因《自叙传》“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及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对此当然也只得“蔑尔无闻”了。对于《汉书·司马相如传》,刘知幾《史通·杂说上》也进行了批评:“班氏仍旧,曾未改夺。寻固于马、扬传末皆云迁、雄之《自叙》如此,至于相如篇下,独无此言。盖止凭太史之书,未见文园之集,故使言无画一,其例不纯。”这一段话也十分重要,是对前引《史通·序传》一段的有力补充。

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周子古镇(蓬州闲士 摄)

关于司马相如的“祖先所出”,目前还未发现直接的文献资料,不过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详述了司马氏的来源,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迁徙等情况,这对我们考察司马相如的“祖先所出”及其迁徙等情况,足资参证。司马迁云:“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守,郡守也”)《史记·秦本纪》也记载了司马错“伐蜀,灭之”“司马错定蜀”,后来“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等事迹。由此得知,司马氏本在中原,而非巴蜀土著。作为姓氏,得于周宣王之时;其后“去周适晋”,又分为3个支系;其中一支“在秦”“在秦者”是司马错。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司马错伐蜀定蜀,司马氏族众也因此而由秦入蜀,司马相如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在此期间随着司马氏族众由秦入蜀。尤其是根据《史记》“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记载,可以推测,这次入蜀攻楚黔中最优行进路线,当是顺嘉陵江而下。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隋唐以来很多史料所记载的梁代设置的“相如县”,就在嘉陵江畔。如果按此思路继续考察相如县与司马相如的关系,则上述司马相如《自叙传》和《史记》《汉书》对司马相如“祖先所出”以及司马相如故里(出生地或曰最早居住地)的失载,或许可以得以补叙。

今见有关相如县的最早记载,是北周时所修《周地图记》。此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一百零九卷,后两《唐志》亦有著录。此书未记作者之名,可能是官修而非私撰。宋以后书亡,但宋时该书仍多被引用。检《太平御览·州郡部·果州》引《周地图记》云:“相如县有相如坪、相如故宅,因以名县郡。”唐宋时期的地理书,对相如县也有记载,有的也引述了《周地图记》。如唐中期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云:“相如县,周闵帝省县。”“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五里,居滨嘉陵水,有台名相如琴台,水北有相如坪。”北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云:“相如县,亦巴西县地,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后周郡废县存。即汉司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县,其宅今为县治。”又云:“司马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其地有相如坪,相传相如别业在此。宅右西滨汉水,丛薄郁然。其台名相如琴台,高六尺,周四十四步。”此记“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时公元507年。到明初相如县省入蓬州,存在近900年。岁月悠悠,相如县置,迄今已1500余年矣。南宋时王象之《舆地纪胜》更有详细记载。明清时期的方志舆书,也多有记载,如明正德《蓬州志》、曹学佺《蜀中广记》以及清修《四川通志》等,兹不赘引。

《隋书》至《元史》等“正史”关于相如县的记载,尤其值得注意。《隋书·地理志》载“巴西郡统县十”,其中有“相如,梁置梓潼郡,后魏郡废”。至五代后晋刘昫所撰《旧唐书·地理志》记云:“相如,汉安汉县地。梁置梓潼郡,周省郡,立相如县。以县城南二十里有相如故宅二,相如坪,有琴台。”《宋史·地理志》“蓬州”下亦有“相如县”,记云:“望。以南有司马相如故宅而名。”《元史·地理志》载“蓬州”“领三县”:相如、营山、仪陇。

司马相如故里—四川省蓬安县(蓬州闲士 摄)

综上引述分析可以确定:“司马相如故里”在汉代巴郡安汉县,梁代梓潼郡相如县,即后之蓬州、今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梁代在安汉县地改置相如县,正是根据此地留存有司马相如“故宅”“相如坪”“相如琴台”等遗迹和纪念地(还有地理书记载有“司马长卿祠”“练剑坪”“洗墨池”等)。而依事理分析,司马相如《自叙传》言己“蜀郡成都人”,应该是自述其后来“落籍”而定居于成都。从其《自叙传》言其“以赀为郎,事孝景帝”来看,他的产业已在成都,故以此作为鬻职的资格。他所作的《自叙传》,也就从落籍成都为始,而对其“祖先所出”,以及己之“所出”,则没有记载。浦起龙《史通通释》云:“此则叙体所始,而不述其先者。”这也算是一种解释。但是,如果用“规范”的《自叙传》来要求,当然就要遭到像刘知幾这样的史学家批评了。

(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大明(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