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5-15 15:32:58

曾省斋

来源:四川省志·人物志 发布时间:2017-12-12 15:47:00 浏览次数:1228 【字体:

曾省斋,化名吴从周,筠连县人,1869年 (清同治八年) 生。少时在家习诗书,应试为秀才。甲午中国战败后,他痛恨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愤弃科举,挺身以光复自任”,暗中组织力量,密谋推翻清王朝。1906 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奔走四川各地,进行革命活动。

1907 年夏,同盟会川省主盟熊克武在成都草堂寺召集会议,讨论在川发动起义,计议分工负责,作好起义准备,曾省斋被推与佘英等一道负责联络会党,争取他们参加起义。同盟会继决定起义以成都为中心,泸州、江安等地响应。曾省斋“预参谋划,奔走调护”,于江安、泸州起义“厥功甚伟”。但这些起义皆因事泄而失败。

1907 年冬,曾省斋、佘英等在隆昌开会,认为成都等地起义虽然失败,但叙府 (今宜宾) 起义已有相当准备,应在叙府、隆昌同时再举,遂议决定在1908年 1月 14 日起义。曾省斋劝说叙府堂勇刘绍峰、县幕詹树堂发动叙府、宜宾县堂勇参加起义。起义前夕,此事遇人告密,刘、詹被杀,清军防备加强,叙府起义只得半途而废。隆昌方面聚集有会党百余人,准备待曾省斋前往主持起义,当曾省斋赶到,负责起义准备的黄金鳌等人,闻叙府起义失败消息后出走、会党散漫又不好统领,隆昌起义也只好停止。

1908年2月,曾省斋与熊克武、佘英借拜年机会来到隆昌黄万里家中开会,大家讨论了几次起义夭折的原因,认为必须建立自己掌握的武装。同时派人分赴各地,加强联络,曾省斋即前往川北一带活动。

在总结了数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后,四川同盟会计划在川北发动起义,初步选定在广安。曾省斋乃随熊克武等到大竹、广安、长寿等地了解情况,征询革命党人意见。最后决定 1909 年旧历 2月在广安发动起义。曾省斋负责督造炸弹,并召集上川南反清志士参加起义。临近起义时,因参加起义的人未会合一处,有的党人又主张解散起义队伍,改期起义。曾省斋与佘英、熊克武等坚持按原计划进行。3月 1 日,起义爆发,起义队伍攻入保安营和州署,遭到清军抵抗,起义队伍寡不敌众,只好冲杀出城而散。

同盟会在川发动的起义,虽屡遭失败,但曾省斋“志气益励”,毫不灰心。他化名吴从周,继续留在川北,负责联系川北各地革命活动。当时川东北李绍伊的孝义会以大竹大寨坪为据点,势力甚大,曾省斋特别注意对李绍伊孝义会的工作,经常住在大寨坪李绍伊家中,对其他一些哥老会组织亦加以联系,还开始联系地方团练。

1911 年,四川保路运动勃兴,同盟会在川各地同志也乘机积极活动,藉名保路,策划起义。重庆的革命党人写信约曾省斋赴渝共谋大举,曾省斋认为重庆有杨庶堪、张培爵诸人,革命力量强大,同盟会的起义都是临时仓促召集,难敌训练有素的清军,“惟有纷纷发难,使清军防不胜防,以分其势杀其力??”曾省斋遂积极准备在川北发动起义。

1911年夏秋间,曾省斋来到大竹大寨坪李绍伊处,与同盟会员张观凤会合,商讨起义计划。曾省斋遂在垫江小河沟召集了数百人,有人考虑人数太少,请李绍伊派人支援,又有人谓武器不精,难以成事,曾省斋忿然说:“同人顾虑太深,将何以成事? 吾深知垫江县官,终日事佛,军事毫无准备。??今其时矣。”10月 27 日 (旧历九月初六日),曾省斋毅然率队攻打垫江城,沿途农民蜂拥参加,仅仅几个小时,便汇集到 1000 人左右,除原有数百人有组织,有枪支外,其他大都拿的是刀、矛、棍棒,声势浩大。县官见状仓皇逃跑,起义队伍整队入城。收缴枪械弹药,不犯百姓秋毫,全城燃爆竹相贺。县署中有官款8万余,李绍伊派来支援的王二冲等人,将钱悉卷而返大寨坪,曾省斋恐发生抢劫事变,于次日凌晨下令退出县城,来到大寨坪。广安团练传习所的数百学生闻讯也前来参加。于是“悬旗募兵,留少壮,汰老弱,日夜训练。”

11月 11 日,曾省斋率军誓师出发,在李绍伊孝义军的配合下,攻下邻水。11月 21 日,进攻广安城,盐务统领夏清风见状,不知虚实,率部逃走,知州李藩投降。曾省斋立即召开全民大会,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曾省斋被推为正都督,总管军民两政,“四川革命建号都督者,以省斋为最先”。

军政府成立之后,积极扩充武装力量,招募士兵,数天召集二三千人,设立了三个大队,曾省斋自兼一队大队长。随即分兵三路出征:西北一路由何庆云率领攻顺庆 (今南充),未克,转攻蓬安;东北一路由陈英奇等率领攻克渠县,取道宣汉,攻打巴中,遭到袭击,损失惨 重。正北一路由周盘铭率领,攻下营山等地。

曾省斋率起义军 1000 多人,攻下岳池,设立司令部,再次围攻顺庆。曾省斋驻舞凤山,何庆云驻白塔寺,另一部驻环子河之法兴寺,三面围攻。清巡防军和城防军拼死抵抗,起义军损失甚大,曾省斋督战冲锋,手臂负伤,被迫带队退回广安。不久,曾省斋自请解职,前往重庆治伤。

民国成立后,曾省斋退出政界,“功成弗居,泊然自处于无为”,漫游南北后定居成都,闭户读书,但他热心地方公益,乐于奖掖青年。抗战爆发后,1943 年任第二届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945年任省参议会议员,1945年4月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监察委员,后又担任省党部常务监察。1952年曾省斋去世。

(原载于《四川省志·人物志》)

来源: 四川省志·人物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