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茶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51

【川茶志音频】揭秘千年茶史 寻味蜀韵茶香——川茶志音频第24集:蒙顶贡茶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3-10-13 17:20:21 浏览次数:624 【字体:

be7162f6c0ae4d3390da8d73812093cb.jpg

揭秘千年茶史 寻味蜀韵茶香

——川茶志音频

第24集:青城贡茶

青城出茶,自古有名。唐末五代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就对青城茶作了详细记载,称其“皆散茶之最上者”。宋代《永康军贡目》中详列有青城山35个道观向朝廷敬献的贡茶数额,因此青城茶又称为“青城贡茶”。《四川省志川茶志》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青城贡茶”!

灌县,也就是现在的都江堰市,是当今中国名茶“青城雪芽”的产地。其境内的青城山海拔 2000 多米,翠峰环绕,“纵横八百里,有峰三十六”,古称“天下第五名山”。山中云蒸霞蔚,山麓有条清澈甘甜的味江蜿蜒而下。这里的气候、温度、雨量和土壤均十分适宜种茶,是我国人工培育种茶较早的地方之一,也是四川古代茶业的中心。

茶山(刘杰 摄,图片来源:又见都江堰)

青城山所产的茶叶,不仅质地优良,而且制作工艺也相当成熟,早在唐代时就已入贡,关于青城茶入贡,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唐天宝年间,唐玄宗因避“安史之乱”而入蜀,路过青城山时,因为鞍马劳顿,再加上痛失爱妃杨玉环,竟然一病不起。他在恍惚中进入梦境,梦见自己在一座青幽幽的山上歇脚,正感头闷心慌、口干舌燥时,迷迷糊糊中见到杨贵妃素衣素裙朝他走来,唐玄宗一见贵妃就内心发酸,忙起身去迎,走到跟前,才看到杨贵妃手捧盖碗茶,贵妃告诉他,此茶清心提神,劝他多喝几口。唐玄宗接过茶杯,打开茶盖,只见汤色碧绿,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扑鼻而来,呷上一口,便觉神清气爽,唐玄宗连喝几口之后,周身就有了活气,来了精神。他还想再喝,贵妃却已杳无所踪。一梦醒来,唐玄宗忙问“这里是什么山”,随从们禀报说这里是青城山,唐玄宗放眼往周围一看,这一带到处都生长着茶树,细嫩的茶叶,和梦中的贵妃所献一模一样,他拣了几片茶叶放在嘴里,味道也与梦里相同。因为青城茶给唐玄宗的蜀中之行印象太深了,以致他回宫后仍念念不忘,于是下诏蜀中每岁进贡。

青城道茶基地(图片来源:成都农业微信公众号)

青城贡茶多在清明时节采摘,按照道家传统的生产工艺,要经过 11 道程序精心焙制。首先是选料,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初展,长度在 3.5 厘米以内的嫩茶。鲜叶采回后要先用篾盘薄摊在通风阴凉处,一般约摊放5小时,使含水量降低5%左右,但仍保持新鲜状态。之后就要杀青,将适量鲜叶放在锅温 140℃的锅中翻炒,使叶变软,略呈卷缩,变为暗绿,发出茶香,即行起锅,撒摊盘中。随即将杀青后的茶叶簸扬十余次,使叶间热气散发降至室温,并扬去碎末,这个过程称为“清风”。接着进行初揉,将茶叶放在篾盘中回旋转揉约2分钟,至茶汁开始外露,略带黏性,初步卷条,即行抖散,保持芽叶完整。又将初揉过的茶坯投入锅温 80℃左右的锅中进行二炒。此时,翻炒动作要快,手宜轻,使茶叶受热均匀,不黄不焦不燥。当水分降至45%左右即出锅摊凉,在篾盘中进行复揉,再投入锅中进行三炒,搓条提毫烘焙。拣选后,置茶叶于草纸上,在烘笼上用文火复烘,至含水量降至 5%时,贮于陶罐密封。这种用道家传统工艺精制出来的贡茶,外形条索紧细,色泽黄绿显毫,再用青城优质的高山矿泉水冲泡,更加滋味鲜爽,幽香扑鼻。

青城茶(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青城虽出好茶,但当地的种茶僧俗不仅得不到好茶之利,反而受到了好茶之累。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对于贡茶入贡数量无定额要求,且入贡时间紧迫,要求每年谷雨前交货,这就给负责贡茶采供的差役们提供了趁机勒索渔利的空间,贡茶数量连年递增,虽然采办者付了一定的价酬,但仍给种茶僧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得山中僧道怨声载道。特别是自清初以后,随着茶业的日渐复苏,官茶采办数量任务也日趋苛重,山中茶农、僧道皆不堪其烦扰。于是,清嘉庆九年,四川当局根据当地僧道的吁请,核定了贡茶定额,并根据当地茶叶的出产期适当延缓了贡茶上交的时限,之后不久,又在道光、光绪年间两度下调了贡茶定额,这才使矛盾有所缓和。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悠久的青城山茶又有了很大发展。1988年,灌县撤县建市,都江堰市成立了都江堰市茶叶联营公司,形成“四专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即专业基地,专业市场,专业公司,专业户,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融为一体。这样的经营理念,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发展,不但调动了茶农的积极性,也使茶园面积有所发展,茶的品种也有所增加,青城雪芽、青城贡茶均获得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目前,都江堰市宜茶面积已达10.43万亩,绿茶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青城茶、雪芽等名茶达3600多吨,产值达1.17亿元。

87a70c739fe7496ba0364f58ad55fd26.jpg

本文参考书目:

《四川省志•川茶志》

《四川茶叶史》

《四川制茶史》

《灌县志.食货》

《四川川茶志音频》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感谢川藏茶马古道研究学者杨绍淮老师对本节目的特别指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广播电视台

文案编辑:杨 睿

录音制作: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广播电视台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