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菜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5-04-23 17:15:50

《舌尖上的四川》第7集 一个词概括“川味” 可不是“麻辣”哦!|川菜7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2-24 10:13:53 浏览次数:969 【字体:


一个词概括“川味” 可不是“麻辣”哦!

上期节目,我们讲述了辣椒对川菜的影响,因为符合了四川人“尚滋味,好辛香”,也就是喜欢吃有滋有味的,刺激性食物的饮食习惯,清朝中期传入四川后,辣椒就成了川菜里不可或缺的食材和佐料。

正因为辣椒对于川菜来说太重要,所以很多朋友都以为,川菜嘛,就是一个字“辣”,最多再加上一个“麻”,麻麻辣辣,这就是川菜的味道。

其实在前几期节目里,我们不止一次说过,川菜的风格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意思是说,每一道川菜都有自己特点,一百道川菜就有一百种味道。

但是这么一说,有的朋友们就有点糊涂了,这么多特点,这么多味道,太复杂了,难道就没有一两个整体性的、概括性的总结吗?不然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怎么由浅入深去了解川菜呢?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尝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川菜的味道,首先,这个词绝对不是“麻辣”,其次,这个词你肯定听过。再其次,跟往期节目一样,我们还是一边科普知识,一边介绍美食,希望能让你唇齿生津,胃口大开。

好的,先来公布答案,一个词能概括川菜的味道,是什么呢?是“复合”。复合型人才,复合型材料的那个复合。

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川菜的味道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酸甜苦辣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层次分明又毫不冲突,不疾不徐地在味蕾上绽放。

就是为了追求这种多层次、多变化的复合式舌尖体验,川菜厨师们利用各种调料,创造出了24种复合味型,有的是川菜独有或者是首创的,比如鱼香味、怪味,有的是在借鉴其他菜系的基础上变通改良来的,比如酱香味、茄汁味,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复合味型和代表菜肴,让你更加好地理解为什么说“复合”最能代表川菜的味道。

首先从大家了解最多的一种味型讲起,麻辣!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麻和辣加在一起,但既然说是复合味型,麻辣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麻辣味型的菜品除了会加入花椒、辣椒组成基本的麻辣味儿以外,还会加入孜然、鲜椒、豆豉来丰富口感。有的时候,甚至会根据菜式风格的不同加入白糖、醪糟汁等甜味佐料,让麻辣味“辣而不烈、辣而不燥、麻辣中又有鲜香味”。

说起麻辣味型的代表菜,那可就太多了,大家熟悉的水煮肉片、麻婆豆腐还有火锅什么的,都属于麻辣味型,今天我们另辟蹊径,不说这些知名菜肴,而是从不起眼的蘸碟里,来了解一下麻辣味型。

蘸碟是四川人吃火锅、汤锅时的必需品。蘸碟也成很多种,有干碟、油碟和汤碟,其中最火辣、最刺激的莫过于麻辣干碟。

调制干碟时,不仅要选择质量上乘的辣椒,还要讲究各种辣椒的搭配,成都二荆条、印度一号辣椒、贵州干红小米辣要按照10:6:5的比例配好,这样做好的干碟中就会有二荆条的红艳、印度一号的奇香、小米椒的劲辣,入眼亮、入鼻香,入口之后,辣味层层叠叠地铺散开来。

花椒粉也非常讲究,在兑料前每次都要现加工,以保持花椒的芬芳。除了辣椒和花椒之外,还要加入川盐、熟芝麻、花生沫儿、黄豆沫儿等一系列调味品,八角、桂皮、小茴香等香料也是一个都不能拉下。这样调制的麻辣干碟才能把各种佐料的香味结合在一起,给人回味悠长的感觉。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红油味型。上期节目我们讲到了红油辣椒,它的制作工序非常简单,把炼制好的菜籽油倒入辣椒里就行了,但是红油味型却没这么简单。除了要有红油辣椒以外,还要加入酱油、味精,最特别的,是要加入少量的白糖。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红油辣椒只有辣味,口感太过单一,加入酱油、味精以后,口味就变得以咸鲜为主、微带香辣,再加入少量的白糖,菜品就会有一丝回甜,当咸、香、辣、鲜如暴风骤雨般扫过你的唇舌之后,这一丝若隐若现的回甜能让人食之难忘。

成都名小吃夫妻肺片就是红油味型菜品的代表,这是川菜众多“凉拌牛杂”中名气最大的一款,这道菜的来历,也是颇有一番龙门阵的。

20世纪30年代,成都人郭朝华和妻子一起卖凉拌肺片,用现在的话来讲,他们就是当时的“创业一族”。为了能够让自家肺片卖得更好,他们夫妻俩亲自操刀,走街串巷,提篮叫卖,风雨无阻。

夫妻肺片的原料是成本低廉的牛杂碎边角,加入卤水、红油辣椒、油酥花生米粒儿等调料兑成的味汁儿,再撒上一把小芹菜一起拌着吃,麻辣鲜香、色泽红亮、质软化渣,受到成都食客的狂热喜爱。

因为原材料的缘故,广大好吃嘴把这种凉拌牛杂称为“夫妻废片”,废是收废品的废。但因为“废片”二字不好听,再加上食材中有牛肺片,久而久之,夫妻废片改名为“夫妻肺片”,这个肺,是心肺的肺。但随着夫妻二人的不断实践,他们发现,牛肺用来凉拌并不好吃,从此便取消的牛肺的使用。所以,现在我们吃到的夫妻肺片,是没有牛肺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肺片的名声越来越大,这道菜捕获的“粉丝”也越来越多,1997年,夫妻肺片被评为“中华名小吃”,1999年,被我国贸易部评为“中华名菜”,成为川菜的一面旗帜。

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夫妻肺片里没有肺片,下面要讲的这个味型,也有点“名不副实”,这就是鱼香味型,说起这个味型,你多少听说过,谁让鱼香肉丝的这道菜大名在外呢?但是说起鱼香味型的特点,或许并不是很多人知道。

鱼香味型源自于四川民间特有的一种烹鱼调味方法,叫做“吃鱼不见鱼”。据说啊,以前四川民间不少人家都会在自家的泡菜坛子中放上几尾小鲫鱼,这样泡出来的泡菜味道特别鲜美,四川人把这种泡菜叫做“鱼辣子”。

家庭主妇和厨师们用鱼辣子配上姜、葱、蒜和酱油,烹饪出来的菜肴,既有咸鲜味,又有甜酸味,既突出了泡辣椒和姜葱蒜的复合鲜香,还会散发出一种类似鱼鲜的香味,奇妙无比。大名鼎鼎的鱼香肉丝,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而来的。

要制作鱼香肉丝,除了需要提前腌制肉丝,四川泡椒是这道菜的绝对关键!在泡菜坛子里待过的辣椒,少了原本的辛辣和咄咄逼人,变得更加酸辣爽口、醇厚滋润。

当然,姜葱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灶台上,姜葱蒜的香味和糖、醋、料酒等调料按照一定比例结合,再加上泡椒,“鱼香味”能不能出来,就全看这一步了!

调好了鱼香汁,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下锅炒。把码好料的肉丝、爽脆的莴笋丝儿和正宗的青川小木耳,合着鱼香汁、泡辣椒倒下锅翻炒,酸辣鲜香的味道立刻扑面而来,唉,不说了,小编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鱼香味型不仅是川菜最具代表性的独有味型,而且也最能体现川菜厨师们的调味技术,能把众多佐料结合在一起,做到“吃鱼不见鱼”,直到今天,都是考核川菜厨师们的“一道坎儿”,只有做好了鱼香味的菜才能出师毕业,做不好就得接着学习。

其实不仅是鱼香味型,今天介绍的几个川菜味型所讲究的都是结合各种材料,在一道菜里,带给食客们更多层次、更加丰富的味觉体验。正因为此,“复合”这个词,才能概括川菜的味道。

下期节目,我们将带领大家深入大四川,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味型,这些味型啊,名字你可能都没听说过,但你的舌头一定记录着它们的味道。究竟是哪些味型呢?《舌尖上的四川》我们下期节目为你揭晓。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